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0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2788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四川省女医师协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等;屈光参差的相关文献由1155位作者贡献,包括汪辉、吕帆、陈洁等。

屈光参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1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2788 占比:99.82%

总计:273290篇

屈光参差—发文趋势图

屈光参差

-研究学者

  • 汪辉
  • 吕帆
  • 陈洁
  • 任茜
  • 王静
  • 赵堪兴
  • 阴正勤
  • 王海英
  • 胡聪
  • 封利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汪楚青; 徐舒婷; 赵汝君; 万金兰
    • 摘要: 目的探究黄斑厚度与儿童屈光性弱视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荆门市中医医院眼科就诊的非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者53例(53眼)作为弱视组,另选择同期55例(55眼,均取右眼)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受试者受视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各黄斑参数,分析两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斑平均厚度与儿童屈光性弱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视眼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429,P=0.009),与等效球镜呈负相关(r=−0.345,P=0.039)。结论儿童屈光性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及外环区比正常眼厚且厚度排序不同,特别是外环各象限黄斑厚度增加最为明显。
    • 井淼
    •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学习任务较重,加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青少年户外运动以及休息时间减少,造成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快速增长。在用眼过程中,一些青少年由于自身因素以及不良用眼习惯导致屈光参差的现象已较为普遍。双眼的屈光状态不相等称为屈光参差
    •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王玮
    • 摘要: 目的探究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运用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60例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采用随机系统标注法分成两组,行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的80例为试验组,行传统治疗的80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25%,高于常规组的78.75%(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1.0者占比37.50%,远高于常规组的18.75%(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80.00%的患儿立体视正常、20.00%异常,优于常规组的63.75%和36.25%(P<0.05)。结论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运用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视功能,这一治疗方案有大力推广价值。
    • 陈开慧; 邵鹏帆; 陈思蒙; 曹秀丽
    • 摘要: 目的分析成都市青羊区7~16岁儿童青少年屈光状况和眼轴长度的现况,为近视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6月对成都市青羊区1所中学及1所小学的2948名(5896只眼)学龄儿童进行近视筛查,分析其眼别、性别间筛查数据的差异,各年龄等效球镜度(SE)与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半径(CR)、眼轴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的相关关系,不同性别各年龄间眼轴对比,不同屈光状态下眼轴对比,中高度屈光参差不同眼间的对比进行分析,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16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74.9%。右眼SE均值比左眼高,右眼近视程度比左眼更严重,右眼裸视均值差于左眼,且右眼眼轴均值比左眼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生裸眼视力均值优于女生,但男生的SE均值比女生高,AL均值比女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间AL均值、CR均值、AL/CR比值均值、SE均值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L与SE有弱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β=-0.717),SE与AL/CR比值间有强相关性(β=-0.825)。眼轴与年龄呈正相关,在12岁前女生AL增长速度更快,男生AL增长速度在12岁后更快,女生各年龄间AL增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年龄组近视眼AL均值比正视眼长,各年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SE眼AL增长量及SE增长量较低SE眼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SE眼近视进展程度更快。结论近视患病率高,且与以往相比呈上升趋势;右眼比左眼更容易出现近视;同龄人男生AL均值比女生更长;在大范围群体屈光不正筛查中,AL/CR比值能对近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中高度屈光参差的高SE眼比低SE眼近视进展更快。
    • 陈利; 何敏; 李尚鹏; 霍姝佳
    • 摘要: 1案例1.1基本情况患者,男,11岁。2018年3月因看黑板模糊来院就诊。1.2检查结果OD:0.5 OS:0.1眼前节与眼底检查正常;同视机三级视功能:有同时知觉,自觉斜视角=他觉斜视角=-4;融合范围:-8~+9(同边融合画片);无立体视。0.1%托品卡胺睫状肌麻痹验光:OD:-0.75DS=1.0 OS:+4.00DS/-0.75DC×65=0.31.3诊断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左眼弱视。
    • 曾论; 吴雁冰; 陈星; 孙庆祝; 周丹英; 沈健
    • 摘要: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无锡市滨湖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3695名0~6岁学龄前儿童运用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快速检测眼屈光状态,参照由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段屈光筛查转诊标准来确定筛查结果。并且在筛查视力的同时完成全面的眼部检查。结果:视力筛查儿童总异常率为9.76%,可疑率为5.40%,我们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异常和可疑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各年龄段视力筛查结果有差异(χ^(2)=15.913,P=0.014),但男孩和女孩之间无差异(χ^(2)=7.200,P=0.066)。在各个年龄组中视力异常比例最高的是散光(13.89%、17.96%、17.62%、11.50%),其次是远视(0.35%、1.91%、3.60%、8.86%)和屈光参差(0.69%、0.67%、1.64%、2.07%)。五种类型在各年龄段中分布的比例如下:远视(4.38%)、近视(0.82%)、散光(15.65%)、屈光参差(1.42%)和其他屈光问题(0.466%)。0~3岁学龄前儿童散光患病率为6.94%(95%CI:4.90%~9.00%),3~4岁为8.98%(95%CI:7.80%~10.20%),4~5岁为8.81%(95%CI:7.70%~9.90%),5~6岁为5.75%(95%CI:4.80%~6.70%)。在不同年龄组中散光患病率无差异(χ^(2)=0.872,P=0.929)。结论:从我们的筛查结果中发现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其次是远视和屈光参差,但我们并没有发现近视,从而证实了先前的研究,即近视并没有在早期发展。最后我们强调应定期实施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倡导社会重视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及眼睛的健康管理。
    • 王家凤; 刘贺婷; 陶黎明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屈光参差性与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07/2020-01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并首次接受治疗的单眼弱视患者46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26例,女20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斜视性弱视组(无屈光不正),共23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12例,女11例。以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共23例,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14例,女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遮盖及精细训练治疗弱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视力、用Titmus图谱行立体视锐度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经弱视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立体视恢复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无差异(t=-0.475,P>0.05),但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明显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t=-3.919,P0.05);通过6mo的治疗,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差值有明显差异(t=-2.353,P<0.05),两组患者立体视提高差值也有明显差异(t=2.218,P<0.05);但在6mo时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水平仍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t=-2.760,P<0.01)。结论:治疗前视力相同的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损伤更重。通过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快,而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快,但其立体视功能水平仍低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
    • 虞瑛青; 曹雨娟; 田玉景
    • 摘要: 目的 使用偏振分视的立体视模型探索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储备情况,为防治儿童弱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屈光异常儿童,分为对照组(22例, 44眼,屈光不正但矫正视力正常)、屈光不正组(25例, 5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组(21例, 2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使用双眼视感知觉检查系统分别检测精细立体视功能和线条立体视功能,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线条立体视双眼对比度阈值差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仍然可以检测到残留的线条立体视功能,为患儿在双眼视感知觉训练过程中的神经可塑性和迁移性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 袁梅娟; 林泉
    • 摘要: 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屈光不正。近年来,随着全球近视患病率的快速增长,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网膜图像大小不同和融像困难,带来视疲劳、单眼抑制、弱视和立体视障碍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进展至关重要。目前,各种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研究,其中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OK镜)被认为是控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机制、延缓近视性屈光参差进展的效果及其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近视性屈光参差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 吕碧; 龙陟罡; 王欢燕
    •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知觉性优势眼检查方法,并阐述了知觉性优势眼的研究(知觉性优势眼与屈光不正、知觉性优势眼与老视矫正、知觉性优势眼与间歇性外斜视、弱视、知觉性优势眼与可塑性)的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