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5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美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07篇;相关期刊335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理论导刊、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等;审美需要的相关文献由46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伯飞、李林、周海宏等。

审美需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6 占比:24.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407 占比:75.48%

总计:1864篇

审美需要—发文趋势图

审美需要

-研究学者

  • 赵伯飞
  • 李林
  • 周海宏
  • 杨恩寰
  • 王珂
  • 于乃昌
  • 任小敏
  • 但昭立
  • 吴家荣
  • 喻晓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董运生; 丁婷
    • 摘要: 《感情的野马》是臧克家1943年创作的一首讲述抗战时期青年抱吟、文曼魂爱情故事的叙事体长诗。作者在写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爱情经历和体会,该诗的写作可视为一种书写表达。作者通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治疗了心理创伤,实现了审美需要的满足。文曼魂对抗战工作的执着与负责不仅教育了抱吟,也让作者和读者对时代使命与个人担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 梁启明
    • 摘要: 艺术品是艺术家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艺术市场,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是,它也具备普通商品的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同的是,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上,它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为目的的。因此,艺术品的使用价值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极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提到价格,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在购物过程中,一件产品的经济价值。
    • 上官云雪
    • 摘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历经岁月的洗礼与内心风景的变迁,罗道全先生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山水画就是人心的风景,不追求怪异突新,以刚劲多变的线条和浓淡相宜变化多端的墨色实现"雅俗共赏"的山水境界,满足更多人内心的审美需要。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我;明月装饰了我的窗,我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象征意味的诗让人浮想联翩,诗中有画,画里有诗,意味深长……中国的山水画就是一幅幅意象丰富、意境清旷或旖旎的诗。
    • 孙海燕
    • 摘要: 本文从神经美学的实验启示来探究教科书为什么应该设计得美.由于人观看美的事物时可以激活大脑相应区域,在秩序美和道德美的体验中同样的脑区也会被激活,从而使人获得奖赏感、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且,人类天生就具有"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教科书作为视觉设计品和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应该设计得具有美感并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便辅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发现自我.这也正是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年前倡导的"美育"对于教育的意义所在.
    • 吴卓
    • 摘要: 雕塑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形式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雕塑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雕塑艺术风格与现代雕塑艺术风格互相结合,使得雕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得到很大提升。在雕塑艺术表现中,疏简风格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提高雕塑造型审美价值,满足人们对于雕塑的现代化审美需要。因此,文章将对疏简风格在雕塑造型艺术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雕塑造型艺术文化内涵发展,以提高疏简风格艺术表现力。
    • 孙海燕
    • 摘要: 本文从神经美学的实验启示来探究教科书为什么应该设计得美。由于人观看美的事物时可以激活大脑相应区域,在秩序美和道德美的体验中同样的脑区也会被激活,从而使人获得奖赏感、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且,人类天生就具有“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教科书作为视觉设计品和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应该设计得具有美感并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便辅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发现自我。这也正是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年前倡导的“美育”对于教育的意义所在。
    • 张弛; 薛倩琳
    • 摘要: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人”的新式教育思想,旨在广义的陶冶修养而不在于技艺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交融,人们对于美育的呼声又重新激发我们对于美育实施方式的审视。本期教科书与基础设计美育专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设计教育家、教材设计总监、设计教育课程研发人员、实验性美育教材编写者、设计专业教师--从多维度探讨艺术设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教材作为教育最核心的教学工具,其重要性与其承载的责任意味着编写和出版过程都需要经过审慎与系统的考量、打磨。《中国艺术》杂志特别策划本期专题,从中小学美术教材的设计到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许平批判性地对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真实需求给予了评价。吕敬人和他的设计团队在过去十年针对统编教材进行整体设计,这也是反思未来教材的设计之路该如何前行的过程。孙海燕从神经美学的角度提出教科书设计之美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认为美的教科书符合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需要与审美需要。教材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传播的有效性,设计思维的养成会双向地影响师生的知识生产方式。实践者李从容和王沁雪分别从中小学设计课程的开发和乡村美育课本的设计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所需要的设计思维如何培养,即不只在于书本教材,还在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的创新。虽然目前设计还未以独立学科的身份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但设计的思维和美学早已渗透在书本中、课堂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与学。感谢王馨月博士对本专题的学术支持。
    • 武晓庆; 王艳云
    • 摘要: 在当今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视觉信息传达已逐渐成为设计的重要体现,其中人性化设计已成为当今设计的重要话题.但近年来,"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工业造型设计"等大量涌现,为人性化设计增添异彩.而笔者认为,书籍装帧设计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所以也应当提倡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现如今,读者作为消费主体,他们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书籍实用功能可以告之他们信息的满足感,还要求书籍设计让读者的审美情趣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书籍装帧设计为突破点,侧重于对人性化书籍设计的理解、人性化书籍设计的要求、人性化书籍设计的具体应用,以达到人性化书籍设计的必要性的目的.本文首先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书籍设计,然后分别从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方面入手,来探索书本与读者两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还要通过人性化书籍设计来建构中国书籍设计语言体系,旨在为人性化的书籍设计提供参考.
    • 马文娟
    • 摘要: 文化底蕴代表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是个人或群体秉持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也是个人或群体的学识修养和精神修养。幼儿人文底蕴是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受和表达能力。美术欣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幼儿的精神境界。
    • 高洁
    • 摘要: 对于傩狮舞来说题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能够反映古代某一阶段的社会生活现象。舞蹈题材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经过舞蹈的编排、加工、完善,形成独特的风格,能够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英雄人物展现出来。通过对傩狮舞的表演者进行采访可以得知,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态,有助于帮助人们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本论文深入到民间艺术傩狮舞中去,主要的目的是研究民间艺术傩狮舞中人们的审美特征以及对其进行传承发展有效的方式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