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教

孔教

孔教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求索、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2008·国际儒学论坛等;孔教的相关文献由127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义霞、杨双春、潘一等。

孔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92.1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57%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6.30%

总计:127篇

孔教—发文趋势图

孔教

-研究学者

  • 魏义霞
  • 杨双春
  • 潘一
  • 喻大华
  • 孙孟莹
  • 韩华
  • 严寿澄
  • 宋志坚
  • 张付东
  • 张卫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裘陈江
    • 摘要: 梅光迪与胡适的交往因文学革命的分歧而为世人所熟知,但因孔教问题而产生的分合实为两人思想交锋的源起。不过现存梅光迪致胡适的书信虽然得以完整保留,但前后顺序颠倒错乱较为严重;而胡适致梅光迪的书信则付诸阙如,只能通过日记及其他文献以窥一斑。因此,通过对文学革命之前三十通梅氏去信和胡适相关史料的排比梳理,辅之对其往还通信线索的考证,可以考察自1911年梅光迪赴美留学后与胡适展开的围绕经学以至孔教论争的过程。另外,通过近年公布的胡适、许怡荪的往还书信作为补充史料,从侧面揭示孔教论争在中、日、美三国之间的跨国互动,综合起来也可以展现其与梅、胡二人后来各自走向的关联,为理解二人前后的思想分合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 李其鑫
    • 摘要: 在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于西方宗教在中国传播引发的教事问题上,有诸多言行之表达,志在求新求变。西方宗教势力对于中国文化的侵蚀,促使康有为欲借解决教事问题之机力倡孔学,还力图由传播学问而转变为发扬孔教,这些具体表现于他在“三会”中的言行。通过分析,可发现其关于教事问题言行中的具体转变皆有旨归和特定诉求。康有为于教事问题的言行立场,是其个人学说积淀、个性特点所及;其求变维新的追求目标,则决定了他在面对此类问题的基本态度。
    • 陈忠平
    • 摘要: 笔者在近来的研究中发现康有为1899年两次访问加拿大期间所遗两篇佚文及另外一篇疑似由他代笔的保皇会文献,不仅可以弥补目前有关研究中文献资料的重要空白,而且可以帮助回答康氏与孔教之间关系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启发对其孔教"世界主义"思想及其"国教"运动进行探讨的新见解.通过对于康氏佚文的考证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可知他所追求的孔教"世界主义"并不限于以往学者所关注的大同乌托邦理想,也包括他在早年就已提倡、并在加拿大首先付诸实践的为孔教而"传教"海外的行动策略.基于以孔教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康氏在戊戌变法前后曾提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保教"与"保国、保种"并列的口号.但在1899年两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却因争取华人基督教徒对于改良运动的支持等实际政治考虑,提出在未来建立"无教界"的孔教世界理想,并在保皇会章程等文献中刻意避免使用针对基督教的"保教"口号.同时,他在加拿大所留的一篇佚文首先提出了尊孔教为"国教"以及影响这一宗教思想和运动后来发展的一系列主张.
    • 邓名瑛; 王根; 黄星星
    • 摘要: 近代中国的羸弱,使康有为提出重估和重构"孔教"以拯救时弊的思想主张.康有为对"孔教"必要性和优越性的强调,虽然是一以贯之的,但他对"孔教"的具体定位,则是随时势及自身思想迁移而不断转变的.这种转变尤其体现在康有为从戊戌前到戊戌后对政教关系的差异化设定,进而为救亡寻求有效的推进模式、为"孔教"寻求适宜的合法性支持.
    • 蒋孝军
    • 摘要: 康有为的孔教主张在理论上包含着两种考量:一是因应华夏生存观念向现代个体生存的转变;二是呼应现代民族国家之精神建构.这两种思考既有革新的意味,也延续了儒学相应的思想特点,从而塑造了康有为孔教思想之"变革"与"保守"的双重气质.兼具双重气质的孔教说在时代大潮中很快衰落,但一直在历史深处发出回响,呼应着华夏共同体的深层冲动.
    • 王浩宇
    • 摘要: 林文庆在《民国必要孔教大纲》一书中对孔教的理解和阐释具有一种现代性.他强调孔教具有人文而理性的教义,在实践上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民权等现代价值.在具体阐释时,林文庆往往基于儒家义理,以西方现代科学与观念论证孔教的合理性与优越性.这种孔教观的形成是林文庆受到中西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也是他针对中国社会现实而发.
    • 郝颖婷
    • 摘要: 《康子内外篇》成书时间晚于《教学通议》与《民功篇》,是康有为脱离章学诚影响后,思想真正形成体系、走向成熟而具有独立性的标志.而《内外篇》集中体现了以戴震为代表的清代汉学思想家在人性论及人性论背后的自然—人为之辨向度上对康有为产生的巨大影响,康有为由此接续了荀子以降至西京经学以“血气心知”论性的思想传统,进而将之在人之为类的“人道”层面上加以重构,而最终以之为其五运转移、三世进化的孔教观奠基.
    • 蔡杰
    • 摘要: 《重修漳州学宫记》是康有为晚年为漳州文庙撰写的,今有《康有为全集》(手稿)、文庙石碑文、《龙溪新志》三个版本,互异较多。通过校对,手稿在行文上较为粗疏,碑文作了一定的有效修改,主要是对手稿中的文法进行修缮,以及根据文庙石碑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而《龙溪新志》的版本作为对碑文的抄录,在碑文基础上作了少量的完善工作,但是讹误较多。《重修漳州学宫记》堪称康有为晚年最后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自己的孔教思想,以"小康大同说"与"三世三统说"会通的方式,寄希望于以确立孔教的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救国救世的主张。
    • 季剑青
    • 摘要: 民国初年,知识阶层出于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失范的忧虑,普遍陷入到某种道德焦虑之中.道德成为共和国家建设的核心关切,在这种认知背后,是某种国家有机体的观念,由此梁启超等进步党背景的知识分子发展出一种“国性”论述,试图以儒家传统为资源,努力为共和国家建立道德基础;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会,则寻求通过宪法,将孔教确立为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国教.然而,共和国体能否与中国的道德传统有机地结合,共和国家建设是否需要以及需要何种层面上的道德支撑,在张东荪、章士钊等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作为理论前提的国家有机体观念也受到了挑战.而在陈独秀、高一涵等新文化人那里,儒家道德传统成了与共和国体完全不相容且必须被抛弃和否定的对象,与此同时,建立在国民权利基础上的国家观念也取代了国家有机体理论,成为新文化人的主流认识.正是在这一论辩过程中,新文化人的“伦理觉悟”才得以自觉地发生,并发展为对包括儒家道德在内的中国传统的整体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可以理解为对民国初年共和危机中围绕“国家与道德”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的创造性的回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