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251篇;相关期刊725种,包括上海教育、考试周刊、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3年会暨第三届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18届学术年会等;学习经验的相关文献由1196位作者贡献,包括余红、吴若权、伍桂荣等。

学习经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5 占比:1.5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251 占比:98.45%

总计:78469篇

学习经验—发文趋势图

学习经验

-研究学者

  • 余红
  • 吴若权
  • 伍桂荣
  • 南腊梅
  • 张晓昕
  • 彭虹斌
  • 穆肃
  • 许雅玲
  • 钱理群
  • 陈文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姚旭; 陈婕; 孟威; 陈薇多
    • 摘要: 劳动教育课程化,即以课程的形式规划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是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由路径。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关键在于构建劳动教育的课程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在关系来确定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基于对“好的劳动”的把握来选择组织劳动教育的学习经验;基于对活动目标、结构、自主程度的分析来设计劳动教育的活动方式;基于对教育目标的细化来开发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
    • 徐佳
    •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真正提升。教师可以从学习主题、学习经验、学习进程、学习难点、学习需求等方面为学生搭建任务支架、问题支架、学习单支架、导图支架、表格支架、资料支架等,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步深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又能使学生掌握阅读文本的正确方法,形成阅读思维习惯,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 郝晓红
    • 摘要: 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一个经验是圆满实现的经验,它带有自身的个性和满足,具有审美性。经验的圆满实现依赖于做与受的动态平衡,任意的和机械的活动都被排除在外。杜威的“一个经验”应用到教育领域,学生学习经验和教师教学经验的审美化成为可能。学生要有机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教师要热爱教学与学生,热爱知识与学习,利用学生经验和教材进行知觉创造,与学生民主合作,共同促成经验的圆满完成。杜威与孔子都坚持生活与学习、教学的连续,注重经验的创造与更新,学有所乐,教有所乐。
    • 王丽丽
    • 摘要: "展开与折叠"这一内容是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认识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表面积知识的重要铺垫。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找、分、折、验)和想象(辨析、理解)中感悟展开与折叠的对应关系,由想象激发操作的需要,再通过操作验证推动进一步的想象。
    • 刘小红
    • 摘要: 高职英语的教育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归纳词块记忆法的典型分类特征,并总结分析词块记忆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提出了推动词块记忆法在高职英语学生学习的六大运用路径,包括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充分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开展词块记忆竞赛、推动学习经验交流、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充分进行职业实践,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陈雪龙; 齐艳萍; 李文超
    • 摘要: 探讨影响毕业生顺利向就业过渡的各种影响因素,设计大四学生的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就业准备情况进行自我评估。调查发现,在学习课程方面,学生普遍认为课外培训和开展集体工作的质量对他们的就业准备有积极影响,而必修课程的学习则与他们对就业准备工作的认识程度有很大关系。结果显示,实践知识、理论内容以及方法和就业能力对学生对就业准备工作的看法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注重学习经验、方法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开展更多与职业有关的就业能力培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准备工作。
    • 吴静君
    •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情境可被看作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
    • 穆肃; 庄慧娟; 胡丽丹; 朱家淼
    • 摘要: 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优质、公平、全纳的教育成为趋势且具备可能。当今社会已进入创新社会,教育4.0的开启要求学校、教师、教学回应并引领变革,迈向以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和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新样态。通过梳理近些年关于未来学校的国内理论研究成果和全球范围的实践探索,从创新时代人才必备的能力和相应学习方式出发,明确了未来学校的内涵与实践方式,以教育4.0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习特点和教学变化为基础,建立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特色课程、评价体系、学习空间与教学环境、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等六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典型的未来学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未来学校基于此六个维度的特征和展现形式并提炼出六种实践方式,为助推我国未来学校建设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实践经验。
    • 徐桂燕
    • 摘要: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开创者,提出了诸多教育理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与理论的价值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明确职责,积极展开教学思考和探索,用专业化理论与实践充实自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李涛
    • 摘要: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学情状况,对高职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并使用科学的自编评价量表,对2203位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学习经验、学习环境及与课程有关的学生学习活动和课程有关的教师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环境、与课程有关的学生学习活动、与课程有关的教师教学活动的总体表现均偏向正面,但还比较薄弱.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收获,提出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经验,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人际关系水平,增强课外生师交流与校内资源利用能力;提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加强课内生师互动能力;实施因情制宜、精准分类实施教育教学等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