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CC
VLCC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44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贸易经济、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船舶物资与市场、广东造船、世界海运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等;VLCC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孔凡华、丁力、刘颖等。
VLCC
-研究学者
- 孔凡华
- 丁力
- 刘颖
- 汪叶
- 王静
- 冰瑶
- 刘颖(译)1
- 马宁(编译)
- 龚月明
- 刘颖(编译)1
- 史婧力(编译)
- 娜日萨
- 孙凡华
- 张向辉
- 张德兴
- 程天柱
- 金咸定
- 钟秋
- 靖珉
- 高志龙
- 丁惊雷
- 万红
- 伍丹
- 刘小冬
- 刘建峰
- 刘颖(译)
- 刘颖(编译)
- 刘颖(译)
- 卢金树
- 叶红玲
- 吴思莹
- 周建华
- 周旭
- 庞士明
- 张博
- 张星
- 彭常青
- 徐菊英
- 徐鸿志
- 无2
- 曲志庆
- 朱发新
- 李博洋
- 李源
- 李玉乐
- 杜恺
- 林正锦(编译)
- 林莉
- 沈虹
- 沈闻孙
-
-
-
-
摘要:
2022年2月2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独立审图和建造检验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功交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志忠,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文,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永强,CCS大连分社党委书记杨光等出席交船仪式。“远瑞洋”轮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船舶设计总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采用LNG为主燃料,配备LNG双燃料主机、发电机、锅炉,入CCS单一船级,授予Natural Gas Fuel、智能能效i-Ship(E)、绿色船舶Green Ship I、氮氧化物排放控制NEC(III)等附加标志。
-
-
航辑
-
-
摘要:
2022年2月28日,中远海运能源正式接入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轮(VLCC)“远瑞洋”轮。该轮的交付标志着中远海运在大型油轮的绿色、环保和节能技术应用中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对大型船舶节能减排,以及航运业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落地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
-
刘艳军;
柴志文
-
-
摘要:
重载VLCC具有满载排水量大,对拖轮力、风压力作用不敏感等特点。为指导驾引人员顺利操纵VLCC靠泊,基于船舶横向运动规律,根据VLCC的横向入泊距离、靠岸速度及辅助拖轮所能提供的推力对VLCC的变速性能做出评估,归纳出控制船舶靠泊速度的两种实用模式。靠泊实践表明,本文归纳的两种操纵模式安全可靠,既适用于VLCC又适用于其他超大型船舶。
-
-
李子强;
施传鸿;
汪益兵;
谢广伟
-
-
摘要:
岙山作业区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及原油、成品油中转储运基地,各类油品船及超大型油轮VLCC靠离泊及装卸作业频繁,安全风险较高。本文从水上应急管理、节能增效,提升港口作业服务水平等角度分析建设VLCC应急临时锚位的必要性,以及从政策方面、通航因素、水深底质等方面分析了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选址建议。
-
-
-
徐广宏;
滕浩;
金永发
-
-
摘要:
VLCC引航操纵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尤其是在日照港岚山港区,潮流急,通航密度大,渔船碍航严重,使得VLCC从锚地到泊位的引航操纵都充满了风险。本文将结合VLCC的操纵特性和岚山港区的潮流特点,以M.T“EAGLE VERONA”靠泊为例,探讨大型油船靠泊日照港实华油7泊位引航操纵。
-
-
-
-
摘要:
2022年8月4日,中国船级社(CCS)首次向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连船舶重工”)、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能源”)分别颁发了超大型油轮(VLCC)和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安装碳捕捉和储存系统的设计原理性认可(AIP)证书。本次发布的两个船型是大连船舶重工和中远海运能源为应对航运界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联合CCS共同进行的船上应用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系统。
-
-
-
-
摘要:
2022年9月24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全球首艘双翼动力风帆VLCC“新伊敦”轮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顺利命名交付。“新伊敦”轮是大船集团为招商轮船建造的配备第二代风帆装置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超大型原油船,入CCS单一船级。该船较上一代风帆船型更注重船舶的营运性能优化,风帆装置的操作与控制,降低船舶的营运燃油消耗,增强船舶风浪中航行性能.
-
-
张强
-
-
摘要:
如何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来达到“2025年及以后建成的船舶EEDI比IMO基线降低30%以上”这一EEDI第3阶段(EEDI PhaseⅢ)要求,甚至更高阶段的EEDI要求,是船舶工业必须要解决现实而重大的课题。业界从航速优化、型线优化、机桨匹配、节能装置等多方面改进设计,使得EEDI值和船舶能耗不断降低。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另一个趋势,就是常规的船舶设计技术和手段的节能潜力正在逐步减小,很多船型要满足EEDI第3阶段指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必须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和新的提高船舶设计能效的替代方法。
-
-
冰瑶
-
-
摘要:
2020年12月,油轮市场各船型走势继续分化。OPEC+将于明年初放松限产的消息支撑VLCC运价小幅爬升,但油轮市场主流趋势仍被新冠疫情主导,欧洲各国重启“封城令”成为运输需求萎缩的征兆。浮舱运力占现有船队比例从5月的12%下降至6%,进一步限制了VLCC运价的上涨幅度。中小船型市场受美国炼厂开工率下降、出口量出现自2019年8月以来首次下滑的影响,运价震荡下行,其中阿芙拉型油轮TCE在12月下旬触及2020年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