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74篇,主要集中在安全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392418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科技管理研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14年年会、BIM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第26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8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2013中国工程管理论坛等;安全科学的相关文献由48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超、刘潜、王秉等。

安全科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92418 占比:99.86%

总计:392987篇

安全科学—发文趋势图

安全科学

-研究学者

  • 吴超
  • 刘潜
  • 王秉
  • 罗云
  • 金磊
  • 徐德蜀
  • 崔铁军
  • 虞和泳
  • 李莎莎
  • 吴宗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艳; 宁世强
    • 摘要: 为提升高大厂房空间内生产、作业等活动的安全性和其区域容器基础性本质安全建设,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其安全性进行顶层设计。基于建筑学、安全学和设计学等原理,从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切入高大厂房的安全设计基础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等,对高大厂房内的安全设计的基础问题和过程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人的感知特性进行高大空间的基础性问题和安全隐患分析,阐述了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3类空间的安全设计,并构建语言-能量-时间-事件支撑的“四面体”空间安全设计视角模型,确定空间安全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其次,针对空间安全特性设定主要的空间安全设计4大原则和4大空间设计效果;最后,构建高大厂房空间安全设计内容的“人形”字模型。高大厂房空间安全设计基础问题的研究,丰富了空间安全设计理论,进一步为安全设计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奠定基础,具有一定实践应用的潜在价值。
    • 张舒; 黄云芳; 史秀志
    • 摘要: 为完善神经安全学学科理论体系,指导学科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首先,明确提出神经安全学核心原理的定义和特征;然后,总结归纳出安全人因、人本安全、神经本源、风险认知特性、神经外引内推、神经安全闭环、神经安全管理和应急个体控制8大核心原理,并剖析各原理的内涵;最后,构建神经安全学核心原理“人形”体系结构模型,分析各原理的地位功能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8大核心原理相辅相成、协调作用,共同完善神经安全学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从源头保障人的心理与行为安全提供重要指导原则。
    • 李杰
    • 摘要: 为全面了解Safety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情况,采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84篇引用SafetyⅡ学术著作的论文,采用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的方法,分析Safety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时间趋势、传播主体分布、传播领域与期刊以及传播的热点主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SafetyⅡ学术思想在传播时间上呈线性增长趋势;核心传播区域为英格兰、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意大利;核心传播机构为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及罗马第一大学;核心传播者为Saurin Tarcisio Abreu、Hollnagel Erik以及Patriarca Riccardo;SafetyⅡ传播的核心领域为工业工程、运筹管理科学、人机工程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健康护理科学与服务等领域;SafetyⅡ传播的主题为“韧性与功能共振”、“病患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安全与风险管理”、“社会技术系统与人的因素”以及“安全风险的评估”6大方向。研究结果对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吴超
    • 摘要: 为填补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安全科学类课程的空白,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基于"创新安全科学理论—发表系列论文—撰写研究生教材—开设研究生课程—向全国高校推广"的发展思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在国内外行业主流期刊发表200多篇论文,并将这些系列论文编撰成专著教材出版,包括《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统计学》《安全信息学》《安全文化学》《现代安全教育学及其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及其配套教学资源,并在全国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位点的高校中推广,取得显著效果.上述安全科学系列研究生新课程的创建及其经验,可助力安全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同时为安全新学科建设提供参考经验.
    • 龚红卫; 蒋军成
