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甲酚

对甲酚

对甲酚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06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当代化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华奇杯”第十届全国橡胶助剂生产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等;对甲酚的相关文献由16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其忠、孙长江、侯成亮等。

对甲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21.8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1.14%

专利文献>

论文:606 占比:77.00%

总计:787篇

对甲酚—发文趋势图

对甲酚

-研究学者

  • 张其忠
  • 孙长江
  • 侯成亮
  • 石开丁
  • 郝宗贤
  • 伍家卫
  • 刘中民
  • 吕维华
  • 唐光斌
  • 张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德旺
    • 摘要: 本文以廉价的对伞花烃为原料,以氧气为氧化剂,先催化氧化得到对甲酚中间体,之后用氧气催化氧化对甲酚制备对羟基苯甲醛,是一条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新工艺路线.探讨了每步反应的影响因素,详细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找到了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
    • 刘楠; 王国英; 郭波; 岳秀萍; 程成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材料LaFe0.8Cu0.2O3,考查了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对甲酚的性能和活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LaFe0.8Cu0.2O3投加量为2.5 g/L、PMS浓度为5.0 mmol/L、不调节体系pH(pH=5.7)、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对甲酚溶液,对甲酚降解率可达88.8%.体系pH在3.0~9.0范围内,LaFe0.8Cu0.2O3均可高效活化PMS降解对甲酚.在该反应体系中,SO4?·和·OH均为活性组分,而SO4?·对对甲酚的降解作用更显著.Cu的掺杂使得Fe(Ⅱ)/Fe(Ⅲ)具有良好的循环效率从而促进PMS的活化.LaFe0.8Cu0.2O3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 迟泽源; 韩媛媛; 徐大鹏; 李青松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间/对甲酚的分离工艺及其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烃化法、萃取法及吸附分离法等物理、化学分离方法的原理、特点及优缺点.回顾了间/对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间/对甲酚的分离工艺进行展望和建议,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高效烃化催化剂及新型吸附剂的开发方面.
    • 杨旭; 张敏; 陈贵军; 程远志; 王星禄; 岳涛
    • 摘要: 采用草酸络合法分离对甲酚,其中草酸的用量为对甲酚摩尔量的1.2倍,1,2-二氯乙烷的用量为混甲酚质量的3倍,60°C下络合1.5 h,络合分离后再用无水乙酸钠对滤液进行再次络合分离,所得的混酚滤液采用草酸法进一步分离.该法用于对甲酚质量分数为30%~80%的对甲酚和间甲酚的混酚体系,可以得到纯度高于99%的对甲酚,且对甲酚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
    • 余少文; 王彩媚; 陈英
    •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间甲酚中有关物质的气相色谱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环糊精键合二甲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Agilent CP-ChirasilDex CB(25 m×0.25 mm×0.25 μm)气相色谱柱,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为60°C,以10°C·min-1升温至160°C,保持10 min),以FID为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流速1.0 mL· min-1,分流比为40:1,进样口温度250°C,检测器温度250°C;进样量1μL.结果:间甲酚、邻甲酚、对甲酚在5.0~10 000 μμg·mL-1(r≥0.999 9),甲苯1.87~468 μμ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甲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为1.7%.对甲酚、邻甲酚相对于间甲酚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03及0.97.12批间甲酚样品均未检出甲苯,邻甲酚、对甲酚、其他最大单个杂质及总杂质的含量范围在未检出~0.21%、0.2%~0.8%、0.01%~0.12%和0.3%~0.9%之间.结论:本方法可为间甲酚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
    • 佟凤伟; 王欣; 陈平
    • 摘要: 以对甲酚为原料,以不同硅铝物质的量比的HY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与叔丁醇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2?叔丁基对甲酚(2?TBC).以二甲苯为溶剂,考察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溶剂种类等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硅铝物质的量比为5.4的HY沸石为催化剂,n(叔丁醇)(对甲酚)=1.3,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在140°C下微波反应40 min,微波辐射加热时间只需油浴加热反应时间的1/8,而对甲酚转化率提高3倍左右,对甲酚转化率最高可达72.91%;目标产品2?TBC产率可达68.08%,选择性达到93.32%;副产物为醚化产物对甲基苯叔丁基醚(TBPE)和二烷基化产物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TBC).
    • 张立志; 余思彤; 袁欣; 王钰; 宋兆健; 包永明; 张旭旺
    • 摘要: 考察不同底物浓度 、pH及金属离子对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Z1(以下简写为Z1)降解邻甲酚与对甲酚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Z1可利用邻甲酚与对甲酚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36 h内能将25~75 mg/L邻甲酚 、25~200 mg/L对甲酚完全降解.(2)Z1可在pH为8.0时将50 mg/L邻甲酚或100 mg/L对甲酚快速降解.(3)Mg2+对Z1生长 、底物降解产生促进作用,Co2+、Ni2+、Cu2+等金属离子则具有抑制作用.(4)推断Z1能利用龙胆酸与儿茶酚途径降解邻甲酚,通过龙胆酸途径降解对甲酚.
    • 陆静波; 段金廒; 王颖异; 张森; 李建萍; 李成曦; 徐雪君; 彭印; 陈晨凯; 郭建明
    • 摘要: 黄葵四物方可通过减少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体内尿毒素分子硫酸对甲酚(p-cresyl sulfate,PCS)及其前体对甲酚(p-cresol,PC)的蓄积来延缓CKD进程.但黄葵四物方减少对甲酚蓄积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对甲酚在肠道菌群中的代谢途径为切入点,探究黄葵四物方对肠道菌群生成对甲酚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环节.采用5/6肾脏切除方法构建CKD模型大鼠,运用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肠道菌群丰度和结构,结果发现黄葵四物方并不是通过直接抑制肠道菌群丰度来降低对甲酚合成的.动物实验遵循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规定.进一步通过建立肠道细菌体外厌氧培养体系以及HPLC-UV-FLD分析方法评价黄葵四物方对肠道菌群合成对甲酚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 显示,黄葵四物方(4 000、400和40 μg·mL-1)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肠道菌群中对甲酚生成,其作用途径主要包括两条:其一,黄葵四物方促使酪氨酸代谢过程中氧化途径向还原途径转化,导致氧化途径代谢产物所占百分比由82.83%降至38.87%,还原途径代谢产物所占百分比由17.17%升至61.13%,最终导致氧化途径中对甲酚的生成显著减少.其二,黄葵四物方对生成对甲酚的氧化途径还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直接抑制对羟基苯乙酸分解生成对甲酚,抑制率高达90.01%.本研究提示黄葵四物方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中尿毒素代谢通路,多环节抑制肠道菌群中尿毒素前体生成,缓解尿毒素蓄积症状而延缓CKD进程.
    • 赵琴; 莫湘桂; 谭垦
    • 摘要: 由于有毒蜜对消费者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如何高效鉴别有毒蜜成为当下的主要问题.为了实现对云南地区雷公藤有毒蜜的快速鉴别,本研究收集了云南姚安和哀牢山的雷公藤蜂蜜样品及云南地区常见的7种单花蜜样品,采用HS-SPME-GC-MS的方法对所收集蜂蜜样品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雷公藤有毒蜜中存在一种高毒物质——对甲酚,其含量为0.005~0.11 mg/kg,此外在其他7种常见蜂蜜中仅在枣花蜜中发现了该成分,且含量较低为0.0017mg/kg.
    • 庞海舰; 张任熙; 黄永东; 陈彩玲
    • 摘要: 本文综述了以双环戊二烯、对甲苯酚和异丁烯为原料生成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剂CPD-650的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典型工艺路线.对其应用领域及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剂的未来的应用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