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宋金时期

宋金时期

宋金时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7090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敦煌学辑刊、文博、文物春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宋金时期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文、黄竹三、杨惠玲等。

宋金时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7090 占比:99.70%

总计:57264篇

宋金时期—发文趋势图

宋金时期

-研究学者

  • 杜文
  • 黄竹三
  • 杨惠玲
  • 汤开建
  • 王兴
  • 刘治立
  • 原雪辉
  • 周华斌
  • 尹钊
  • 张继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惠叶(文/图)
    • 摘要: 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优越的地理优势坐拥丰富的瓷土与煤炭资源。宋金时期,随着制瓷水平不断提升,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河津地区的瓷器生产达到了鼎盛,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间手工业制瓷区域。宋金时期河津地区的烧窑瓷场有北午芹、古垛和固镇三处,以固镇为中心窑口。河津窑的瓷器品类众多,器形丰富,以钵、碗、盘、盏、盆等民间日用瓷器居多,最具特色的产品当属各式各样的装饰瓷枕,在造型、技法、纹饰等方面均体现了河津窑瓷枕设计的匠心独运。
    • 刘鑫
    • 摘要: 当阳峪窑又称焦作窑、修武窑,是宋金时期黄河以北重要的民间瓷窑,位于太行山南麓边沿,坐西北面东南,离焦作市区约有4公里的路程。当年窑场规模宏大,瓷窑林立,连绵不绝,烧窑的烟雾弥漫于山沟之间难以飘散,时时把太阳遮住,便有了“当阳峪”之名。当阳峪现保存北宋崇宁年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记载“时惟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户”。
    • 刘翔宇
    • 摘要: 水纹在宋金时期瓷器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装饰工艺、线条的组合及排列方式,对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和吉州窑等5个宋金时期较具代表性的窑口的水纹装饰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5个窑口不同类型水纹装饰进行对比,可知宋金时期瓷器水纹装饰在内容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磁州窑为代表的内陆体系和以越窑、吉州窑为代表的海洋体系两大类,在工艺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为代表的胎装饰体系和以吉州窑为代表的釉装饰体系两大类。宋金时期水纹装饰的流行,与政治冲突和文化交融背景下不同民族纹饰的相互融合、南北方制瓷技术的相互交流、士大夫阶层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共同影响密切相关。
    • 陈振华
    • 摘要: 宋金时期,平阳府(今山西临汾)贾得村一带生产的各种白麻纸闻名京都,统称“府纸”,即平阳府所产之纸。时至元明清各代,平阳麻纸因质量上乘,供应皇家使用,又称“贡纸”。山西襄汾县邓庄一带所产的邓庄麻纸,因为距贾得村很近,生产流程和操作技法也相似,在唐、宋、明、清历代也都名“贡纸、府纸”。
    • 摘要: 5692.5万人民币800年、19米长卷传奇国宝《赵城金藏》拍场成交《赵城金藏》是我国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共计6980卷,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因其刻版于宋金时期、1933年首次被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而得名。与《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 张国勇
    • 摘要: 上世纪以来,邢台市各级文物部门通过发掘、征集等方式入藏了一批宋金时期的陶瓷枕.这些陶瓷枕造型有椭圆形、如意形、银锭形、扇形等,釉彩有素白釉、白釉黑彩、绿釉、三彩釉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贴塑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呼啸
    • 摘要: 铜镜的产地是古代铜镜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铜镜产地的研究,目前仍然主要依靠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址中遗留的制镜模具、文献记载,以及铜镜的铭文这三方面资料。由于自隋唐时期开始,铜镜的制作工艺由陶制模具转为失蜡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够确认的隋唐以后铜镜制作的遗址。因此,在研究隋唐以后铜镜的产地时,就更需要依靠文献资料和铜镜自身的铭文开展。这一方面,对于宋代以来一些著名的铜镜产地比如湖州、饶州等地的铜镜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一些缺乏文献记载的地区,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笔者通过整理实物资料发现,目前河南地区宋代铸造铜镜的产品多有存世,尚未受到关注,特在此初步介绍如下。
    • 梁理; 王守民
    • 摘要: 一、摹、仿刻的定义与宋金摹、仿刻碑刻留存情况摹刻、仿刻是碑刻传承中两种刻碑的方法。在宋代刻帖中摹刻、仿刻是书法拓本传承的主要手段。可以说,如果不是摹刻与仿刻的出现,宋代的书法于今天便是另一种境遇。宋金时期书体完备,书风日趋成熟,呈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态势。
    • 摘要: 陕西西安:张旺渠宋金遗址张旺渠宋金遗址位于洋东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延用时代较长,大致始于东汉魏晋,至明代而废,以宋金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的遗迹有灰坑、沟道、井、道路、墓葬等。本次还发现了洋河变迁和地震砂土液化两类迹象。
    • 摘要: 宋金时期,有个名叫施宜生的书生,原名施逵,字必达,后改名宜生,字明望,晚号三住老人,福建邵武人,他博闻强记,少年时即由乡贡入太学。政和四年(1114年),为颍州教授。金兵入汴,投到刘豫帐下,入金为翰林学士。有一年,施宜生以金国翰林学士的身份来宋庆贺节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