    • 摘要: 以水为介质的连续封闭液膜来控制烟气扩散的水幕防烟(SCWC)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防烟系统,应用于建筑防排烟中可有效地实现对烟气控制.水幕是由发生装置产生的,水幕发生过程受到水气表面张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防烟水幕水流体流动规律和流动特性,对运动过程中防烟水幕水流体的表面张力、重力、空气阻力、剪切力、内部水压力、空气浮力等进行受力分析,建立防烟水幕水平横向运动的微分方程,推导水幕运动轨迹方程式,探究防烟水幕的发生机制,进一步讨论水幕的收缩效应,推导防烟水幕水流体降落时横向收缩系数表达式,分析防烟水幕横向运动规律,开展防烟水幕发生与收缩效应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防烟水幕运动是水气两相流在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的俯射运动;水幕在横向运动过程中的收缩效应对水幕横向宽度的维持有破坏作用;水幕长度偏差不大于4.22%,收缩系数偏差不大于1.37%.
    • 杨中华; 李亚鑫; 姜学鹏
    • 摘要: 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借助CiteSpace对2009—2019年国际国内安全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献从空间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安全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国家/地区分布极度不平衡,中国异军突起,新兴研究机构跻身国际前列;国际安全科学领域研究更加关注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和安全人因方面的议题,国内研究主要关注火灾、煤矿的安全技术等问题;国际安全科学领域研究前沿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科学趋向,而国内研究前沿在近十几年集中于传统的安全领域,研究火灾与矿业安全较多,对人因问题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国际国内安全科学领域研究对比分析,了解国际与国内研究的差异,为安全科学领域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安全科学领域的发展.
    • 王秉
    • 摘要: 为给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及实例参考,从而使安全科学原理不仅具有高度与深度,也不缺少俗度、温度、美度与热度.首先,从掌握与拥有安全科学原理的重要性、安全科学原理的自身属性及安全科学原理价值发挥3方面出发,回答为何要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其次,探讨如何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最后,给出使用100余句通俗而深刻的简单语言通俗表达25条安全科学原理的实例.结果表明: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是安全科学原理价值发挥的必需之道,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应从目标与追求、思维与方法、手段与要求3方面重点发力.同时,实例表明,通俗表达安全科学原理可行,且可取得显著成效与反响.
    • 高健强; 贺拥军; 杨惠; 宁娇; 朱丽娜; 梁耀东
    • 摘要: 介绍了干水的概念、形成机理,综述了干水灭火材料的灭火机理、研究现状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干水灭火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干水是一种疏水固体粒子稳定的微水滴材料,其含水率高达90%以上,但外观为流动性良好的固体细粉。干水灭火材料的灭火效率高于干粉(ABC)灭火剂和细水雾。与普通水相比,干水灭火材料中的水被束缚在固体壳体内,能显著地降低灭火时的水渍损失和二次污染。与含添加剂的细水雾相比,干水灭火材料的腐蚀性降低,耐低温性能提高。与干粉灭火剂相比,含添加剂的干水灭火材料除了具有化学灭火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物理冷却作用。在阐明干水灭火材料的形成机制和灭火机理的基础上,优化干水灭火材料的制备工艺,开发同时具有水和干粉灭火剂的优点、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各自缺点的新型干水灭火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崔铁军; 李莎莎
    • 摘要: 为使空间故障网络(space fault network,SFN)描述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时能蕴含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演化特征,克服因素、数据和演化本身的不确定性,提出使用柔性逻辑对SFN进行描述和改造.首先论述了 SFN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柔性逻辑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使用柔性逻辑描述SFN,应从SFN的最基本单元、事件发生关系、SFN结构方面进行.给出了 SFN中与、或和传递关系的柔性逻辑表示.在柔性逻辑条件下给出了 SFN的关系组,进而得到SFN最终事件状态的柔性逻辑表示.实例结果蕴含了 SFEP中各事件、因素和演化过程之间的柔性逻辑关系及其不确定性,为SFEP的智能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 傅贵; 袁晨辉; 时照; 郭丽娟
    • 摘要: 安全科学是发展中的学科,其科学名词含义争议较大,对安全实务构成较大影响,本文提出一种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的开放浏览平台(OBP)上查阅、统计、分析安全学科名词含义的研究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分析得到"安全"含义.研究表明:安全科学中系统、组织、危险源、风险、安全等基本安全名词都已经有认可度非常高的定义,而事件、事故的定义不明确,需要重新明确;"安全是风险可接受的状态"是认可度很高的安全定义,但实用有难度,在明确定义事故的基础上,将"安全"表达为"没有事故的状态"则利于安全实务.因此,利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浏览平台研究安全科学名词的含义是一种可得到较高认可度的安全科学名词含义的研究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