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52451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地质通报、中国岩溶、南方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1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等;岩溶作用的相关文献由898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建华、何师意、潘根兴等。

岩溶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49%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2451 占比:99.45%

总计:52739篇

岩溶作用—发文趋势图

岩溶作用

-研究学者

  • 曹建华
  • 何师意
  • 潘根兴
  • 王振宇
  • 张强
  • 章程
  • 蒋忠诚
  • 袁道先
  • 张丽娟
  • 姜光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维钊; 杨秀娟; 陶然; 樊恒辉; 赵文赫; 刘昊; 刘翼飞
    • 摘要: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等不良工程性质,常采用石灰、水泥等土壤固化材料对其进行改良,但这些传统的土壤固化材料存在着污染环境、拌合不均匀等问题。以陕西省汉中市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仿岩溶碳酸氢钙改良膨胀土进行了自由膨胀率、无荷膨胀率、收缩、直接剪切、酸碱度和碳酸钙含量测定、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试验等物理、力学、化学和微观结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仿岩溶碳酸氢钙可较好地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并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仿岩溶碳酸氢钙与膨胀土的最优配比为6∶1;改良土中吸附的交换性Ca^(2+)含量降低,碳酸钙含量增多,细粒含量降低,粗粒含量增多,内部孔隙减少;仿岩溶碳酸氢钙改良膨胀土的机理在于溶液中含有H^(+)、Ca^(2+)、HCO_(3)^(-)、CO_(3)^(2-)等离子,同时溶解有饱和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溶液中的H^(+)置换了土颗粒吸附的Ca^(2+),减小了双电层厚度;通过岩溶作用,新形成的碳酸钙具有沉积胶结和填充作用,颗粒间联结强度和团粒化作用得到增强,从而降低了土体胀缩性。由此可见,仿岩溶碳酸氢钙对膨胀土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 张兴宇; 屈海洲; 张云峰; 汤兴宇; 王振宇; 罗新生; 雷银; 张敏; 裴钰
    • 摘要: 基于塔中东部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和构造背景,利用岩心、薄片、测井、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等手段和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东部地区良里塔格组的同生期岩溶作用的识别标志、发育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表明,同生岩溶发育于良里塔格组沉积中晚期,以具组构选择性的溶蚀孔隙(洞)、示顶底构造、悬垂形和新月形大气淡水胶结物等为基本特征。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在垂向上可分为大气淡水渗流带、大气淡水潜流带、海水潜流带,有效溶蚀孔隙多见于大气淡水渗流带及潜流带顶部,其下胶结作用显著增强。研究区内井上普遍发育4~6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具明显的纵向叠加特征,单期次成岩透镜体厚度一般为10~40 m,总厚度110~150 m。多期的礁滩体营建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研究区同生岩溶的发育,在研究区内呈透镜状平行于塔中Ⅰ号构造带分布,反映了台缘高能相带控制的岩溶作用模式。
    • 石书缘; 胡素云; 汪泽成; 文龙; 徐祖新; 刘伟; 谢武仁; 姜华; 卞从胜; 刘静江; 陆彬; 苏旺; 冯庆付; 周刚; 郝涛
    • 摘要: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层系,规模储层控制了低勘探程度区的勘探发现。采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原岩结构恢复,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等研究。(1)滩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砂屑白云岩、含砾屑砂屑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等,主要发育在滩—滩多期叠置、坪—滩—坪、潟湖—滩—潟湖和坪—滩—潟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组合序列。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蚀)孔、粒间(溶蚀)孔和溶洞为主,少量(溶蚀)裂缝发育。储层段孔隙度在3%~6%之间,最高可达10%以上。(2)在同沉积古隆起影响下,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受同生—准同生期高频次暴露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后期叠加了加里东期多幕次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发育的滩相白云岩储层。其中,洗象池组沉积末期的郁南运动影响范围大,全盆地广泛发生暴露,对洗象池组中—上部储层有进一步改造作用;都匀运动和广西运动可能对川中古隆起及周缘储层有改造作用。(3)全盆地洗象池组以Ⅱ类储层和Ⅲ类储层为主,其中,古隆起周缘斜坡带(合川—营山)规模储层分布面积过万平方千米,有望成为目前最有利勘探区带。
    • 张树东; 王兴志; 任兴国; 熊宇; 林伟川; 胡洋
    • 摘要: 表生期岩溶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洞形成的重要成岩作用之一,直接影响孔洞缝的发育演化和有效性。在岩心观察和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提取岩溶作用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特征标志,从研究岩溶的选择性、方向性、溶蚀与充填性、期次性、分带性和非均质性等“六性”关系出发,利用岩溶特征之间的成因联系,建立岩溶特征的测井识别方法,进行岩溶作用的测井解释,揭示岩溶作用下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各种表现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测井资料研究岩溶裂缝和孔洞的测井评价方法,评价岩溶缝洞的有效性。通过以上研究,形成了用测井资料综合识别岩溶特征和解释岩溶储层的方法。在川中地区灯影组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岩溶相带划分、孔洞缝的非均质性、储层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该成果对于地质工作者恢复岩溶地貌、研究岩溶储层的发育演化规律、以及指导水平井的地质建模和产能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 樊燏; 常威; 魏世毅; 万军伟; 黄琨
