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宏观经济效应

宏观经济效应

宏观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4483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贵州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中国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学术会议、第十六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2011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管理学术会议(WBM2011)等;宏观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利锋、李言、夏子沛等。

宏观经济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483 占比:99.61%

总计:44655篇

宏观经济效应—发文趋势图

宏观经济效应

-研究学者

  • 陈利锋
  • 李言
  • 夏子沛
  • 张凯鑫
  • 许雄奇
  • 万光彩
  • 刘传哲
  • 刘方
  • 刘晓欣
  • 吕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利锋; 张凯鑫; 林柳琳
    • 摘要: 就业歧视在各国经济实践中普遍存在,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歧视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较少关注其对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是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就业歧视可能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改变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现实经济中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众多,其中就业机会歧视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即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主观认定雇用某一类型劳动力将产生额外成本,导致企业对该类劳动力的雇佣量少于最优雇用量,进而使社会就业总量减少。基于此,本文构建无就业歧视和存在就业歧视两种情形下的两主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TANK—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二阶矩匹配法等考察就业歧视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货币政策当局执行何种货币政策(标准泰勒规则、就业扩展型泰勒规则、盯住平均通胀型货币政策),无论是否存在就业歧视,扩张性货币政策均会促进产出、消费、投资、就业、物质资本租金率和整体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增长;与无就业歧视的情形相比,存在就业歧视情形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就业的促进作用变小,而对物价上涨(通胀)的促进作用变大,即就业歧视会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并强化其消极效应;就业歧视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实施后产出和就业的持续性、提高通胀的持续性,同时也会扩大产出、就业和通胀的波动性。总体上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在就业扩展型泰勒规则下最强,且就业歧视的负面影响最小,因而选择就业扩展型泰勒规则可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促进效应在盯住平均通胀型货币政策下最强,且就业歧视的负面影响最小,因而选择盯住平均通胀型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实现促进产出增长的目标。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一是从经济政策有效性角度探讨就业歧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二是构建TANK—DSGE模型考察就业歧视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三是从提高政策有效性角度为不同宏观经济目标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揭示了就业歧视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减轻就业歧视不仅有助于就业和收入公平,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因而需要构建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不断减少各种就业歧视。
    • 陈利锋; 张凯鑫
    • 摘要: 基于包含私人部门与中央银行行为的动态结构化模型,采用动态分析与福利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考察了以平均通胀为盯住目标的货币政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而回答货币政策盯住目标是否应该选择盯住平均通胀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相比通胀目标制,盯住平均通胀的货币政策实现了福利的改进;(2)货币政策当局对即期通胀越敏感,社会福利水平越低;(3)相比通胀目标制,盯住平均通胀的货币政策下,最优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对平均通胀的稳定作用相对较好。基于结论稳健性考虑,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存在产出呆滞特征时以平均通胀为盯住目标的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同样表明,无论是基于福利水平考虑,还是对产出的影响和对平均通胀的稳定作用考虑,盯住平均通胀的货币政策优于通胀目标制。
    • 田金方; 李慧萍; 张伟; 薛瑞
    • 摘要: 厘清数字经济产业驱动传统产业发展的“红利”效用,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研究议题。基于国家统计局2021年6月发布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标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利用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样本数据,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测度数字经济产业在连接、平衡和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从产业关联效应来看,数字经济产业的内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数字经济产业是促进经济“内循环”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对下游产业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的拉动,属于要素驱动型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数字经济产业最为密切,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从宏观经济效应来看,数字经济产业的产出效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释放,但与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一旦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数字经济红利向外辐射,将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强的收入和就业拉动效应。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数字化”赋能成本;立足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打造数据要素驱动的“数智经济”;发挥数字技术特征优势,充分释放数字经济产业的乘数效应等建议,能够为有关部门从实际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策略提供理论思考,进而优化数字经济产业的关联拉动效应,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 陈利锋; 李晶晶; 张凯鑫
    • 摘要: 通过构建包含内生增长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动态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常规状态下,相比泰勒规则,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更大的动态效应。存在利率零下界时,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仍对产出和投资等实际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较大影响,但对通胀等名义变量的影响小于泰勒规则的影响。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1)常规状态下,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引致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存在利率零下界时,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引致的福利损失则相对较小。(2)与常规状态相比,存在利率零下界时,泰勒规则导致社会福利相对恶化,但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则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改进。因此,无论是基于产出增长的角度还是基于提高福利水平的角度考虑,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并非不可取,其政策效果主要取决于现实经济环境。
    • 杜伟
    • 摘要: 在2020年年初,我国为了应对疫情影响,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了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经过相关探究来看,该项政策产生的效果极高,主要是对经济基本面主要变量形成一定的刺激,使其朝着良好趋势发展,而且该项政策和财政支出扩张以及利率下降,从政策整体上来看还有着相同的效应。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
    • 孔晴; 姜晓霞
    • 摘要: 文章梳理了有色冶金行业发展的文献综述,采用人民银行企业商品交易价格调查等相关数据,针对甘肃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特点,编制了甘肃省有色金属价格指数,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肃有色金属行业价格指数变化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有色金属价格指数总体呈现"N"态势,2016年以来指数总体表现为回升状态.甘肃省GDP对有色金属价格反映比较敏感,且在GDP增幅变化之前半年或一个季度有色金属价格开始变化,甘肃省有色金属价格指数对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后提出了关注有色金属价格变动和强化预警机制、完善有色金属产业链、进行结构性产业调整等对策建议.
    • 张玉鹏; 王子贤
    • 摘要: 本文基于财政政策盯住目标GDP增长率和目标赤字率的特征事实,依据中国实际GDP增长率是否达到目标GDP增长率确定常规与非常规两个区制,构建非线性财政政策规则;由估计非线性财政政策规则所得到的预测残差的累积分布函数构建正向与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进而采用VAR模型考察两类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正向(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能够准确刻画财政政策的非预期宽松(紧缩)调整;正向(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产出产生正面(负面)影响并引致政府债务规模的攀升(缩减).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把握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与节奏提供思路借鉴.
    • 周新苗; 刘慧宏; 唐绍祥; 盛沛锋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需求,分析市场及政府行为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对以往绿色金融研究缺乏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完善.本文利用FAVAR模型就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绿色转变这3种绿色金融驱动机制对我国相应的宏观经济综合要素进行冲击效应分析.本文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绿色金融实证研究的新视角.本文的重要发现是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作用差异明显: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驱动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水平及可持续指标具有正向的且较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通胀;绿色金融的政府引导驱动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短期内见效最大;金融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驱动对宏观经济有着明显的长期向好的推动趋势,对于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起到抑制作用,但现阶段表现在绝对值上的作用上仍较小.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展绿色金融是本文重要的政策含义.
    • 齐晓雨; 闫里鹏; 牟俊霖
    • 摘要: 在政府的外部投入逐步取消之后,已经脱贫的人口是否会出现返贫的现象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章把中国扶贫实践的经济本质归纳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农业和非农部门就业,将其融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发现,以就业为核心的扶贫经由就业、收入、消费、投资渠道对人均GDP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扶贫促进了人均GDP增长,而人均GDP的增长反过来巩固了扶贫成就,最后采用面板中介模型进行了验证。中国的扶贫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为抓手,通过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就业、收入、消费以及投资的增长,推动了人均GDP的增长,进而巩固了扶贫成果,实现了扶贫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 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
    • 摘要: 《证券市场导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管、主办,致力于服务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力求站在证券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前沿,是学界与业界交流互动的平台和纽带。本刊2022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双碳”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经济的“碳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绿色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碳中和的产业集群效应;产业低碳化、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