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溶区

岩溶区

岩溶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9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农业基础科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1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40617篇;相关期刊362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国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等;岩溶区的相关文献由2290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建华、杨慧、傅瓦利等。

岩溶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1 占比:1.88%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40617 占比:97.99%

总计:41452篇

岩溶区—发文趋势图

岩溶区

-研究学者

  • 曹建华
  • 杨慧
  • 傅瓦利
  • 蒋忠诚
  • 付宏渊
  • 邹胜章
  • 陈起伟
  • 雷文
  • 李海燕
  • 苏春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子昂
    • 摘要: 公路建设往往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路基病害的产生。岩溶是我国广西地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广西某高速岩溶区路基病害处治的工程实例,提出了注浆加固、钢管桩支撑、深层截泄水孔引排的工程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实用性进行了论证,对岩溶区公路路基破坏机理及路基病害处置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
    • 张伟; 吕勇; 梁东辉; 邬健强; 刘伟; 朱超强
    • 摘要: 采用主-被动源地震面波勘探方法,对桂林市兴安县典型浅覆盖层实验区三维地质结构进行探测研究。结合主-被动源面波数据提取的频散曲线,拓宽了频带,提升了低频信号的分辨率。实验结果显示,测区内地下介质横波速度值范围为161.5~519.5 m/s,根据速度值的差异将实验区地下介质大致分为4个层位,第一层速度范围为161.5~281 m/s,第二层速度范围为281~360.5 m/s,第三层速度范围为360.5~400.2 m/s,第四层速度范围为400.2~519.5 m/s。结合钻孔资料,对应的第一层岩性为粘土层,第二层为粉砂质粘土,第三层为细砂-砂砾岩,第四层为灰岩,且局部土洞、溶洞等构造发育。研究结果表明,瑞雷面波勘探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刻划浅覆盖层地下介质土层厚度、结构分布及土层与基岩面接触带起伏形态。
    • 俎保峰
    • 摘要: 为在岩溶区铁路选线设计中尽量规避岩溶不良地质对于铁路路工程的危害,结合工程实践,全面、深入总结选线、设计原则,研究线路方案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并对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提高岩溶区选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等相关资料,依托黔张常铁路的勘察、设计、建设,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岩溶区选线、设计原则;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初步实现岩溶区线路方案的定量化评价;基于GIS系统,应用ArcGIS软件针对工程及地质因子建立数据库,对于岩溶区选线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进行探索性研究。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黔张常铁路各阶段勘察设计,目前该铁路已建成通车,施工过程中无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发生;经黔张常铁路工程实践表明,总结提出的岩溶区选线、设计原则可有效规避岩溶风险,且部分原则属国内首创;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岩溶区线路方案评判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借助GIS系统“成本最优路径分析法”研究提出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对于岩溶区线路方案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科学性,工程实践效果良好,对于岩溶区铁路及高速公路选线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 冯志刚; 刘威; 张兰英; 李佩珊; 马强
    • 摘要: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19条风化剖面Cd分布特征的研究,初步揭示了贫Cd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中Cd的富集机制及Cd含量的约束因素。①贫Cd基岩发育的土壤同样可以导致Cd的明显富集,甚至超常富集,且含量峰值通常位于土壤层底部(T1)。②Cd在基岩中通常优先赋存在酸不溶相,另一方面,由于基岩酸不溶物含量一般极低,酸溶相的Cd占全岩Cd的比例仍处于绝对优势。在富Cd的基岩酸不溶物基础上,叠加了来自酸溶相中Cd的贡献,是岩溶区土壤Cd普遍富集的原因。③土壤中Cd的含量与其在基岩或基岩酸不溶物中的含量均不相关。T1中Cd的含量受制于Cd在基岩酸不溶物中的含量、基岩酸溶相Cd占全岩中Cd的质量百分数、T1中Cd的亏损率的共同约束。有利于Cd在T1中超常富集的最佳条件是:Cd在基岩酸不溶物中含量高、基岩酸溶相Cd占全岩中Cd的比例大、T1中Cd的亏损率小。另外,对于由基岩酸不溶物残余累积形成的土壤层,T1为其发育起点,Cd在T1中含量高,通常在土壤层中也高,反映出一般风化剖面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可以深化对岩溶环境Cd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区域上基于地质成因开展Cd污染风险评价及建立其清洁水平提供参考。
