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83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3276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医药卫生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相关文献由52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洁、等、付萍等。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2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3276 占比:99.73%

总计:103559篇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发文趋势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研究学者

  • 王洁
  • 付萍
  • 代丹
  • 仵亚梅
  • 刘晓玲
  • 刘淑春
  • 刘雪茵
  • 叶敏涛
  • 吴萧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培冰; 黄进强; 陈日胜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需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纳布啡组(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泵配方如下:N组,右美托咪定100μg+纳布啡80m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S组,右美托咪定100μg+舒芬太尼80μ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h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产妇术后48h内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h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产妇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N组产妇术后48h内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镇痛效果与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相当,但前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产妇满意度更高。
    • 王传海; 纪艳荣; 温晓星; 张建
    • 摘要: 妊娠期肺癌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以病例报道为主。现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妊娠期肺癌2例,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34岁,孕5产3,孕32周,因"咳嗽、咳痰3月,发现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患者3月前无诱因反复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咯血1次,伴气短、背部不适,且逐渐加重。3天前(妊娠32周)在我院妇产科,充分评估终止妊娠的利弊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健康男婴。
    • 胡光伟; 黄志良; 杨铎; 张隆盛; 孙琪琪; 黄涵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应用喷他佐辛对寒颤、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择期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待胎儿娩出后,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m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情况;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寒颤反应情况;记录两组产妇给药后30min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如眩晕、恶心呕吐等。结果:P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产妇术中寒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应用喷他佐辛可降低寒颤、牵拉反应发生率,有一定安全性,可提高产妇舒适度。
    • 顾梅桂
    • 摘要: 目的浅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的临床价值,以便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纵向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165.67±18.17)mL少于对照组的(238.87±17.62)mL,且手术时间(34.58±4.67)min、取胎时间(6.72±2.25)min、术后排气时间(12.62±3.42)h、首次进食时间(13.18±1.27)h、住院时长(5.28±0.49)d均短于对照组的(50.71±4.73)min、(12.52±2.48)min、(30.37±4.17)h、(24.87±2.58)h、(7.53±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0、14.356、10.247、19.417、24.050、16.036,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1±0.39)分高于对照组的(8.42±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2,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相较于纵向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缩短胎儿娩出时间,促使产妇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王慧; 徐圣龙; 张高娜; 郭恩慧; 吕青青; 管晓慧; 卢彩霞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测量瘢痕子宫患者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的价值,以及子宫下段愈合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91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术前1周内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下段厚度,根据术中所见将其分为两组,术中见子宫下段瘢痕薄、肌层缺失者定义为子宫下段愈合不良者,此均行子宫下段修补术,此类患者为子宫下段愈合不良者,共计214例;将术中未行子宫下段修补者分为子宫下段愈合良好组,共计697例,对两组患者术前瘢痕厚度、体重增长、产前BMI、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孕次、产次、术中出血、新生儿体重等利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小于1.2 mm其出现子宫下段预后不良风险高(X2 = 179.764, P = 0.000)。超声提示子宫下段肌层菲薄不连续出现子宫下段预后不良风险高(X2 = 20.871, P = 0.000),需根据情况尽快结束妊娠。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与产次呈负相关(P = 0.01),系数−0.11;与剖宫产次数呈负相关(P = 0.01),系数−0.11;与手术时间呈负相关(P = 0.00),系数−0.146。子宫下段愈合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与术后是否发热是瘢痕愈合独立危险因素(P = 0.003, P = 0.000)。方差分析提示:剖宫产次大于2次、末次剖宫产年龄大于35岁其子宫下段愈合不良可能性高(P = 0.037, P = 0.018),子宫下段愈合不良者其手术时间长、术后出现发热几率高(P = 0.000, P = 0.000)。根据不同高危因素分组发现,子宫下段瘢痕愈合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疾病、剖宫产时间间隔、宫腔操作次(人工流产或清宫)、不同孕产次、不同孕产、新生儿体重及初次手术前宫口是否开大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再次剖宫产术前超声测量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子宫下段瘢痕愈合与产次及年龄有关,子宫下段愈合不良者其手术时间长、术后出现发热几率高。
    • 樊建功; 罗雪红; 王翃
    • 摘要: 患者,女,31岁,身高164 cm,体质量75 kg,因“停经39周+2 d,要求剖宫产”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后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麻醉前访视:ASA分级Ⅱ级,Mallampati分级Ⅱ级,颞下颌关节活动正常,张口度3指(约4.5 cm),颈部活动正常,脊柱正常,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正常,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孕3产1孕39周+2 d待产左枕位;瘢痕子宫,拟行择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入室后测血压(BP)124/76 mmHg,心率(HR)83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99%。开放静脉通道后,于左侧卧位经L 1-2行硬膜外腔穿刺顺利,回抽未见血液及脑脊液,经穿刺针注入2%利多卡因3 mL,3 min后观察无下肢发热等腰麻征象.
    • 林晓莲; 叶敏涛; 杨泽萍
    • 摘要: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哌替啶预处理预防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哌替啶组(P组),每组30例。两组产妇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分别静脉注射相应药物,F组缓慢注射芬太尼20μg,P组患者则缓慢注射哌替啶20mg。记录两组产妇给药前5min、给药后10min、给药后30min 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和牵拉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F组产妇在给药后10min、给药后30min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芬太尼防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寒战的效果与哌替啶相当,且能为产妇提供一定程度镇静,提高舒适度。
    • 卓明词; 周柳红; 易保连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对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不给药.比较两组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恶心呕吐、胸闷、血压升高发生情况,两组入室(T0)、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0 min后(T1)、术毕(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需要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地佐辛补救情况.结果 实验组恶心呕吐、胸闷、血压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需要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或地佐辛补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 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能有效降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的不良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补救性药物使用.
    • 张庆琴; 耿红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联合舌下含化治疗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洛阳宏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止血方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31例)和B-Lynch缝合组(29例).米索前列醇组接受术中宫腔放置和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片治疗,B-Lynch缝合组接受子宫外科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平均时长、手术(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手术平均时长[(1.03±0.19)h]短于B-Lynch缝合组[(1.24±0.26)h],手术出血量少于B-Lynch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宫腔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联合舌下含化相较于B-Lynch缝合术,产妇手术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且安全性可.
    • 马瑛; 解琳琳; 庞云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产科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产科接收的100例名孕妇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常规剖宫产,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子宫复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更少,初次离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泌乳、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t=4.450、3.473、14.058、5.402、3.601、20.714,均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复旧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6.11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χ2=4.332、4.891,均P<0.05).结论 产科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行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干预,可有效提高子宫复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