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地观测

对地观测

对地观测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77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4篇、会议论文74篇、专利文献18554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遥感信息、科学新闻、国防科技工业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2014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等;对地观测的相关文献由115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华东、刘广、胡笑旋等。

对地观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4 占比:2.23%

会议论文>

论文:74 占比:0.39%

专利文献>

论文:18554 占比:97.39%

总计:19052篇

对地观测—发文趋势图

对地观测

-研究学者

  • 郭华东
  • 刘广
  • 胡笑旋
  • 马华伟
  • 夏维
  • 陈能成
  • 靳鹏
  • 罗贺
  • 胡以华
  • 舒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范唯唯
    • 摘要: ESA网站近日报道,ESA对地观测计划执行主任Toni Tolker-Nielsen与丹麦GomSpace公司首席执行官Niels Buus签署了价值2400万欧元的Cube-MAP"侦察兵"任务(Scout missions)合同,卫星计划于2024年发射。
    • 李进; 陈祖刚; 李国庆
    • 摘要: 【目的】对地观测领域仅共享科学数据还不能为用户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还需要实现面向问题或者应用提供知识共享支持,对地观测知识枢纽的建立能有效支持共享对地观测领域的知识要素,促进对地观测知识(特别是模型、算法表达的隐性知识)的重用,提升应用对地观测知识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文献范围】本文通过文献调查,获取了知识枢纽以及对地观测领域知识枢纽的主要文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对地观测知识枢纽的概念内涵、实现技术和方法。【结果】总结了对地观测知识枢纽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功能,归纳了对地观测知识枢纽的实现方法,展望了对对地观测知识枢纽的应用。【局限】由于目前尚无公开可用的对地知识枢纽系统,可能对目前知识枢纽的具体实现技术表述不全。【结论】对地观测知识枢纽是对地观测数据共享的发展新趋势,能有效促进对地观测知识重用,将成为未来对地观测领域广泛应用的知识共享基础设施。
    • 摘要: 航天工业,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实力的象征和体现,是提升国防安全的伟大事业。近年来,中国航天先后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无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多项工程任务,实现了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能力的重大突破。
    • 高轶; 罗啸; 马红梅; 孙协昌; 杨德运; 于薇
    • 摘要: 对地观测卫星应用是一种典型的规模庞大、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体系,为实现对地观测卫星“用好”“好用”的战略目标,通过借鉴平行系统、数字孪生科学理念,构建了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等效仿真系统架构。首先介绍了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等效仿真系统架构,结合实际卫星应用业务应用场景和工程研制需求,对系统的相关支撑技术的运作原理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该系统在工程实施案例中的应用,表明本研究有利于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
    • 郭梦媞
    • 摘要: 一、2021年太空经济发展状况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了《太空经济报告2021》(Space Economy Report 2021),通过制造与发射、地面、卫星通信、对地观测(环境、气象观测等)和卫星导航五大关键指标勾勒了太空经济的价值链。2021年全球太空经济总额为3700亿美元,这个数字既包括公共部门也包括私营部门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商业航天(75%)占据太空经济的主导,政府主导的民用以及军用各占8%,如图1所示。
    • 晓曲
    • 摘要: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B两颗卫星分别于2022年1月26日和2022年2月27日成功发射。双星实现在轨组网,构建全球首个用于地表形变干涉测量应用的L波段双星星座。陆地探测一号为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系统,由设计参数相同的两颗L波段SAR卫星组成。卫星采用了长寿命、高可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大于30%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片,并首次采用国产化锗衬底。每颗卫星质量约3.2t,SAR天线总面积超过33m2,是目前国内在轨口径最大的SAR卫星。卫星运行于607km高度的准太阳同步轨道,搭载了先进的L波段多极化多通道SAR载荷,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模式对地观测能力。具备多种成像模式,最高分辨率3m,最大观测幅宽400km。
    • 摘要: 美国授出0.1m光学卫星图像销售许可,2021年12月14日,美国对地观测初创公司—反照率(Albedo)获得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关于销售0.1m分辨率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图像的许可。Albedo公司计划在极低地球轨道上运行一组卫星,系统全色分辨率0.1m,热红外分辨率4m,达到目前全球市场上最高技术水平。美国商务部于2020年发布了最新版商业遥感规则,Albedo公司所属的第三层专门针对全球新能力或最高技术水平的卫星系统,采集图像限制最多。
    • 刘韬
    • 摘要: 在历经多次延期后,美国“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于2021年12月25日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由阿里安-5(Ariane-5)运载火箭发射。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点、全力推进的重大项目,JWST将掀开新一代大口径光学成像系统应用的序幕,其采用的分块可展开成像技术具有理念创新、技术先进、观测效能大幅提升等特点,有望带动天基大口径成像技术的跨越发展。虽然该系统当前还仅用于天文观测,但该技术在高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大区域侦察监视、动目标探测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预示着美国掌握新一代的先进天基成像观测能力。
    • 摘要: 2021年,星网集团成立,助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多颗遥感卫星交付,提高对地观测能力。《卫星应用》编辑部聚焦全年卫星应用取得的重大成果,组织评选了2021年中国卫星应用十大事件。
    • 张吉栋; 李向月; 平劲松
    • 摘要: 针对月球南极的月基平台选址问题,选取表面光照、对地观测条件和坡度作为主要参考因素,评估月表太阳能及热环境条件、科学数据获取能力及构建难度;基于地形数据和日、地、月三者的轨道数据建立的月面光照及月基对地观测一体化几何模型对7个重点区域(M1~M7)开展研究,将光照率大于80%且对地观测率大于30%的月面位置作为月基平台初选区,分析其坡度条件并开展分级评价。研究结果:结合各初选区特点最终推荐了3个优选级较高的月面区域作为选址区,分别位于德·杰拉许(De Gerlache)撞击坑东部边缘(M1内),斯维德鲁普(Sverdrup)撞击坑与沙克尔顿(Shackleton)撞击坑之间的山顶处(M4内),以及Shackleton撞击坑与斯莱特(Slater)撞击坑之间的山顶处(M7内)。该研究可为后续的月球南极探测任务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