    • 陈鹏
    • 摘要: 董当隧道是贵州省贯通东西向交通的重要枢纽,对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董当隧道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之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对拟建工程不利。本文在论述拟建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和岩溶区水文地质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基础依据。
    • 王志远; 李海涛
    • 摘要: 本章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桩的承载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荷载水平作用下,未注浆桩周围土体的沉降要明显大于桩端和桩侧后注浆桩桩周土体的沉降。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技术对桩基极限承载能力的提升幅度可达100%以上,相较于单一注浆模式,组合注浆模式下桩基极限承载力提升较为明显。后注浆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提升幅度与注浆加固体的尺寸均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桥梁桩基后注浆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
    • 杨科; 黄靖宇; 王玉杰
    • 摘要: 深埋特长隧道建设中,往往设置斜井增加工作面,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弥玉高速登楼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阶段1#斜井在碎屑岩段发生多次涌水,且单次涌水量最大达48000 m3/d,使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根据1#斜井涌突水点位置、水量大小、水质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突泥涌水机制及涌水水源。涌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大塘组上思段灰岩中的半封闭溶洞水,水量充足且通道稳定;大部分涌水发生在斜井1XJK0+901.8前后段,因此,认为1#斜井施工已基本穿越老马寨断层影响带;斜井掌子面为D3或C1d s地层中的灰岩,仍需做好水平钻探、地质雷达等超前预报工作。鉴于1#斜井在施工中发生较大规模的涌水,主洞施工至老马寨断层段时,在做好超前预报的基础上,建议提前准备强排水、抽水设备。
    • 李新斌; 田辉; 丁廉超; 赵浩; 朱一龙; 韩朝辉
    • 摘要: 岩溶水的赋存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为研究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储水构造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对汉中地区勉县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地面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极度贫水山区,充分论证区内已知地质及物性资料,确立具有岩溶水找水前景的目标区域,开展高密度电法勘探综合研究工作。划分了岩性接触带和岩溶发育带的位置,圈定了可能的岩溶赋水空间,推断了地下水补给循环模式,为岩溶山区找水定井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工作成果表明:①岩溶储水构造的发育受构造活动强度、地层岩性差异和地形地势条件共同影响;②在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探研究时,应充分结合地质地貌条件,测线宜穿越构造或岩性界线布设;③对于向斜构造、岩性接触带和地形共同控制的岩溶储水构造,建议将钻井布设于向斜构造轴部、地势相对较低的可溶性碳酸盐岩一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同类地区的岩溶储水构造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 刘信芳
    • 摘要: 喀斯特地区旋挖桩施工,因为特殊喀斯特地质原因,旋挖钻孔灌注桩难以有效成孔。文章结合广西南宁市红光路工程实践,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和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避免质量通病和解决施工问题的措施。实践证明:针对非充填、软塑性土充填和半充填溶洞,按照溶洞实际高度自下而上展开水泥土固化非常有效;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溶洞,采用“水泥浆—硅酸钠”双液注浆技术效果良好。
    • 杨慧; 宁静; 马洋; 周孟霞; 曹建华
    • 摘要: 由于岩溶关键带是地球关键带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岩溶区的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项,岩溶区植被的地上部分通过植物生长固碳的同时其地下部分的碳储量也非常可观,地下生物量生长和凋落物分解也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含量,因此岩溶区植被碳循环已成为当前岩溶碳汇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梳理了近四十年来岩溶植被固碳过程的研究文献,阐述了西南岩溶区植被特有的生理学特征,重点论述了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西南岩溶区植被生物量、生产力、碳储量评估;(2)西南岩溶区植被时空变化格局与碳源汇效应;(3)岩溶区植被碳利用特殊机制;(4)岩溶区植被碳循环模型预测与碳汇潜力。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应在岩溶区植被碳循环的相关参数系统测定和机理过程研究,精细识别西南岩溶地区植被景观类型、量化固碳过程,以及对岩溶植被碳循环模型进行校正和修改等方面开展研究。该文可为深入理解岩溶区碳的时空演化规律、探索区域碳循环机理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