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75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9篇;相关期刊270种,包括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大众文艺、北方音乐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等;学堂乐歌的相关文献由50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伯阳、毛翰、汪毓和等。

学堂乐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2 占比:94.7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29 占比:4.80%

总计:604篇

学堂乐歌—发文趋势图

学堂乐歌

-研究学者

  • 冯伯阳
  • 毛翰
  • 汪毓和
  • 禹权恒
  • 钱仁康
  • 韦伯
  • 任卫新
  • 刘兴晖
  • 吕金藻
  • 周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干成; 周伟
    • 摘要: 歌曲《送别》是学堂乐歌早期代表性乐曲之一,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学堂乐歌《送别》在新式学堂中广为传唱,深受大众喜爱.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送别》作为学堂乐歌、影视配乐,改编为现代混声合唱作品,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功能,从这三个方面剖析歌曲《送别》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变化,有利于探讨经典学堂乐歌作品自诞生以来所体现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 寿果
    • 摘要: 学堂乐歌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音乐开始走向世界,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学堂乐歌不仅为中国思想解放民族独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更为中国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其为中国音乐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却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在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我们要充分吸收学堂乐歌的优点,改良其缺点,以学堂乐歌推动现代音乐教育改革。
    • 李满
    • 摘要: 【影响几代人的经典】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是李叔同写于1914年的一首歌曲,是他在杭州教学时写下的大量学堂乐歌中的一首。《送别》的曲调节奏柔缓,苍凉中略带慷慨,恰到好处地刻画了离别时刻的惆怅,其原始出处不在中国,它其实是一首地道的英文歌曲。作者是美国人约翰·庞德·奥德威,他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正式职业是一名外科医生。
    • 尹遥
    • 摘要: 李叔同的《送别》自1914年诞生至今已一百多年了,现在的中学生都会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这首歌作为学堂乐歌有儿童版的,听起来是-语百悦,轻快甜蜜;有青春版的,听起来则淡淡忧伤,怅然若失。还有许多专业的歌手也很喜欢唱《送别》,李叔同那“悲欣交集”的特殊人生境遇在旋律的飘逸中最能漾起人们情感的涟漪。似乎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生死离别都包藏于《送别》的词曲之间。
    • 刘唱; 宋正东
    •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音乐的主流形态是新音乐形态,为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方面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将“新音乐初放——学堂乐歌”纳入其中。通过音乐教育去让学生领悟学堂乐歌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通过对学堂乐歌的基本概况,以及对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2019年版的学堂乐歌选曲进行分析。
    • 梁鹤; 王柏力
    • 摘要: 从周代大学、汉代乐府、唐代教坊和梨园到近代学堂乐歌,不同历史时期的乐教活动虽因当时的政治主张与文化政策的不同而在目的、形式与内容上各有所异,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音乐都在其形而下的技巧性、表演性,形而上的哲学性、审美性两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发挥效应,并间接地对社会产生影响。正是基于人们对音乐所具有的多元功能的普遍共识,音乐教育活动一直在社会各个阶层以不同方式持续开展,“以乐化人”的音乐价值观也成为指导和实施不同时期乐教行为的思想动因。
    • 师姣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中国原有的文化、艺术也受到了强烈冲击。以救国为目的,向西洋、东洋的学习展开后,学堂乐歌这一新音乐形式出现在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新音乐的力量就此如涟漪般扩展向全国,地处西北的榆林也迎来了她的第一首学堂乐歌作品——《榆林中学校歌》(1924)。这首歌曲作为一个仅有的范本,反应了20世纪20年代榆林文化新生代精神面貌的一个侧面,是新音乐在本地生发的宝贵案例。
    • 李智超
    • 摘要: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这种形成在清朝末期的新的音乐形式对我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它很好地提升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音乐素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活动。本文从社会历史视角对“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影响进行探究,着重反映“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 高艺源
    • 摘要: 法国20世纪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吉尔·德勒兹在其著作《尼采与哲学》中指出“不是某一事件回归,而是回归本身是由差异和多样性肯定的事件”[1]并依此进一步创立专属的“差异哲学”。本文借鉴上述研究方式,从历史角度出发,重点以19世纪四首德国民间大学生歌曲在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与学堂乐歌中的两次差异演变为切入点,分别以20世纪初中国和西方勃拉姆斯所处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为时代背景,对比分析相同歌曲材料在中西方的不同衍变:作为音乐素材在西方管弦乐作品中的使用;歌曲曲调在中国填词后成为学堂乐歌的特点,以期能较为精准的勾勒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原貌。
    • 陈飞
    • 摘要: 一、合唱经济是文化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合唱源于平等,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就没有合唱,合唱生于群体,没有共同的创作目标与追求和谐之音的心灵素质就没有合唱。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家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诚然,中国的合唱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合唱从学堂乐歌到战争洗礼,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肩负了各个时期的社会责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