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媒介研究

媒介研究

媒介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3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贸易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8篇、专利文献13716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视听界、市场观察、市场研究等; 媒介研究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CSM媒介研究、刘珊、本刊编辑部等。

媒介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8 占比:3.77%

专利文献>

论文:13716 占比:96.23%

总计:14254篇

媒介研究—发文趋势图

媒介研究

-研究学者

  • CSM媒介研究
  • 刘珊
  • 本刊编辑部
  • 王兰柱
  • 封翔
  • 崔燕振
  • 王家东
  • 王平
  • 王浩
  • 秦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荣阁
    • 摘要: 人们在欣赏作品时最想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创造独特的见解,而不是面对欲望等违背道德伦理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心理爆发.结合影视叙事的审美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影视创作活动,谱写出具有高尚审美品质的影视叙事,本文讲述了电影剧本创作的心得,概述了电影剧本创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启发互联网时代新人编剧的灵感,激发传统电影编剧的新思维,促进我国电影行业发展.
    • 张江浩
    • 摘要: 元宇宙虽是各领域发展的集合产物,但又反作用于各领域的发展。在媒介研究领域,元宇宙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促使社交媒体在新型媒介形式下完成自我革新,实现社交媒体传播的拟真化、形象化呈现。相较传统媒体,元宇宙社交媒体能带给用户更强的交互式、沉浸式体验。本文基于元宇宙社交媒体的人际传播特点,分析元宇宙社交媒体中人际传播的三重建构特色,即虚拟主体形象的多维立体式建构、公共空间的场景化建构、传播行为的递进式建构,提出元宇宙社交媒体中存在人际传播易产生疏离感、不安全感等传播壁垒,以及虚拟主体形象建构呈色情化、低俗化趋势等传播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立媒介把关人、细化审核标准以及重视文化良性建树等可行性应对策略。
    • 金靖
    • 摘要: 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央视市场研究(CTR)、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等联合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尽管媒体融合已成为常态,但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其经营发展过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如传统报纸、期刊广告刊例费2020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28.2%、30.0%,报刊经营收入继续大幅收缩。
    • 洪谊雄
    • 摘要: 一、何为媒介素养“媒介”一词的英文原词是medium,我们常用的是其复数形式media。传播学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有一个对媒介的定义:媒介就是信息。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不只传递信息,还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样子。“素养”一词所对应的英文单词主要是competence或competency,它体现为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可能的挑战时,能运用知识、能力与态度.
    • 王平
    • 摘要: 以5G技术赋能的移动互联时代已然来临,媒体融合传播日臻成熟,内容创作群体在众多发布平台的激励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音视频媒介内容通过各种平台快速广泛传播业已成为现实。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及从业者,也汇入了融合传播的竞争洪流。广播媒体乘驭移动互联东风,迎来发展机遇。本文利用CSM媒介研究全年连续调查的17个城市收听率数据,对2021年传统广播收听市场做简要分析。
    • 常品
    • 摘要: 运用媒介间性理论审视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探寻其中的成功因素,以期为当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带来一定启示。一、间性与跨界叙事在艺术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媒介间性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有观点认为,媒介间性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媒介融合研究、媒介和技术中心强调的有益补充,更是一种文化强调,其更多地关注媒介间的关系,以人文、文学和媒介研究作为学术背景,重点思考文化艺术在媒介变革语境下的进化与持续.
    • 宋一凡; 孙海峰
    • 摘要: 文章通过区分线性媒介和递归媒介,将数字媒介的认识论问题置入控制论语境下进行反思,并从法国哲学家西蒙东的思想中获得启发,最终提出一种新的媒介发展思路。线性媒介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中介,递归媒介以自反性特征克服线性媒介的缺陷,使媒介具有自主运作的可能。然而递归媒介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却使媒介发展成为中心化的平台设施,媒介程序的黑箱化也抗拒使用者对其程序的阐释和重构。因此,需要超脱自主—被动二元的媒介观念,在新的理论话语下重新思考媒介。西蒙东对控制论的反思及其个体化概念,为一种生成性的媒介观念提供哲学基础:一是媒介与人是一种协同共生的关系;二是媒介通过积蓄交流系统的内部张力,从而导向人、物、媒介的共同进化。这一观念不仅是理论上的补充,同时对数字媒介的现实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李庆
    • 摘要: 在传统的叙事电影中,结构清晰的叙事线索与叙事节点常常承担着划分区块、方便观众理解故事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迷宫化叙事电影,不再只是起承转合的故事载体与叙事媒介,编剧和导演以空间为语言,通过创造一系列无结构、浸入式的体验来引导观众感悟时间与空间本身的意义。在观看这些作品时,观影者会获得宛如在迷宫中行走解密般的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也被提升到和作品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许多被称为“游戏电影”的探索实验性影像成为叙事学与媒介研究关注的重点。
    • 摘要: 路金辉,1979年1月生,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无党派人士,文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路金辉教授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研究、新媒体编辑等课程,教学认真,作风严谨,深受学生好评,先后主持完成校级教改课题2项,指导本科生完成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目前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
    • 田又萌
    • 摘要: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新闻的生产过程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仅更加及时、准确,而且可以和被传播者实现互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新闻场域,而场域之内的各大行动主体之间充满了竞争和博弈,因而也会引发权力关系运作的相关问题。《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书的作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克曼,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在国内出版发行。作者是布兰迪斯大学的社会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化(媒介)社会学、性别和高等教育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关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异军突起,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则是众多研究成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因而成为后世众多媒介研究的学者始终无法绕过的高峰。全书共有十章内容,作者从新闻、空间与新闻网、时间与类型化、灵活性与专业度、事实性网络、再现与新闻叙事、妇女运动如何成为新闻话题、事实、言论自由与意识形态、新闻作为建构的现实、作为知识的新闻这十个方面对新闻生产传播过程及内部的权力运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