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导管置入

导管置入

导管置入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7313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法医学杂志、工企医刊、中国保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交流会等;导管置入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伟红、于涛、单新强等。

导管置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7313 占比:99.84%

总计:37373篇

导管置入—发文趋势图

导管置入

-研究学者

  • 于伟红
  • 于涛
  • 单新强
  • 吴守宇
  • 孟玉兰
  • 张新根
  • 张立君
  • 李文红
  • 林少华
  • 王文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昕
    • 摘要: 探讨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肠切除术对肠癌合并急性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左半结直肠癌合并急性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肠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 F)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ET、TN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术后ET、TN 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脓毒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肠切除术可有效改善肠癌合并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ET、TN F水平,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宋星澎; 郑锐
    • 摘要: 近年来,针对念珠菌血症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了诸多进展,新的检查及治疗方案也被提出,针对念珠菌血症,血培养尽管为金标准,但是由于敏感性较低,不作为首选检查方式,1-3-β-D葡聚糖、甘露糖IgG检测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不高,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且要在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合理综合患者症状、体征做出诊断.在抗真菌药物方面,新一代抗真菌药物棘白菌素类以其高效的抗菌活性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被推荐为抗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氟康唑等三唑类药物则作为后续持续治疗的选择,而对耐药的患者,则建议根据药敏试验及时调整药物.在预后方面影响念珠菌血症预后的因素较多,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既往慢性疾病、有创操作、导管置入等因素均会导致不良预后,增加死亡风险.如何权衡以及及时消除不良因素也是临床研究重点,何时拔除导管,如何有效地支持治疗及选择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等因素尤为重要.
    • 蒙捷
    • 摘要: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是一类新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消除开胸手术产生的创伤,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并可以降低并发症.所以这种方式已在先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成为患儿家长治疗先心病的首选方法.因此有必要分析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方法 对室间隔缺损经导管置入封堵器的患儿强化术中监测,并注重术后的护理.结果 患儿采用封堵术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较好.结论 强化术前护理是保障手术实施的基础,严密细致的术中监测与术后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 巢浩强1; 石红建1; 史卫海2
    • 摘要: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复杂性肠梗阻病死率为10%~2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其中,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12%~18%)[1-2],部分病例的治疗比较棘手。肠梗阻导管置入配合腹腔镜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报告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11月应用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联合腹腔镜治疗的2例难治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救治。
    • 孟玉兰; 单新强
    •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彩色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住ICU患者根据患者置管方式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颈内静脉穿刺组,统计经超声引导下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机械并发症比较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 P=0.602).结论:经超声引导颈内静脉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掌握,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但锁骨下静脉穿刺较颈内静脉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病风险.
    • 孟玉兰; 单新强
    •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彩色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住ICU患者根据患者置管方式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颈内静脉穿刺组,统计经超声引导下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机械并发症比较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 P=0.602).结论:经超声引导颈内静脉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掌握,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但锁骨下静脉穿刺较颈内静脉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病风险.
    • 裘旗峰; 胡群; 杨亚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行PICC 术的肿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拔管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ICC 置管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静脉炎(12例)与导管堵塞(6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7.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 =0.04)。结论PICC 术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石毅军; 宋耀明; 侯远发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手术联合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的观察组,比较其肛管引流相关情况、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腹围、胃管引流量及近端肠管最大横截均明显小于接受常规术前准备的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4d及7d的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③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可以有效解除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梗阻症状,降低术后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陈红艳
    •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式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漂管、大网膜包裹、腹膜炎、出口感染、隧道炎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内漂管、大网膜包裹、腹膜炎、出口感染、隧道炎等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