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1099695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技术与市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2013年全国塑料改性及合金工业信息及技术交流年会、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2013年全国塑料着色与色母粒学术交流会、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等;导电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献由222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超、杨铨铨、张明等。

导电复合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99695 占比:99.97%

总计:1100052篇

导电复合材料—发文趋势图

导电复合材料

-研究学者

  • 姚超
  • 杨铨铨
  • 张明
  • 左士祥
  • 刘玉堂
  • 吴德峰
  • 章明秋
  • 王军
  • 冯超
  • 刘文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继全; 薛政龙; 李娜; 施建平; 唐文来; 张钢
    • 摘要: 印制电子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为提高3D打印工艺所制得电子电路产品的导电率、打印精度及其机械性能,对在电工电子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银导电墨水、聚乳酸复合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等7种典型导电复合材料,进行了材料制备对比试验,并对制备出的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各材料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同时搭配适宜的3D打印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子电路产品的性能。
    • 张新建; 牛莉
    • 摘要: 基于羧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与聚乙二醇(PEG)之间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MWCNTs-COOH-g-PEG复合导电薄膜。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形态和结构表征,并通过气敏性实验研究薄膜样品对各种有机蒸气的气敏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PEG通过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到了MWCNTs-COOH的表面上,所制得的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对氯仿蒸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快速的响应速率和良好的稳定性,并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响应强度逐渐增加,有望成为在室温条件下工作并易于制造的新型纳米级传感材料。
    • 郭新; 康乐; 田山; 杨前勇; 孙立水; 刘光烨; 刘莉
    • 摘要: 研究不同预分散熔融混炼工艺对丁基橡胶(IIR)/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将SWCNTs在溶剂或分散剂溶液中超声预分散处理,再将其与IIR等进行湿法熔融混炼,可以制得导电性能优良的IIR/SWCNTs导电复合材料,SWCNTs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均优于采用传统熔融混炼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采用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水溶液超声预分散处理,SWCNTs在IIR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最优异;采用正己烷超声预分散处理,SWCNTs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适中;采用乙醇超声预分散处理,SWCNTs的分散性较差,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仍优于传统熔融混炼工艺复合材料。
    • 王雅君; 白秋红; 伍根成; 王正; 李聪; 申烨华
    • 摘要: 纳米纤维素是一类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生物相容性、优异热稳定性以及可降解等优异性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制备方法,可大致分成纤维素纳米纤丝(CNF)、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细菌纤维素(BC)三类,三者的微观形态和尺寸大小有所差异。纳米纤维素凭借其高抗张强度,在复合增强材料的填充应用上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借此将其与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和金属化合物等导电物质复合,可形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导电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在柔性储能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回顾了纳米纤维素与多种导电物质复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及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概述了基于纳米纤维素的导电复合材料在柔性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LIBs)和超级电容器(SCs)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上述制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展望了纳米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在今后研究应用的重点和方向。
    • 王庚(编译)
    • 摘要: 导电弹性体应用广泛,如用于屏蔽材料、应变传感器或电极.它们大多由柔性聚合物(如硅橡胶)和导电纳米填料组成.这样可以确保制备内部导电但表面绝缘的胶料,以防止不同部件之间产生电弧.在弹性体内部,填充粒子形成导电路径,从而使材料具有导电性.相应的最小填料含量(填料网络形成导电率急剧上升)用逾渗阈值表示.这些导电路径的形成以及逾渗阈值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相应纳米填料的几何形状、固有导电性和分散状态.
