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媒介理论

媒介理论

媒介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242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学理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世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学术年会、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等;媒介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26位作者贡献,包括曾耀农、付茜茜、加布里埃尔·巴尔比等。

媒介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1.3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7242 占比:98.54%

总计:7349篇

媒介理论—发文趋势图

媒介理论

-研究学者

  • 曾耀农
  • 付茜茜
  • 加布里埃尔·巴尔比
  • 吴余劲
  • 戎瑶
  • 王家东
  • 鹿国治
  • Geoffrey Winthrop-Young
  • Marc Michael Treutler
  • Zhang Kanka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硕淳
    • 摘要: 20世纪极负盛名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互联网还未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预测了地球村的未来,其“媒介是人体延伸”等前瞻性论述开拓了看待历史和文化巨变的新角度。而作为人类肌肤的延伸,服装伴随着人类史的始终,随着信仰、制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替新的形式,新的形式在帮助人类活动的同时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改变。以媒介理论为出发点,探索在不同时期,服装作为媒介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服装受其他媒介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和其背后的深层动因。
    • 胡易容; 韩嘉祥
    • 摘要: 沿着关于艺术定义的追问,本文从艺术作为符号传播活动考察艺术诸定义的偏向,并提出艺术意义在传播过程中涌现的观念,以凸显被诸种艺术定义遮蔽的“媒介性”。媒介性不仅是当代艺术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也是内嵌于艺术的基本属性,其与符号形式互为表里。一门将媒介视为艺术内在要素而非外在传播工具的“艺术媒介符号学”尚待建立。
    • 徐杰
    • 摘要: “语境”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在历史流变之中沉积了复杂、分离和悖论的涵义。“语境”范畴并非外在于文本的附属性背景,而是文学理论的本体性概念。语境诗学的构建试图重建文论范畴之间的对话,形成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和整体性的理论形态。语境诗学弥合着文论中“向内转”和“向外转”的理论对立倾向:作品内部的语境结构与作品的情境、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形成一种全息的和互渗的混沌关系。语境诗学适应着“泛文学”的文学现状:将关注点从静态的印刷文本到动态的现场表演,从单一媒介文学到多模态文学,从固态的文学话语转向活态化的文学话语。语境诗学将文学理论追求的可言说性知识带向不可言说的氛围;将文学意识从焦点意识带向附带觉知,从实在走向虚在。在语境诗学之中,文类、媒介和社会语境作为最核心的维度,分别为文学文本提供着“前置赋义”“本体构建”和“意识形态”的功能。
    • 王立慧
    • 摘要: 媒介理论自20世纪发展至今仍未有定论。当今的传播理论研究通常沿着两个相互关联的“轴”来理解媒介:中介设备及其确定性。媒介被理解为媒介设备、中介技术设备(如电话)的同义词。媒介理论起源的问题可以在费尔巴哈分析方法中找到答案。费尔巴哈作为最先研究基督教本质的哲学家,他以“物质性手段”为核心分析了宗教思想,其分析方法由三个连续的环节组成:倒置、物质性手段的确定和翻译。在这三者中,“物质性手段”是核心,费尔巴哈最初将它应用于基督教本质的分析,后来又扩展到对所有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思路对当下媒介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性。
    • 王中德; 张少丽; 杨玲
    • 摘要: 以媒介传播理论揭示网红现象、从管理营销视角建言网红打卡点持续发展等方面已形成一些研究成果,但对支撑打卡点网红化背后空间特征的挖掘仍需展开。对感知觉理论解读,梳理网络文本与感知觉关系基础上,建构了空间感知分析模型;通过整理重庆市4个典型网红打卡点的网络评价文本数据,从感知主题、感知情绪2个方面对打卡点进行解读,进而通过整体空间感知的总结,深入剖析数据背后呈现出的空间特征,揭示出新媒介传播方式下,具象征意义空间主题是网红打卡点IP的根本核心,强特征性空间要素则构成了网红打卡点主题的重要基础,并且该传播过程强化了目的性游览行为,并弱化个体空间感知的规律。
    • 欧阳梦陶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历久弥新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完成国族想象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脉络。近年来,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文即聚焦于这一重要文化现象,试图以媒介理论为基础,描述传统文化在这一以电子硬件、互联网软件为基础的新兴平台中的生存状态、发展可能,以及其在整合身份认同、历史资源方面已然发挥的作用,并触及到一些尚在“萌发”阶段的问题,召唤更多目光的关注,以期共进。
    • 李蓉
    • 摘要: 席卷世界的媒介革命,已经成为行进中的全球化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媒介传播正依托无孔不入的信息技术载体及平台,全面融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话与冲突之中。媒介传播助力全球化的同时,又因其所承载的多元价值观念带来全球化的内在撕裂与解构。
    • 陈珊珊; 王焜
    • 摘要: 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大多都是毁誉参半,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极具前瞻性,但缺乏科学支撑。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四定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观点,剖析文学与影视之间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和共生现象。一、研究背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影视作品则是一种视觉艺术,当两者发生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
    • 卜树升; 郭峻
    • 摘要: 我国流媒体平台发展至今,依托各类新型放映终端已形成相当规模。网络电影作为流媒体平台的重要内容,为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本文主要研究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大流媒体平台的网络电影点播、分账模式,并根据媒介理论,结合国外流媒体平台发展经验和我国流媒体平台当前发展背景对网络电影的未来景观进行展望:头部影片将更多以PVOD形式独播,拼播将在腰部影片流行;平台将利用分账模式跳出同质化竞争藩篱;网络平台与院线融合发展。
    • 吴余劲
    • 摘要: 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与媒介理论相关的内容大多源自于英美一脉,而对于除了基特勒以外的德国当代媒介学派学者着力不多.在本雅明逝世八十周年纪念之际,本文梳理了诺伯特·博尔兹这位德国当代媒介学派学者的“感知”媒介理论,认为他是德国当代媒介学派中异于“基特勒主流”的“本雅明支流”.博尔兹的学术发展路径与德国当代媒介学派的“成长”存在关联,他基于本雅明理论所发展出来的“感知”,从微观层面上是一种基于个体感官与媒介技术综合作用的感知理论,从中观层面上是一种基于某一集体的感知理论,从宏观层面上是一种基于美学理论的感知理论,这和中文学术界熟知的基特勒的理论大不相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