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层间位移

层间位移

层间位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89145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震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中国高耸结构第22届学术交流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等;层间位移的相关文献由698位作者贡献,包括葛楠、魏琏、杨晓明等。

层间位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9145 占比:99.84%

总计:189446篇

层间位移—发文趋势图

层间位移

-研究学者

  • 葛楠
  • 魏琏
  • 杨晓明
  • 王兴国
  • 韩流涛
  • 李国强
  • 王森
  • 蒋利学
  • 陈涛
  • 刘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富腾; 韩流涛; 葛楠; 王兴国
    • 摘要: 为探讨FPS支座中考虑SSI(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对其减震效果所带来的影响,采用子结构方法,建立了FPS支座隔震结构考虑SSI的地震动力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求解。结果表明(1)设计结构时可通过设置FPS使其动力反应大幅减小。当滑道接触面摩擦系数较大时,可能会对层间位移没有减震效果,(2)考虑SSI作用时,刚性基础的平移及摆动角度很小。在较软弱场地可能不宜采用FPS支座。在较坚硬场地设置FPS隔震支座时,只有对较小的摩擦系数(0.05),不考虑SSI的结果才是偏于安全的。(3)选择滑道半径时,应考虑减震效果及体系复位两方面的需求。楼层的加速度会受结构基础重心高度的影响,使其顶部出现轻微的鞭梢效应。
    • 许海亮; 郭旭; 孙金斗; 朱万宇
    • 摘要: 冲击地压是矿山动力灾害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冲击地压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损失。为了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岩层之间的摩擦滑动过程,开展煤柱冲击地压实验,探究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通过设计弱夹层组合体煤柱模型,利用数字散斑的相关方法对组合煤柱体单轴压缩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研究轴向荷载下组合体煤柱变形场演化特征及层间位移演化过程,探索独立煤柱系统的弹性变形能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先在弱层结构中形成变形局部化带,且变形局部化带以平行于加载方向优先发育并逐渐扩大,直至贯穿整个弱夹层;②煤柱内岩层交界面处发生摩擦滑动,界面处弱夹层出现剪切变形往复循环现象,致使摩擦系数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③灾变时上层岩块所积累的弹性势能迅速释放并作用于弱夹层,可加速弱夹层的破坏。
    • 麦家儿; 莫暖娇; 万建成; 何冠鸿; 任辉辉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以广州地区典型装配式结构车站为背景,对车站结构进行了二维时程分析抗震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形式车站结构在不同地震动下的内力响应及结构变形。结果表明:无柱横向受力箱梁和有柱横向受力板的地铁车站结构在采用铰接节点及固接节点时的层间位移均满足抗震要求,其中无柱车站结构的顶板在E3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区域及损伤程度都较大,是抗震的薄弱环节。车站铰接节点附近区域结构的损伤程度比固接节点附近的结构要小,这说明地下车站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 吴双; 上官佳洪; 李炜; 史康耀
    • 摘要: 全玻幕墙因其通透美观的特性在幕墙中有广泛应用。全玻幕墙作为围护结构,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并传递荷载给主体结构;同时主体结构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发生层间位移,而对于跨层的全玻幕墙会因主体结构的变形发生面内上下支座相对位移。因玻璃为脆性材料,玻璃随主体结构变形时,需要避免玻璃因受挤压而导致破碎[1]。结合外滩国际大楼改建项目的全玻幕墙系统,利用sap2000软件,通过分析三种全玻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分析并确定出可靠的变形协调方案以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 孙庆; 王涛
    • 摘要: 为了研究普通钢框架结构、单向斜杆支撑钢框架结构、交叉支撑钢框架结构、人字形支撑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四种不同支撑类型的钢框架结构分析在天津波、Taft波、墨西哥波地震作用下的振型、频率、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通过对比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得出人字形支撑是所有支撑类型中抗震性能最优的支撑类型.
    • 娄小强; 何越磊; 路宏遥; 赵彦旭
    • 摘要: 无砟轨道层间位移是运营期间荷载作用下轨道板与砂浆层产生的离缝宽度,也是影响行车安全与养护维修的关键参数.针对层间位移状态的预警问题,以华东地区某线路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以环境温度、太阳辐射、风速、日温差、前4小时太阳辐射量均值、前6小时环境温度均值等气象参数为输入,无砟轨道层间位移值为输出,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的无砟轨道层间位移分类预警模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决策数模型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层间位移预警模型的准确率为95.21%,预测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94.33%和决策数模型95.07%,为无砟轨道结构的病害预警与养护维修提供指导和建议.
    • 程海庆; 崔乃文
    • 摘要: 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尤其是在高烈度区,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常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布置黏滞阻尼器提供附加阻尼,采用YKJ建模计算,得到了阻尼器的有效刚度和阻尼,研究结构的层间位移、楼层剪力、基底剪力和地震力,并与常规设计计算结果做对比,分析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布置阻尼器后,在多遇地震工况下,计算得到的层间位移、楼层剪力、基底剪力和地震力均有减小,阻尼器提供的附加阻尼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在罕遇地震工况下,结构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该研究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方法.
    • 陈藤; 易轶
    • 摘要: 为研究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反应,以钢筋与混凝土协同作用计算出的整体结构的等效模量方法为依据,对某实际短肢剪力墙结构试验设计模型建有限元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ANSYS软件进行反应谱分析与时程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等效模量法"的计算结果可靠、准确,可揭示结构的薄弱环节;设置阻尼器可有效减小地震反应;T型短肢剪力墙比L型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强.
    • 王展光; 邵建华; 刘汶津
    • 摘要: 为了研究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该文设计制作了一个两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3条地震波的振动台试验,研究钢框架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动力特性等力学性能.通过试验发现,钢框架在地震波作用下,整体性能保持良好;在加载的地震波加速度达到1.0g时,节点焊接处会出现明显裂缝;钢框架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和应变随着地震波加载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底层的层间位移角都大于顶层,表明底层受地震影响更大;钢框架各构件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呈近似对称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