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姜科

姜科

姜科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中国医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072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药史本草学术会等;姜科的相关文献由385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景平、刘念、余竞光等。

姜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721 占比:99.70%

总计:50873篇

姜科—发文趋势图

姜科

-研究学者

  • 廖景平
  • 刘念
  • 余竞光
  • 吴七根
  • 赵庆
  • 罗秀珍
  • 唐源江
  • 夏永梅
  • 孙兰
  • 徐俊驹

姜科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燕雄; 岩香甩; 田耀华; 丁洪波
    • 摘要: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西盟县的姜科狭义豆蔻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少花豆蔻(Amomum pauciflorum Baker)。该种与长柄豆蔻(A.longipetiolatum Merr.)形态上最为相似,但前者花冠裂片显著较宽,药隔附属体新月形而非3深裂,二者容易区别。文章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版,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BTC)。
    • 刘金敏; 江汉美; 田宇
    • 摘要: 目的:对5种姜科香辛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姜科香辛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草果中鉴定出了39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58%;在白豆蔻中鉴定出了40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67%;在生姜中鉴定出了5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85%;在砂仁中鉴定出了4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89%;在山奈中鉴定出了37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87%.结论:5种姜科香辛料的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异同,该研究结果可为姜科香辛料用于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 马丽芳; 李燕; 陈凯; 汪伦
    • 摘要: 姜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个大科,其成员因其可食用性、生物活性和药用活性而引起人们对植物化学的兴趣。姜科植物土田七的根茎在传统医学中一直被用于治疗炎症、疼痛和发烧。为阐明土田七的作用机制和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从土田七中分离出卡丹烷二聚体、倍半萜类等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利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土田七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并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了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土田七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己烷部位中,分离鉴定出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5,5''–二羟甲基糠醛(2)、顺式–6–甲基–5–亚甲基–3–亚乙基–6–乙酰氧基己二酸(3)、反式–(2R,3S)–2,3–二甲基–5–亚乙基–2–乙酰氧基己二酸(4)、反式–(2R,3S)–2,3–二甲基–5–亚乙基-2-羟基己二酸(5)、2,5–二羟基甲苯(6)、2–乙基–2–丁烯酸(7)、糠酸(8)、反式–4–羟基肉桂酸(9)、千里光宁碱(10)、乙酰化千里光菲林碱(11)。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3为无定型粉末,通过质谱数据[M+Na]^(+)=279.0841可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2H16O6。根据13C NMR谱图和HSQC数据可确定C–H关系,再结合COSY谱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谱图数据中C–2烯烃质子的化学位移可推测C–2和C–3之间的烯烃为Z型,故命名为顺式–6–甲基–5–亚甲基–3–亚乙基–6–乙酰氧基己二酸。
    • 马丽芳; 李燕; 陈凯; 汪伦
    • 摘要: 姜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个大科,其成员因其可食用性、生物活性和药用活性而引起人们对植物化学的兴趣.姜科植物土田七的根茎在传统医学中一直被用于治疗炎症、疼痛和发烧.为阐明土田七的作用机制和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从土田七中分离出卡丹烷二聚体、倍半萜类等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利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土田七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并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了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土田七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己烷部位中,分离鉴定出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5,5'-二羟甲基糠醛(2)、顺式-6-甲基-5-亚甲基-3-亚乙基-6-乙酰氧基己二酸(3)、反式-(2R,3S)-2,3-二甲基-5-亚乙基-2-乙酰氧基己二酸(4)、反式-(2R,3S)-2,3-二甲基-5-亚乙基-2-羟基己二酸(5)、2,5-二羟基甲苯(6)、2-乙基-2-丁烯酸(7)、糠酸(8)、反式-4-羟基肉桂酸(9)、千里光宁碱(10)、乙酰化千里光菲林碱(11).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3为无定型粉末,通过质谱数据[M+Na]+=279.0841可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2H16O6.根据13C NMR谱图和HSQC数据可确定C-H关系,再结合COSY谱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谱图数据中C-2烯烃质子的化学位移可推测C-2和C-3之间的烯烃为Z型,故命名为顺式-6-甲基-5-亚甲基-3-亚乙基-6-乙酰氧基己二酸.
    • 叶育石; 黄向旭; 陈娟
    • 摘要: 报道了中国姜科山姜属植物1新记录种:灰岩山姜(Alpinia calcicola),并提供形态特征描述、地理分布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 何疆海(文/图)
    • 摘要: 近期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种类新增杜鹃花科树萝卜属新物种——老林树萝卜卜(Agapetes heana Y.H.Tong&J.D.Ya.sp.nov.)和姜科姜花属中国新记录物种——虎克姜花(Hedychium hookeri C.B.Clarke ex Baker)两新成员。老林树萝卜生长于海拔1800米左右的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 左笑菲; 杨帆; 张晓梅; 陈凌云; 赵庆
    • 摘要: 采用姜科二萜类成分coronarin E(1)、hedychenone(2)和滇姜花素A(3)进行衍生化反应,制备了三个具有丁烯酸内酯结构单元的二萜衍生物4、5和7.将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7对五种肿瘤细胞株均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它们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抑制活性均超过阳性对照顺铂.对化合物4、5和7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三个化合物均对小鼠体内肿瘤H22和S180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对H22肿瘤的抑制活性最高,其对H22肿瘤的抑制活性为47.44%,接近阳性对照异环磷酰胺.化合物4和7对S180肿瘤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0.16%和45.20%,均超过阳性对照异环磷酰胺.
    • 马孟莉; 孟衡玲; 张薇; 雷恩; 卢丙越
    • 摘要: 以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 Roxb.)阳春砂(Amomum villosum)为试材,利用Illumina Hiseq4000测序平台对阳春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以揭示阳春砂与其他姜科植物的进化关系及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为豆蔻属植物的物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1)阳春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4 069 bp,GC含量为36.1%,包括1对29 959 bp的反向重复区(IR)、一个大单拷贝区(LSC;88 798 bp)和一个小单拷贝区(SSC;15 353 bp);共注释得到133个基因,包括8个rRNA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7个蛋白编码基因.(2)在阳春砂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57个SSR位点,大部分SSR均由A和T组成;豆蔻属物种在基因组大小、IR边界区高度保守,核酸变异主要发生在LSC和SSC区.(3)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聚类分析显示,阳春砂与同属的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和白豆蔻(Amomum kravanh)亲缘关系最近,并且与山姜属(Alpinia Roxb.)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高燕; 周侯光; 姜艳; 李桂琳; 李泽生; 姚志军
    • 摘要: 为给德宏姜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通过野外调查、访问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德宏姜科植物资源进行调研.初步确定德宏有药食、观赏多用姜科植物11属44种,对其分布、生境及利用现状等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就该资源保护、林下种植、园林绿化应用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