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尾流场

尾流场

尾流场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1370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技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中国航空学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4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等;尾流场的相关文献由4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超、郭春雨、苏玉民等。

尾流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1370 占比:99.71%

总计:41491篇

尾流场—发文趋势图

尾流场

-研究学者

  • 王超
  • 郭春雨
  • 苏玉民
  • 黄胜
  • 侯二虎
  • 叶金铭
  • 周鹏宇
  • 沈海龙
  • 王强
  • 赵大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家林; 丁祥; 柳文林; 王琳
    • 摘要: 为分析不同尾旋动态下飞机尾流场分布情况及对方向舵效能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以国外某飞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迎角下的尾旋飞机尾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将仿真得到的方向舵效率变化情况和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二者规律一致,表明计算模型构建合理。根据所建模型,从气流流动、压强、方向舵效率3个方面对不同尾旋动态下的飞机尾流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迎角下机翼和平尾上表面均存在严重气流分离,产生负压区;不同尾旋动态时方向舵效率始终存在,在改出尾旋过程中应反方向蹬舵。
    • 于祥; 胡开业
    • 摘要: [目的]旨在研究分层流中潜艇加减速对尾迹特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潜艇尾迹隐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CFD技术,首先验证该技术模拟潜艇运动对自由面兴波的准确性,再基于自由面兴波与其辐聚辐散场、内波速度场进行分析,对实尺度潜艇进行加减速航行模拟。通过对自由面速度场求散度,深入研究潜艇加、减速对自由面及跃层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潜艇进行非定常运动时,尾流场横波、散波分布规律较匀速运动截然不同,其兴波夹角增减约10%~25%,且兴波峰值位置明显前置与后置,结合波高及速度散度场得到潜艇加、减速造成自由表面辐聚辐散效应的差异。[结论]当潜深和分层模式等相同,潜艇减速时,可降低尾流场扰动、兴波高度及其粗糙度,加速状态可显著增加潜艇近场扰动与被探测概率。
    • 鲍敬源; 钱超; 李仁府; 张园园
    • 摘要: 为了解甲板风及偏流板偏转角对航空母舰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分布的影响,以国外舰载机发动机尾喷口和航空母舰偏流板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该舰载机发动机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尾流场中的高温高速气流主要分布在偏流板与尾喷口之间的区域,随着偏流板偏转角由50°减小为40°,尾流向上偏转的效果随之减弱,且流线的展向分布范围减小,偏流板两侧的非安全区域由31.9 m减小为20.2 m,而偏流板后方的非安全区域则由13.5 m增大为19.4 m;随着甲板风速由0 m/s增大为15 m/s,偏流板后方的非安全区域由17.5 m增大为53.1 m,偏流板两侧的非安全区域由32.4 m减小为17.8 m。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以及舰面设备布局的优化。
    • 刘葳兴; 刘磊; 陈雨龙; 王鑫; 张之阳
    • 摘要: 【目的】为解决传统水轮机在数值仿真时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采用致动盘(actuator disc)方法研究潮汐能水轮机尾流场及其水动力性能。【方法】将推力T作为体积力的附加源项形式均匀加载致动盘上,并应用OpenFOA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捕捉潮汐能水轮机流场特性。【结果与结论】将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在推力系数和功率系数随尖端速度比(tip-speed ratio,TSR)的变化趋势一致。TSR=5.5时发现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湍流强度和速度高度吻合,两者在流场的中心截面上误差分别为3%与5%。致动盘模型展示在尾流场细节特征的捕捉优势,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谢云平; 王勇; 赵子健; 吴海红; 陈海健
