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尪痹

尪痹

尪痹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光明中医、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风湿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暨第十八届风湿病学术大会、全国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等;尪痹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李为理、熊源胤等。

尪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72.2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13.45%

专利文献>

论文:17 占比:14.29%

总计:119篇

尪痹—发文趋势图

尪痹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为理
  • 熊源胤
  • 袁际云
  • 谢运发
  • 韩凌
  • 周书繁
  • 张文涛
  • 郑继宇
  • 阎小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张瑀琼; 崔宏伟; 于蕾; 李国华; 吕新亮
    • 摘要: 尪痹最早由现代医家焦树德教授提出,是继“痹症”“历节”“鹤膝风”之后中医界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进一步具体化表达。从最早对本病有记载的《黄帝内经》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后尪痹仍然是医学界公认的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之一。各大医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本病的证型不断完善,直到2018年在《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诊疗指南》才有了最为全面的8种证型,其中5种实证分别是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阻络证、痰瘀痹阻证,3种虚证分别是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中医从宏观角度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收效斐然。西医从微观角度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促炎因子关系密切,其中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随着中医证型的不同有所差异。本文就尫痹发病过程中的中医证型与促炎因子相关性作一综述,探讨中医在治疗尫痹发展中对炎症因子的作用,以期对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联合用药上有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仇维彬; 安阳; 刘灿; 徐晖; 杨庆万; 项飞燕; 雷玉梅; 潘晓艺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病机探索是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及难点,由于病机认识尚不全面,治疗也存在局限。参照《伤寒论》中“水热互结”证,综合本病局部表现呈现关节肿痛、关节周围皮温增高(邪热)以及关节腔积液(水邪)等阴阳对立且相互交结的情况,“水热互结”可能是其关键病机。同时提出以“水热分消”法为基本治法,旨在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
    • 杨斯翔
    •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尪痹”、“鹤膝风”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有晨僵(持续半小时以上)、疲乏、发热、体重减轻,关节红肿热痛和皮下风湿小结,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不可逆的功能丧失,具有较大致残风险。西药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1],但服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大。
    • 李湖帆; 钟琴; 马武开; 曹跃朋; 刘正奇; 朱丹; 陈昌明
    • 摘要: 常见的中医痹病包括尪痹、痛风、骨痹、燥痹等,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痹病患者多有肠道微生物失衡,文章就肠道微生物与常见中医痹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归纳,发现有益生物的丧失、潜在有害生物的过度生长、总体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加重痹病。肠道菌群代谢物、肠道细菌和中医痹病之间关系密切,在治疗和预防中医痹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 游淑虹; 陈进春; 邱明山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有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中医学认为,风、寒、湿、热、痰瘀、阴虚、气血虚、肝肾不足等导致邪气阻滞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流注关节,发为痹.而气、血、痰、瘀等病理产物导致阴阳失和、阴虚内热、痰瘀等也可致不寐,故出现尪痹患者伴有不寐症状.现结合中西医学对认识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睡眠质量问题进行概述.
    • 吴敏; 冯欢; 虞君
    • 摘要: 目的 分析竹圈姜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竹圈姜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症状(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肿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口腔溃疡、过敏性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竹圈姜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但能对其关节症状进行显著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安全无不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开; 高妤; 郭会卿
    • 摘要: "虚邪瘀"理论是娄多峰教授总结提出的治痹理论体系,该理论指出虚、邪、瘀是尪痹发生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病求本的思想.娄多峰教授据此理论所创经验方临床效果显著,并被当代医家继承和发扬.
    • 谭青青; 王东; 郑洪新
    • 摘要: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该病受累系统较多,临床表现差异大且初期无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目前以糖皮质激素与NSAIDs联合为主治疗,但长期服用影响生长发育有较大副作用,且仅是对症治疗无法根除致炎的根本因素.郑洪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属于"尪痹"范畴,幼年发病病本在肾;筋骨并重,兼以补肝;后天失养,尤当顾护;外邪为标,审因论治.肾藏精主髓,元气虚衰则髓不能满,五脏皆损发育迟缓而体弱,寒湿之邪则乘虚袭肾入骨,痹阻经络.肝主筋,以气为用、以血为体,与筋骨濡养运动密切相关.肝之气血濡养筋骨,使其强健而耐疲劳.肝气虚则筋骨失养,风、湿、寒邪乘之而为痹.脾胃纳运水谷、化生气血以充养机体,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衰,致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外邪乘虚而袭、经气郁而不畅、不通则痛.因而此病先天不足、肾肝脾虚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其外因,临床治疗应扶正祛邪、内外兼治.本文总结对此病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与借鉴.
    • 牟杰先
    • 摘要: 目的 观察扶正通络化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和病房收集的RA患者254例,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扶正通络化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各66例.2组均予以甲氨蝶呤10 mg/周、来氟米特10mg/d治疗,扶正通络化瘀方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扶正通络化瘀方150mL,每日2次,西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安慰剂,每日2次,治疗前后观察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评分等临床指标,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标准评价ACR疗效,同时观察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共收集病例123例,脱落病例9例;2组患者临床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扶正通络化瘀方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扶正通络化瘀方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ACR20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扶正通络化瘀方对RA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何金; 朱文; 黄麟; 夏秋荣; 余波
    • 摘要: 研究开发RA智能体征采集系统中医模块在尪痹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依托现有在研的RA智能体征采集系统(便携式RA测量仪+手机APP)并完善中医模块,收集尪痹离院患者自行测量的关节疼痛及肿胀个数、肿胀关节压痛程度、活动感受测试、症候分析问卷等数据,实现医生远程为离院患者适时提供病情评估、用药调整、随访管理、慢病指导,并有效建立患者疾病全程数据库,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结果:RA智能体征采集系统中医模块对尪痹患者慢病管理具有远程、全程、适时、有效的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