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婚姻满意度

婚姻满意度

婚姻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2929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6年综合学术研讨会等;婚姻满意度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大华、方晓义、丁仁船等。

婚姻满意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2929 占比:99.89%

总计:143082篇

婚姻满意度—发文趋势图

婚姻满意度

-研究学者

  • 王大华
  • 方晓义
  • 丁仁船
  • 刘彤
  • 刘玫妍
  • 刘隆华
  • 卢悦
  • 叶婉青
  • 吴明证
  • 孙一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慧慧; 葛莉娜; 臧爽; 胡双
    • 摘要: 目的探究二元应对在中老年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2-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5例中老年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应用中文版洛克-华莱氏婚姻调适量表、二元应对量表和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中老年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婚姻满意度、二元应对总分、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90.32±19.14)分、(97.62±11.25)分、(80.09±98.12)分。生活质量、婚姻满意度、二元应对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二元应对在婚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95%CI:0.328~0.65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2%。结论医护人员应尝试构建基于婚姻满意度的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高中老年妇科癌症患者配偶二元应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杨雪; 谢雷
    • 摘要: 近30年来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更替水平以下,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生育问题研究再次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青年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生育行为发生的关键时期,如何鼓励青年生育对于提高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基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提出生育安排的概念并根据定义测算生育安排指数,借助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主观幸福感、婚姻满意度对青年生育安排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和婚姻满意度会显著正向影响青年的生育安排,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和男性做家务频率的增加具有明显促进青年生育安排的作用。将数据根据性别、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和年龄组进行分组回归,发现主观幸福感会显著提高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低年龄组青年的生育安排指数,婚姻满意度对促进男性、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低年龄组青年的生育安排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会显著增加青年二孩生育安排的可能性,婚姻满意度能够显著增加三孩生育安排的可能性。因此,为了提高生育水平,国家应当制定鼓励青年生育的相关福利政策,提升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在家庭生活中,丈夫应积极分担家务劳动,减轻妻子在生育和养育子女过程中的压力,增强婚姻满意度
    • 田云; 李玉红; 赵晶晶; 张玉东; 张柳
    • 摘要: 背景抑郁症的防治是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其中孕产妇是抑郁症防治的重点人群。如何在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高、危害大且易被忽视的时代背景下降低产前抑郁发生率?探究孕妇产前抑郁心理社会学危险因素(如婚姻满意度、伴侣支持等)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干预这些可控的危险因素显得至关重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婚姻满意度和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婚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为母婴保健人员进行孕妇产前抑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产科资料,采用伴侣低头量表(PPS)、婚姻质量指数量表(QM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伴侣低头行为水平、婚姻满意度和产前抑郁水平。采用Mplus 8.3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00%。本研究孕晚期女性产前抑郁发生率为40.89%(119/291),PPS得分为(25.6±6.3)分,QMI得分为(37.9±6.0)分,EPDS得分为(8.0±3.5)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与婚姻满意度呈负相关(r=-0.292,P<0.01),与产前抑郁呈正相关(r=0.350,P<0.01);婚姻满意度与产前抑郁呈负相关(r=-0.338,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孕晚期女性伴侣低头行为对产前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214,占总效应的82.63%;婚姻满意度在伴侣低头行为与产前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45,占总效应的17.37%。结论孕晚期女性的伴侣低头行为可正向预测产前抑郁,婚姻满意度在伴侣低头行为和产前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婴保健人员可在产前干预孕妇的伴侣低头行为,调节其婚姻关系,从而降低其产前抑郁的发生。
    • 刘路遥; 成绮莉; 朱海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及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婚姻满意度量表、认知重评量表、简式养育压力量表对1077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分别与认知重评和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养育压力呈显著负相关;认知重评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养育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养育压力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不仅分别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而且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心理弹性分别通过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中介作用及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婚姻满意度
    • 郝睿楠; 张倩