    • 赵中国; 艾桃桃; 刘国瑞; 吴佩军; 贾仕奎; 申思扬
    • 摘要: 为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热塑性弹性对MWCNTs-聚氨酯/聚丙烯(MWCNTs-TPU/PP)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导电性能、拉伸性能及外场响应行为,通过溶液-熔融法制备了MWCNTs-TPU/PP复合材料.MWCNTs的引入能够提高MWCNTs-TPU/P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结晶性能,导电逾渗值质量分数约为1.9wt%,开始结晶温度从117.5°C提高到131.2°C.通过电阻仪和温控装置的联用在线表征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导电网络的构建和破坏过程,随着热处理温度从110°C提高到175°C,MWCNTs-TPU/P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结晶度得到改善;TPU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MWCNTs-TPU/PP复合材料对温度的反应时间从约10 min缩短到约3min,温度响应行为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拉伸数据分析表明,MWCNTs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MWCNTs-TPU/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MWCNTs添加量为2.5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5 MPa提高到~47 MPa;应变-电阻数据表明,TPU的引入能够改善MWCNTs-TPU/PP复合材料在循环拉伸过程中应变的可回复性和导电网络结构的稳定性.
    • 赵中国; 贾旭妙; 程少华; 王渺; 梁攀旭; 李万顺; 贾仕奎
    • 摘要: 本研究通过溶液-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导电填料含量的聚丙烯/碳纳米管(PP/MWCNTs)导电复合材料,通过DSC、SEM和自组装电阻仪详细地研究了PP/MWCNTs导电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导电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外场作用下的响应行为.通过溶液-机械共混方式制备的PP/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电填料逾渗阈值,约为2.1%(质量分数,下同),并且随着导电填料含量的增加,聚丙烯的导电性能、热力学稳定性和结晶性能显著提高,热力学分解温度从410.1°C提高到了435.2°C.通过分析PP/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在单次循环的温度-电阻响应的数据发现,PP/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在25~180°C内一直表现为正温度效应(PTC),且最大和最小电阻值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较好的单调性.在多次温度循环实验(25~145°C)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此外,对恒温-电阻响应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导电网络随时间的变化出现破坏与重组的现象,晶体排斥效应起到了主要作用.随着恒温温度的升高,导电网络的重组时间逐渐延长,从大约5 min延长到了15 min.
    • 马星星; 冯亚凯
    • 摘要: 针对目前导电硅橡胶因压缩永久变形差造成的电磁泄漏问题,以不同乙烯基含量的双端乙烯基硅油为基胶,不同含氢量的端甲基侧氢硅油为交联剂,在铂金催化剂和抑制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弹性体(SE),根据SE的压缩永久变形大小和加工性能好坏选择乙烯基硅油Vi-3和含氢硅油H-2在两者摩尔比例为0.8:1的基础上添加66质量份的导电粉镍包石墨片和不同质量份的氢氧化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SE/Ni(G)/Ce(OH)4.重点探究氢氧化铈对SE/Ni(G)/Ce(OH)4的压缩永久变形、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含0.75质量份Ce(OH)4的复合材料SE/Ni(G)/0.75Ce(OH)4压缩永久变形最低为3.50%,与未添加氢氧化铈复合材料SE/Ni(G)/0Ce(OH)4压缩永久变形10.45%相比,降低了66.5%,拉伸强度由279 kPa升至336 kPa,断裂伸长率由23.4%升至27.1%,耐高温性能提高,耐低温和电阻率基本没有明显变化.
    • 孟非然; 郑骏驰; 孟征; 孙兆懿; 钱晶; 苏昱; 舒帮建; 安峻莹
    • 摘要: 首先归纳了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进而归纳了此类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思路,并且列举了金属与碳系导电填料应用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以改善材料导电性为主要目标,兼顾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设计导电填充体系的微观结构,筛选导电填料类型,调整制备工艺,可实现各类功能性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开发设计.而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的导电逾渗阈值,提高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实用性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 马小凡; 胡云浩; 毕红华; 孙举涛
    • 摘要: 以氧化石墨烯(GO)和天然胶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隔离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天然橡胶(NR)导电复合材料,对其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冷冻干燥法在NR基体中构筑RGO隔离结构,RGO/NR复合材料的交流电导率和介电常数随RG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隔离结构大幅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电逾渗阈值,并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应变敏感特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