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实验艺术

实验艺术

实验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绘画、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124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美术、美术学报、中国美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等;实验艺术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博一、吕胜中、和丽斌等。

实验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1241 占比:99.83%

总计:131460篇

实验艺术—发文趋势图

实验艺术

-研究学者

  • 冯博一
  • 吕胜中
  • 和丽斌
  • 屈波
  • 朱平
  • 李存
  • 李巍
  • 杨思杰
  • 武军
  • 熊言钧

实验艺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封华; 郭浩原
    • 摘要: 实验艺术是一种带有探索性质的艺术实践活动,以观念为主导,折射出艺术本体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强关联性,引起公众的思考与共鸣。作为创作方法和理念探索的实验艺术,提倡独立观察与反思,其实验性特征与多样化媒介形态为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和设计人才培养与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交叉渗透,使得新观念、新形式、新材料进行理论及方法论上的借鉴融合,成为激发设计思维与开辟未来形态创新的自然选择。
    • 熊宇
    • 摘要: 跨界、融合,近年来几乎成了各行各业的热词,单一的专业背景和创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今天艺术的多元发展,就大学美术馆的展览策划来说,策展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工作,是观念的创造、知识的生产。这使得大学美术馆的策展研究带有明显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性质。较传统美术馆而言大学美术馆在学术上更承担了学术研究与探索的职责,通过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的策划搭建艺术家与不同领域学者的交流与讨论平台,通过平台的设置来为深入的艺术研究创造条件,通过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实践推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成为跨学科视野下大学美术馆策展工作的重点。该文则从“多元与融合”“持续性与实验性”“框架与边界”等角度切入四川大学美术馆系列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探讨大学美术馆在跨学科视野下的策展实践。
    • 黄敏
    • 摘要: 19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与中国社会的紧密互动,不仅直接塑造了实验艺术的外部语境和内容,也深刻影响了实验艺术内在的形式与机制.实验艺术对现实主义的反叛、对现成物的使用乃至对"物性"的颠覆,并非是对西方波普艺术、现成品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的简单模仿,而是将艺术家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以不同的方式内化为讲述中国问题的本土立场.同时,社会介入带来对审美机制的不同诉求,在"反艺术""反美学"的标签下,实验艺术从传统的独白式观看转向主体间性的情境现场,从独立、自足、纯净的视觉感受转向开放混合、意义交织的复杂体验.然而,由于缺乏社会影响力,实验艺术在观看机制上对"现场性"的追求实际上处于缺席状态,并最终成为一种"档案化"的观看.
    • 王蓓蕾
    • 摘要: 在实验艺术的学科体制下,生态艺术在努力拓展疆界以建构新的艺术方向,这对当下的艺术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从生态主题表达、生态原则内化、生态媒介转换、艺术体制与观念拓展几个方面,强调生态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态如何实现生态主题向生态媒介的转换同时厘清生态艺术概念,推动生态艺术的本体性建构。
    • 武军
    • 摘要: 当代实验艺术打破人们的传统审美倾向,让人们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觉和生活体验,并进一步引发深入的思考与反省。实验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对艺术创作方法和理念的探索。解构与反思作为实验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基本理念,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艺术将为中国未来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家开拓意识的养成,探索出新的方向与路径。
    • 董洋洋; 韩妤
    • 摘要: 为了永寿土布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永寿土布传统语言转换设计,添加新型的综合性材料模式,借鉴国内外织锦的先进技术及理念,结合永寿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有效优化资源结构.实现永寿土布传统语言转换设计的新面貌.该设计实践发挥当地优势,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助力脱贫攻坚,保护永寿土布的传承与发展.
    • 何卫平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文化割裂的中国艺术界,出现了向西方现代主义借力的新潮美术运动和续接传统本原文化的民间美术热并行的文化现象。吕胜中是游离于新潮美术和民间美术之间的"两栖人",并在两者之间摸索出颇具案例价值的艺术创作路径和实验艺术教育理念。吕胜中以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实践所构筑的个人经验,为传统民间美术的突围给出了注脚,也为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总结出一种路径,印证了民间美术的"生命体征"与当代艺术的民族立场。
    • 杨锴
    •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自身学习经验,体悟当代中国涂抹绘画的发展路径,旨在归纳总结笔者进行“涂抹”创作的历程,进而探究中国当代语境中“涂抹”绘画存在的意义,以及这一绘画概念通往新绘画模式、形成新绘画路径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涂抹”概念是从“涂鸦”中抽离而出,“涂抹”在抽象绘画史上的演变过程,可以将其总结为“热涂鸦—冷涂鸦—涂抹”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思路,进一步阐释“涂抹”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发展路径。
    • 武军
    • 摘要: 当代实验艺术打破人们的传统审美倾向,让人们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觉和生活体验,并进一步引发深入的思考与反省.实验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对艺术创作方法和理念的探索.解构与反思作为实验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基本理念,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艺术将为中国未来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家开拓意识的养成,探索出新的方向与路径.
    • 王林; 谭平; 魏东; 邱志杰; 朱青生; 焦兴涛
    • 摘要: 2020年12月5日,“2020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年会暨四川美术学院生态艺术季专题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承办。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在论坛的“实验艺术与艺术的实验性”版块中,与会专家就实验艺术的学科建设和创作教学展开了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