    • 摘要: 目的调查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尊、社会支持及婚姻满意度。方法对29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组)及孕前体检的120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生育压力(生育压力问卷)、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中婚姻满意度分量表)差异。将不育症患者根据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分为有无心理症状患者,比较其精子密度、生育压力、社会支持、自尊及婚姻满意度,并分析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精子密度、生育压力、社会支持、自尊、婚姻满意度间的关系。结果不育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评分和生育压力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8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有心理症状79例(27.6%),无心理症状207例(72.4%),有心理症状不育症患者精子密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及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无心理症状不育症患者(P<0.01),生育压力问卷评分显著高于无心理症状不育症患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不育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精子密度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生育压力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精子密度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育压力问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生育压力问卷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婚姻满意度评分间相互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精子密度、生育压力、社会支持、自尊及婚姻满意度有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雷玉菊; 张慧; 张莎莎
    • 摘要: 目的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探讨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家庭功能量表、协同教养量表和幼儿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对湖北省574名3~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父母感知的婚姻满意度与其家庭功能、协同教养水平和幼儿社会技能发展显著正相关。父母婚姻满意度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幼儿社会技能:一是家庭功能单独的中介作用,效应值0.05,占总效应的28.48%;二是家庭功能和协同教养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0.04,占总效应的27.21%;三是协同教养单独的中介作用,效应值0.04,占总效应的26.31%。结论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且这种溢出效应能通过影响家庭功能、协同教养进而影响幼儿的社会技能发展。
    • 王莲秋; 吴华安; 朱明东; 冯一桃
    • 摘要: 本文运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取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婚姻满意度和个人收入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婚姻满意度和个人收入水平对生育意愿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即:男性生育意愿受婚姻满意度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要比女性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的生育意愿与个人收入水平的相关性更高,而中西部的生育意愿则与婚姻满意度的联系更加密切。
    • 宫倩楠; 朱志胜
    • 摘要: 着眼于近年来我国不断攀升的离婚登记数量和粗离婚率以及劳动力市场中日益普遍的过度劳动状况,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家庭内部视角探讨了过度劳动的婚姻冲击问题,并揭示过度劳动作用于家庭婚姻稳定的可能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成员过度劳动会增加婚姻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妻子一方过劳对家庭婚姻稳定的冲击更为显著,其影响既可以采用基于理性和经济优势的独立假说来进行解释,也可以采用时间限制下的工作—家庭冲突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结构理论来解释。将劳动者当期的过度劳动状况与后期不同间隔年份的婚姻状况相匹配,结果显示过度劳动对婚姻稳定的破坏具有长期效应,尽管负面影响有所下降,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存在。相对而言,婚龄较短家庭以及农村家庭更易受到过度劳动的婚姻冲击,而与父辈共同居住则可以有效缓解过度劳动带来的离婚风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家庭分工效应是妻子一方过度劳动面临婚姻稳定冲击的可能影响路径,在我国社会性别角色约束下,家庭内部的传统分工模式仍很难打破。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过度劳动对婚姻稳定的负面冲击确实存在,其中女性群体面临冲击时更加难以应对,如何有效帮助就业女性应对婚姻风险,促进工作家庭平衡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曹玲丽; 冯丽嫦; 黄兰英
    • 摘要: 目的:调查基于ABC?X模型视角下妇科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9月1日50名妇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BI)、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I)进行调查,对研究各级变量与职业倦怠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护士情感耗竭维度与年龄,去人格化维度与婚姻满意度、每月妇科手术台数、同事关系,个人成就感维度上与每月妇科手术台数,职业倦怠总分与年龄、婚姻满意度、每月妇科手术台数、每台手术时间、同事关系、婚姻满意度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耗竭得分与年龄、同事关系呈负相关,与每月妇科手术台数、每台手术时间、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中行为维度、时间维度呈正相关(P<0.01);去人格化维度与婚姻满意度、同事关系呈负相关,与每月妇科手术台数、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中行为维度、时间维度呈正相关(P<0.01);个人成就感分值与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中行为维度呈负相关,与时间维度、每月妇科手术台数呈正相关(P<0.01);职业倦怠总分与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中时间维度、行为维度、每月妇科手术台数、每台手术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婚姻满意度、同事关系呈负相关(P<0.01).结论:妇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年龄、婚姻状态、加班情况、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职业倦怠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实施全方面分析职业倦怠,并实施解决措施改善职业倦怠问题.
    • 孙一飞; 葛建军
    • 摘要: 在社会深刻变革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婚姻稳定性不断下降、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使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父母的信任度、传统观念束缚程度、网络交友倾向、男人分担家务认同度、受教育年限、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对婚姻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地理位置、拥有幼儿园数量、拥有庙宇/道观数量、社区经济状况等社区特征对婚姻稳定性的作用效果也很明显;部分社区特征与个体因素之间存在跨层调节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