    • 摘要: 聚龙山向斜三叠系含水层经历了多期次岩溶综合作用,其岩溶发育演化规律对于深入认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地下水流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历史比较法,结合研究区三叠系含水层水化学、同位素、钻孔等资料,对聚龙山向斜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史进行了探讨,进而恢复了地下水流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震旦纪-中三叠世,研究区构造运动总体表现为垂向上的升降,沉积的海相地层为岩溶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不具备岩溶发育条件,主要在二叠系茅口组和三叠系嘉陵江组顶面形成古岩溶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聚龙山向斜以缓慢隆升为主,在荆当凹陷的湖盆中相继沉积陆源碎屑,由于广泛覆盖在碳酸盐岩之上的三叠系巴东组碎屑岩刚接受剥蚀,导致该时期主要表现为位于水下的埋藏型岩溶。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产生的挤压应力促使研究区形成EW-NW向褶皱、断裂及裂隙,控制了碳酸盐岩的平面分布格局。部分碳酸盐岩裸露,岩溶开始发育,这时期地表水和地下水向荆当凹陷汇集。晚白垩世-古近纪,随着江汉断陷盆地形成,盖层巴东组碎屑岩剥蚀线逐渐向南退却,岩溶发育进一步加强,产生的老岩溶水系和部分地下水向最低基准面江陵断陷排泄。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快速抬升使岩溶不断向深部发育,形成五级岩溶台面和多级地下水流系统,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排泄至长江。地下水流场具有山区到凹陷-断陷盆地-长江的多级次演化机制。
    • 李军; 唐博超; 韩东; 卢海涛; 耿春颖; 黄米娜
    • 摘要: 断控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极强,油藏开发特征显示出井间连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厘清断裂和岩溶对储集体发育的影响,有利于油藏连通性分析及注采措施调整。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T单元为例,综合地震解释结果、上覆水系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系统分析储集体的发育特征。储集体发育主要受控于断裂和地表水系,岩溶作用强度差异导致储集体发育特征不同,使开发井表现出不同的井间连通关系和生产特征。基于动静态资料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断控缝洞型油藏的井间连通模式,为后续措施调整提供依据。
    • 朱茂; 黄世伟; 宋叙; 王显东; 师江波; 田小彬; 姚倩颖; 王慧
    • 摘要: 近年来,除川西地区和川南地区外,川中地区潼南—合川区块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多口钻井也钻遇白云岩储层并获得高产,展现了川中地区栖霞组—茅口组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是前期针对川中地区栖霞组—茅口组研究认识较少,白云岩储层的成因与分布也存在较大争议。为弄清潼南—合川区块地层分布、沉积与储层特征,特别是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充分利用最新的油气勘探成果和丰富的基础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潼南—合川区块栖霞组—茅口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在层序的高位体系域。(2)栖霞组—茅口组均具有发育台内滩的沉积背景,大量发育台内生屑滩,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内中高能滩相带内。(3)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单层厚度薄,垂向叠置发育;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单层厚度较大,横向较连续;栖霞组—茅口组储集空间均以原生孔和准同生期溶蚀孔为主,台内中高能滩、受层序控制的岩溶作用和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白云岩储层的发育。(4)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环洼分布,有利勘探区带分布在潼南—合川区块中西部;茅口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微古地貌高地的边缘斜坡部位,合深4井东北侧地区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 李凌; 张照坤;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 摘要: 通过岩心、岩屑和测录井资料,对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指明了有利储层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可识别出2个Ⅰ型层序界面(梁山组底界面和栖霞组顶界面)和2个Ⅱ型层序界面(栖一段顶界面和栖二b段顶界面),据此将栖霞阶划分为层序SQ1,SQ2和SQ3,分别对应梁山组+栖一段、栖二b段、栖二a段。(2)研究区栖霞阶层序格架和平面分布特征显示,底部地层(SQ1)具有向沉积前古地貌高地超覆的特征,中上部地层(SQ2和SQ3)由沉积期地貌高地不断向低处迁移,呈现出“底超、中上部迁移”的层序充填规律。(3)研究区SQ2和SQ3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古地貌高地和坡折带发育厚度大、横向连续性较好的丘滩复合体,奠定了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该时期海平面频繁升降,丘滩复合体发生高频暴露岩溶作用,使得储集性能得到改善,叠加白云岩化作用后形成抗压溶骨架,有利储层发育。(4)沉积相和岩溶作用控制了白云岩薄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栖霞阶沉积期高地和坡折带为下一步勘探的潜力区。
    • 张学敏; 秦欣; 但玲玲; 杨丽娜; 魏莉; 张雨
    • 摘要: M油田古近系阿斯马瑞组风化壳岩溶储层异于传统岩溶储层,为搞清研究区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利用岩心观察描述资料,基于构造、沉积、储层成岩等方面探究认识,确定目标层风化壳岩溶识别标志:暴露不整合面、岩溶角砾岩、地下河流及大气淡水主控的溶沟、溶缝、溶洞。阿斯马瑞组风化壳岩溶属孔洞层叠加相控型、具明显岩性分异及分层性,受沉积、成岩、构造及岩溶等多因素相互影响、制约所致。建立了研究区古近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溶作用模式,为同类岩溶储层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 侯明才; 陈扬; 王粤川; 高坤顺
    • 摘要: 以渤中22-1潜山构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岩芯、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特征、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灰岩类及过渡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1%,储层主要受沉积相、裂缝作用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沉积微相影响溶蚀程度,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其中,台内滩微相和云质瀉湖微相基质孔隙发育,有利于溶蚀作用发生;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裂缝系统改善储集空间,是岩溶的先期通道;多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通过岩芯和成像测井对科2井岩溶结构进行识别,表生岩溶影响深度达不整合面以下180m.受岩溶旋回控制,发育有4个垂直渗流—水平潜流带,水平潜流带物性最好,为优质储层发育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