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层间位移角

层间位移角

层间位移角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266580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震工程学报、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减震控制会议、第十三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等;层间位移角的相关文献由109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秀丽、雷庆关、顾强等。

层间位移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66580 占比:99.83%

总计:267036篇

层间位移角—发文趋势图

层间位移角

-研究学者

  • 王秀丽
  • 雷庆关
  • 顾强
  • 王鹏
  • 蒋欢军
  • 史庆轩
  • 季静
  • 薛彦涛
  • 刘文锋
  • 孙国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立德; 魏忠; 付刊林; 李爱群; 曾德民; 解琳琳; 李亚飞
    • 摘要: 以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两种规范,研究了两种规范不同隔震设计方法对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影响,明确了《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隔震设计方法的设计控制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种规范设计的隔震结构的关键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隔震设计方法的控制指标为层间位移角。对于相同的上部结构和隔震方案,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隔震设计方法相比,采用《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隔震设计方法,底部剪力比由0.377减小到0.342,中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降低12.0%,大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降低8.5%。采用《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进行结构设计时,上部结构可以采用更柔的设计方案。
    • 钟建海; 金阳
    • 摘要: 以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实际结构为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布置粘滞消能支撑,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个地震强度下开展时程分析计算,对比分析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消能减震效果较好,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1/100的限值,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 李丹蓝
    • 摘要: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接近90%以上的房屋化为废墟,尤其是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等,受到地震作用后,出现失稳或者倒塌等现象,直接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的损失。为了避免由于建筑物结构的稳定问题而造成的类似安全事故,防震减震技术在工程的设计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维持建筑物的稳定及其原有形态,以起到减震作用,成为减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屈曲耗能支撑作为一种新兴的支撑形式,其不仅能够增大楼层的侧移刚度,使其能在发生水平地震作用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变形,而且能够通过自身的耗能,减少地震作用产生的能量,减轻主体结构受到破坏。目前,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工程加固改造和钢结构中应用广泛。工程实践也表明,防屈曲耗能支撑具有施工简单方便的特点。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究了防屈曲耗能支撑在抗震性能分析中的优点及缺点,并结合抗震规范,给出了防屈曲支撑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建议取值。
    • 周绪红; 周志彬; 周期石; 黄伟; 杨梦圆
    • 摘要: 为实现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桁架腹杆设计方法与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提出了一种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中桁架的典型破坏机制,基于桁架空腹节间弦杆破坏的理想失效模式,提出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桁架杆件的内力计算模型及罕遇地震作用下腹杆内力的调整方法;其次,基于桁架理想失效模式和极限变形能力,分析了罕遇地震下桁架层间位移角的组成,推导并提出了不同空腹节间距下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提出了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流程.算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抗震设计方法,能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实现结构“强腹杆弱弦杆”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
    • 凌菲; 孙国华
    • 摘要: 为研究钢框架内填竖缝RC墙结构(Steel frame with slit RC wall,简称"SRCW")在不同地震水平下的性态指标,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对已完成的8榀SRCW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修正的Park-Ang模型及损伤指数与性态指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以层间位移角表征的SRCW结构的性态指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SRCW结构在显著屈服和倒塌时的层间位移角均值分别为0.63%和2.36%。SRCW结构在正常使用、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状态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170、1/130、1/100、1/70、1/50和1/40,研究成果可为SRCW结构开展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及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参考。
    • 王德斌; 白海峰; 付兴; 倪龙飞
    • 摘要: 为解决现有金属阻尼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层间扭转型金属阻尼器,推导出初始刚度和屈服荷载表达式,并通过往复加载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根据阻尼器的试验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变形后的应力分布,对设有该扭转型耗能梁段与剪切型耗能梁段的Y形支撑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扭转金属阻尼器力学模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设计的扭转型金属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其屈服区域更加分散,应力、应变分布更加均匀;与剪切型耗能梁段相比,扭转型金属阻尼器减震效果更佳,中震、大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减震率均值分别提高2.7%和7.1%.
    • 梁建文; 杨晶丽; 韩冰; 朱俊
    • 摘要: 文中采用有限元-间接边界元(FEM-IBEM)耦合法,研究土体非线性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的影响。二维模型中,远场土体采用间接边界元法(IBEM)模拟,近场土体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以著名的Millikan图书馆为例计算表明,土体非线性对SSI有明显影响。考虑土体非线性后,结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以及系统频率均明显降低,而且地震波幅值越大,或土体非线性越强,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降低程度越大。研究对于定量评估土体非线性对SSI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晓青; 路振星; 黄平
    • 摘要: 针对陶砖幕墙无现行设计、施工规范的现状,通过制作陶砖幕墙足尺模型并进行陶砖幕墙振动台试验,研究陶砖幕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中分别进行x和y向双向输入白噪声波及3条地震波,测试在2种不同拉结情况下,陶砖幕墙在地震作用中的加速度、相对位移反应及试验后裂缝出现与发展情况,以此确定结构的薄弱部位、开裂程度、破坏形式,从而分析判断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根据试验结果得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83.1;表明陶砖幕墙系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 王从章; 张奎; 高思东; 王友光
    • 摘要: 钢梁包覆关键技术及相应墙体填充技术为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文章通过总结样板制作工艺要点及相应试验得出,对应层间位移角为1/500、1/300、1/200,钢梁包覆范围没有影响观感裂纹,同时填充墙范围没有影响观感裂纹,填充墙体在钢结构规范结构要求范围内,包覆节点和墙体做法均满足居住使用功能要求;对应层间位移角为1/100、1/50,钢梁包覆范围出现影响观感斜裂纹,同时填充墙范围出现影响观感斜裂纹并出现空鼓剥落,此时,包覆节点和墙体做法均无法满足居住使用功能要求,该种做法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较钢梁包板做法使用效果更好。
    • 余玉洁; 林思文; 张超; 丁发兴; 蒋丽忠; 魏标
    • 摘要: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下翼缘采用螺栓连接代替传统的对接焊缝连接,以解决下翼缘焊缝处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但该构造使得钢梁上下翼缘的连接方式不对称。为此,通过对5个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和1个传统栓焊混合连接节点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下翼缘螺栓连接和楼板的组合作用对下栓上焊节点抗震性能和工作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下栓上焊节点中由于下翼缘处螺栓滑移导致其滞回曲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捏缩现象,但该类节点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可转动0.06000 rad且不破坏;随着节点转角增大,下翼缘连接传力机制由摩擦传力转变为螺杆与孔壁的接触承压传力,节点具有较强的极限承载能力;上下翼缘连接方式不同导致节点正负向受弯时表现出非对称承载强度;无楼板节点具有较大的负弯矩强度,采用组合式楼板时,混凝土板与立柱的挤压承载对于节点正向承载能力有更显著的增强效应,最终使得组合梁节点的正负向弯曲承载强度相近;楼板可有效抑制钢梁上翼缘的局部鼓曲变形,延缓节点的峰值后承载力退化现象;下翼缘螺栓连接的板件滑移有助于降低钢梁下翼缘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出现过早断裂的脆性破坏;通过提高下翼缘螺栓连接强度和下贯通隔板厚度,可以增大节点的承载稳定性和变形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