    • 摘要: 构建4个侧体几何形状不同的三体风电运维船与螺旋桨组合模型方案,在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仿真的基础上,利用STAR-CCM+对船桨组合模型尾部流场(伴流分数)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1-ω最小的侧体船型方案。所探究的螺旋桨敞水性能和船桨组合尾部流场数值仿真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三体船侧体形状设计和快速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 郭春雨; 徐鹏; 韩阳; 王超; 郭欣雨; 郐云飞
    • 摘要: 潜艇周围绕流场流动特性会影响潜艇的机动性能,特别是近水面航行时,自由面的存在会增大潜艇尾流场的复杂程度.为探究潜艇在近水面航行时自由液面对潜艇尾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机理,借助大型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开展潜艇尾流场流动特性研究.首先通过美国泰勒水池标准模型实验结果对试验方法准确性进行验证;随后,用验证后的模型试验方法对潜艇尾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不同潜深工况、不同速度下的桨盘面轴向速度以及脉动速度,同时辅以数值模拟对试验无法测得的兴波波系及中纵剖面速度场加以补充,从兴波角度阐述了自由面对潜艇尾流场流动特性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潜艇在近水面航行时,随着Fr增大,桨盘面处轴向速度云图中上方等值线整体趋于扁平化,较4D潜深工况,1.5D潜深工况出现局部脉动速度极大值,且脉动速度结构整体下移;自由面存在时,艇体与自由面间流场速度明显增大,特别在桨盘面区域,流场速度明显提升.随着Fr增大,桨盘面处的自由液面高度逐渐降低,这就导致了桨盘面位置出现更大的流体速度,即造成了桨盘面伴流场挤压现象.
    • 周鹏宇; 李本威; 贾忠湖; 钱仁军; 董庆
    • 摘要: 为分析飞机起降阶段地面效应对尾部流场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以国外某飞机为研究对象,基于Delaunay非结构网格划分方法,采用RANS方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Roe离散格式,运用耦合隐式算法分有无地效两种条件对尾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在飞机放襟翼,以7°迎角滑行带尾喷的情况下,对尾部压强场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两种条件下,尾流场压强在轴向上呈单边下降趋势,在横向上自尾椎中心向两侧呈下降趋势;有地效情况下,轴向和横向各点压强均大于无地效情况;尾流场核心区域同位点有地效和无地效压差值在300 Pa以内,地效对尾流场压强影响较小.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符合真实情况,为飞机安全起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张志阳; 魏敏; 胡蓉; 张立新
    • 摘要: 为减小尾流效应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基于CFX模拟实验研究8D串联间距风力机尾流场和不同方向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上游风力机的尾流叠加作用使下游风力机产生复杂的湍流和涡流现象,造成不同方向上速度差异.随着轴向距离增加,轴向速度先减小后增加,5D处轴向速度亏损最严重,而径向速度高速区在叶尖区迎风面,切向速度叶尖区影响最大.随着不同方向速度的恢复,8D截面处尾流影响基本消失.
    • 周鹏宇; 李本威; 贾忠湖; 王强; 雷勇强
    • 摘要: 为分析飞机起降地面滑行阶段尾部流场分布情况,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为基础,以国外某高速飞机数模为研究对象,基于Delaunay非结构三角化网格划分方法,采用3维雷诺平均N-S方程、Realizable k-ε 湍流模型和Roe离散格式,运用耦合隐式算法对全机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以7°迎角滑行且考虑地面效应和尾喷流的情况下,对尾部压强场、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流场压强在轴向和横向呈下降趋势,温度和速度在轴向呈下降趋势、在横向呈双峰趋势.
    • 宋科委; 解学参; 孙聪; 郭春雨; 王超; 李平
    • 摘要: 以DTMB5415船模为研究对象,基于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Stereoscop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SPIV)对压浪板安装前后的船模伴流场及尾流场中多个截面进行测量.PIV测量对船体边界层内流动进行了很好的捕捉,与国际上公开的相关流场信息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补充了DTMB5415基准船模的流场数据库.压浪板的安装会降低桨盘面速度,且压浪板的影响会随着船舶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Fr数为0.28和0.41时,桨盘面平均速度分别降低了0.77% 和1.45%.此外,压浪板对流场测点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在X/L PP为0.95、0.97和0.99这三个截面上的平均无量纲轴向速度分别降低了0.009、0.0273和0.0459.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