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发展

家庭发展

家庭发展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281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政府法制、中国妇运、黄河.黄土.黄种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人口学会2013年年会、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会 、第三届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等;家庭发展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冉慕全、万蕙、冯林等。

家庭发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2281 占比:99.12%

总计:22478篇

家庭发展—发文趋势图

家庭发展

-研究学者

  • 冉慕全
  • 万蕙
  • 冯林
  • 刘宁
  • 周苗
  • 姚红
  • 康姗迟
  • 廖石安
  • 王海桐
  • 王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琳
    • 摘要: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进城以及实现社会流动成为农民家庭的发展目标,如何应对家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压力已成为当前多数农民家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一种代际支持模式,中西部普通农业型村庄普遍存在的“两栖”老人现象是家庭为应对发展压力而作出的策略性选择,其以家庭目标转型为前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通过城乡流动缓解家庭内在压力。城乡融合是隐含于“两栖”老人中的新型城乡关系,其以“城乡两栖”作为表现形式,构筑起促进农民家庭发展的城乡保护体系,城乡融合已成为理解新时期农民家庭发展实践不容忽视的总体性背景。在此前提下,国家应当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释放城镇与农村在农民家庭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保障性功能。
    • 梁海艳
    • 摘要: 利用“中国家庭生育决策机制调查”相关数据,结合个案访谈资料,对中国家庭代际权力分配及其位移轨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家庭权力代际位移轨迹在纵向下移过程中出现了回升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以来,亲权型家庭的占比有所增加,子权型家庭的占比略微下降,家庭权力的代际位移轨迹发生了变化。家庭权力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了性别均衡化趋势,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在家庭中更有实权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代际支持对家庭权力的代际分配具有显著影响,夫妻双方父母分担子代家庭的家务劳动、帮忙子代照顾孩子以及对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不仅可以提升亲代的家庭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其子女的家庭地位,代际支持对家庭权力的影响具有代际叠加效应。
    • 陈景亮; 潘小焮; 张冬
    • 摘要: 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以W村为研究个案,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基于“空间变换”与“农村家庭”的交叠过程,探讨农村家庭的发展。研究发现:当代农村家庭生计的空间穿梭、家庭居住的空间镶嵌,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空间效仿等实践是农村家庭“离乡不离农”的“城乡之间”发展新方式。在空间表象为农村家庭与城市互融互嵌、不分物质、不分精神的共同富裕需求。但城乡现实情境的差异,农村家庭仍表现出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的不自信,呈现出农村社会人伦与位育日渐式微的表征性空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建设“零价差”的社会政策空间,再塑村落自信的农村家庭发展外部空间,重构个体自主的农村家庭发展内部空间,据此建构回应家庭发展内生需求的城乡二元物理空间及其一元社会服务空间。
    • 冯林
    • 摘要: 运用边沁功利主义理论,对母亲文化建构与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社会化回顾和法理性探讨,探究其法律演进、人权保障与提升母亲文化建构效用的关系。梳理中国宪法70年来形塑母亲完成家庭发展任务的方式,发现这些任务迫使她们在不同时期的法律授权和公权力要求之间进行不同协调。通过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影响母亲文化建构的自由、财富、安全、反抗压迫四个指标,发现新中国母亲文化建构效用呈显“V”型曲线变化。母亲的环境适应能力与以法律保障人权同等重要。而提高母亲文化构建效用、保障优质培育下一代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落实宪法,促进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创造幸福、利益、满足和善,减少痛苦、损害、灾祸。与此同时,需要建构母亲的能力方法。
    • 殷晶晶; 班涛
    • 摘要: 从村庄所属的空间区位来看,可将村庄分为城郊村与远郊村两种基本类型.基于在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发现,两种类型村庄的年轻人离婚现象在婚姻存续时间与离婚提出主体上具有相似性,即婚姻存续时间都偏短以及由女性提出居多,然而在离婚的主要类型以及所产生的后果上却有着差异.城郊村年轻人离婚的主要类型偏重于生活摩擦型,而远郊村偏重于经济贫乏型,在离婚后果上,城郊村没有产生像远郊村那样的底层弱势累积效应.对农村年轻人离婚空间分布特征问题的阐释主要运用市场区位这一研究视角,城郊村与远郊村年轻人离婚的主要类型与后果上的不同与其所处的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婚姻市场在内的市场区位条件紧密相关.不同的市场区位条件意味着个体在市场中拥有的资源体量与习得的观念有差异,这使得女性获取地位的途径与主导性程度有差异,进而对女性为何提出离婚并造成何种后果进行形塑.市场区位视角有助于深化对农村年轻人离婚现象的整体认识以及思考女性地位与家庭发展的关系,进而探讨家庭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问题.
    • 王旭清
    • 摘要: 新生代农民的家庭发展转型是一个通过变革生计方式、进行家庭政治来经营孩子、资产和感情的过程.除了父代责任,子代如何经营也是影响家庭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当前家庭的主导性力量,新生代农民以投资本位还是以生活本位来经营家庭,形塑了资本转化和消费升级两种不同的家庭经营模式.在子代经营模式和父代能力的影响下,代际合力出现了配合型、自立型、替代型和失能型四种类型,分别对应城市融入、代际接力、隐性贫困和弱势累积四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甚至出现家庭发展的两极分化.子代经营模式的引入,能够帮助理解当前新生代农民家庭发展的多元性、差异性以及不稳定性,进一步丰富已有研究.
    • 卢钇名
    • 摘要: 农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就近半城市化的现象.通过建立行动者分析框架,从行动背景、情景、策略、结果这四个方面分析农民城市化的动机及结果.农村家庭的就近半城市化行为是在城乡二元体制松动和地区人员流动的背景下进行的,农村的资源匮乏,尤其是公共资源的匮乏是农村家庭选择城市化的主要原因,而经济能力的限制和家庭资源的调动能力则是农村家庭选择就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为了适应城市的生活,农村家庭会发展出自身的内在动力.
    • 冯林
    • 摘要: 运用边沁功利主义理论,对母亲文化建构与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社会化回顾和法理性探讨,探究其法律演进、人权保障与提升母亲文化建构效用的关系.梳理中国宪法70年来形塑母亲完成家庭发展任务的方式,发现这些任务迫使她们在不同时期的法律授权和公权力要求之间进行不同协调.通过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影响母亲文化建构的自由、财富、安全、反抗压迫四个指标,发现新中国母亲文化建构效用呈显"V"型曲线变化.母亲的环境适应能力与以法律保障人权同等重要.而提高母亲文化构建效用、保障优质培育下一代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落实宪法,促进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创造幸福、利益、满足和善,减少痛苦、损害、灾祸.与此同时,需要建构母亲的能力方法.
    • 王晓红
    • 摘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研究了家庭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原始社会历史变革的真相。家庭形式的演变随着时代变化从以自然条件到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由低级到高级能动进化。家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家庭对社会制度有制约作用。家庭也受社会关系,尤其是所有制关系的影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家庭理论发展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当代仍有重要的意义。
    • 李红娟
    • 摘要: 文章选取中国慈善信息平台公布的182条慈善项目信息对社会组织服务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服务流动人口家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着服务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的社会组织相对较少、服务对象与服务领域聚集、服务层次低及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因此,应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机制,充分重视并发挥社会组织对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的促进作用。社会组织应关注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分化与差异,把握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同时,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与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