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定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6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447951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骨伤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年会暨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小夹板固定的相关文献由1640位作者贡献,包括董霞、李勇、董万涛等。

小夹板固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6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7951 占比:99.82%

总计:448781篇

小夹板固定—发文趋势图

小夹板固定

-研究学者

  • 董霞
  • 李勇
  • 董万涛
  • 袁荣霞
  • 陈启仪
  • 任贵阳
  • 刘保健
  • 张立强
  • 曹连波
  • 梁启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锦
    •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DRF)夹板固定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应用金黄膏外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8月于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的80例D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黄膏外敷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视觉模拟评分(VAS)(1.01±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39±0.62)分,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F夹板固定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应用金黄膏外敷治疗效果较佳,能减轻患肢疼痛和肿胀,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王艺; 周细江
    • 摘要: 目的探讨冷露凉消散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Smith骨折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长沙市中医医院南院创伤一科住院部收治的60例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冷露凉消散外敷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仅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冰敷。所有患者术后观察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腕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良率、腕关节解剖结构关系。结果治疗后第3、5、7、10天,试验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露凉消散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是骨折早期肿痛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江平; 王震; 李宇卫; 李晓春
    • 摘要: 目的观察吴门医派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肢体牵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2组患者均采取吴门医派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组另给予肢体远端牵引3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影像学指标(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腕关节功能(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较复位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1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评价治疗组优9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3%;对照组优6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门医派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肢体远端牵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有效恢纠正骨折移位、维持复位,恢复腕关节功能。
    • 邢海昌; 刘伟伟; 刘红霞; 陈延荣
    • 摘要: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9例)和夹板组(30例),分析比较2组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结果:手术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术后各时间节点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桡骨远端形态恢复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更优;手术组术后桡骨远端形态得以稳定保持;骨折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种处理方式无明显差别。
    • 刘源辉; 叶林强; 黄冬梅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使腕关节快速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 袁春生; 黄爱国; 李欢
    •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于治疗后进行常规抓握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于治疗后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旋前度、旋后度、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腕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机体的疼痛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黄学雄; 刘国防; 钟鸣
    • 摘要: 目的研究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河源市华信泰康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于手术完成后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Sälgeback评价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感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和握力,以及术后1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完成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手部TAM评分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第一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和握力与同组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患侧第一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和握力明显低于同组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第一腕掌ROM为(46.58±6.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57±5.98)°,患侧拇指外展ROM为(48.90±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63±7.58)°,患侧握力为(32.61±4.29)k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94±5.94)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具有与传统固定治疗手段相当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患侧关节的屈伸活动情况,增强手掌握力,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徐午; 曹连波; 黄阿勇
    • 摘要: 目的探讨牵引下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术治疗儿童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门(急)诊2016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儿童盖氏骨折病例24例。均采取牵引下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治疗。并予以术后随访(4.0±0.3)周。结果根据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2000)24例儿童患者中疗效为优者1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疗效较为满意。结论儿童盖氏骨折分指折顶手法整复方法简单,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 李顺; 李勤勇; 陈超
    •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针灸。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Gartland-Werley评分、腕关节功能评级及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素水平。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趋化素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HIF-1α水平升高(P<0.05),血清趋化素水平降低(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改善局部肿胀、疼痛症状及腕关节功能,提升健侧桡骨远端骨密度,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清HIF-1α和趋化素水平有关。
    • 朱晓飞; 郑军; 端磊
    •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小夹板固定与传统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分别给予改良小夹板固定(32例),及石膏外固定(32例)。随访3个月,依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腕关节Cooney评分,评判治疗效果优劣。结果 改良小夹板固定组89.7%的优良率,传统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82.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腕关节Cooney评分,小夹板固定组优良率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恢复腕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