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宗教观

宗教观

宗教观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956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政治、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22篇;相关期刊612种,包括中国宗教、科学与无神论、当代青年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科学与艺术研讨会、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国际儒学论坛·2009等;宗教观的相关文献由967位作者贡献,包括加润国、宋惠艳、朱英等。

宗教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0 占比:21.2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522 占比:78.65%

总计:4478篇

宗教观—发文趋势图

宗教观

-研究学者

  • 加润国
  • 宋惠艳
  • 朱英
  • 李成龙
  • 王肖燕
  • 赵政
  • 魏义霞
  • 龚学增
  • 于祺明
  • 何虎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星; 伏飞雄
    • 摘要: 好的翻译,是一种为原作赋予新的生命力的再创作,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获得读原作一般的理解和感受。梭罗的诗朴质而有诗性,且融合了他独特的精神境界,想要翻译好尤其艰难。能否准确表达原诗的意思、符合作者思想、“更像诗”,应是诗歌翻译的三项基本标准。以此对比徐迟、潘庆舲和许崇信、林本椿对梭罗《湖泊》一诗的翻译,可发现徐迟的翻译更能呈现原诗表达的意思、梭罗独特的宗教意识、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态度,其翻译表达更“像诗”,诗风更符合原诗质朴的特点。当译者读懂梭罗,身临其境,才能准确翻译他的诗。
    • 戢广南
    • 摘要: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印发,为全国大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系到全国亿万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一重大课题,意义非同小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导向。一是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注重加强共同性教育,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 菅康康; 赵繁
    • 摘要: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其宗教观既影响自身发展,又关乎国家未来。在分析大学生信教人数增加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特点,围绕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尊重和分类引导信教学生、提升“两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摘要: 由张庆民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新考》(项目编号:15ZDA35)于2016年3月立项,2022年4月顺利批准结项。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历史观、宗教观为指导,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深入研究。课题主要采考据学方法,依据文献载述及新发现资料,探讨宗教信仰观念如何衍生出志怪小说,考察现实政治与志怪小说之关联,探究思想界哲学论争与志怪小说撰述之关系,在理论层面丰富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认识。
    • 潇潇
    • 摘要: 耶稣会士基歇尔的《中国图说》不仅向欧洲集中展示了耶稣会汉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而且颇为典型地反映出17世纪欧洲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复杂的学术背景与研究兴趣,具有早期汉学误释型知识的典范特征。深入考察该知识范型,不仅可以还原近代欧洲思想文化变迁与欧洲本土汉学研究间的密切关联,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汉学影响史和西方世界中国观的形成与演变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 潇潇
    • 摘要: 耶稣会士基歇尔的《中国图说》不仅向欧洲集中展示了耶稣会汉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而且颇为典型地反映出17世纪欧洲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复杂的学术背景与研究兴趣,具有早期汉学误释型知识的典范特征.深入考察该知识范型,不仅可以还原近代欧洲思想文化变迁与欧洲本土汉学研究间的密切关联,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汉学影响史和西方世界中国观的形成与演变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 张祝平
    • 摘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关系深嵌于国家政治与民族关系之中.如何看待宗教以及如何处理与宗教的关系,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因应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奋斗目标及实现道路的愈加清晰坚定、不懈追求,其宗教观亦在不断碰撞、胶着和反复中渐趋成熟自信,体现出了突出的问题意识、实践导向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化特色和内在创造性转化特征,内含着中国革命与政治、社会变迁与发展以及民主与民生的深层逻辑.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论断,集中彰显了中国宗教的文化主体性.回溯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百年演进,有经验亦有教训,立足新时代民族复兴新使命,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既历史、文化地看宗教,又实践、立体、辩证地看宗教,更世界、政治、发展地看宗教;既保持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支持宗教加速推进自我革新,朝着更加人本、更加开放、更加精准的方向推进“宗教之治”及其在“中国之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 阿依帕夏·加帕尔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 徐宁; 张嘉欣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揭示的是颠倒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肯定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力量的客观影响和现实作用。既认可宗教对社会稳定有粘合剂的作用,也承认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的破坏力。因此,在深刻剖析宗教利弊的基础上,需要加强高校反邪教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宗教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消除迷惑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消极作用,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邹艳辉
    • 摘要: 国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直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状,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现实困扰,涉及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来自这些方面的压力可能导致大学生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里安慰.近期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交锋激烈,国际形势风诡云谲,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样的现实环境很有可能给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以可趁之机,那么做好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在后疫情时代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