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EC

TEC

TEC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730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地球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3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震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二十周年庆典暨学术年会、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四届年会、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TEC的相关文献由1413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卫星、黄智、林剑等。

TEC—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4 占比:55.3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323 占比:44.25%

总计:730篇

TEC—发文趋势图

TEC

-研究学者

  • 万卫星
  • 黄智
  • 林剑
  • 张学民
  • 曾广锋
  • 张小红
  • 石保华
  • 蔡昌盛
  • 刘正华
  • 刘立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M.K.Shilpa; Md Abdul Raheman; Abdul Aabid; Muneer Baig; R.K.Veeresha; Nagesh Kudva
    • 摘要: Conventional refrigeration processes release ammonia and freon into the atmosphere,which results in global warming.These problems may be overcome by us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s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coolants or refrigerants in these systems.However,the cooling performances of such modules are relatively small in comparison to those of conventional refrigerators.In this paper,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rmoelectric module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a review of different relevant aspects,namely:th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ed to build thermoelectric devices,different types of thermoelectric device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and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in different fields.
    • 张彤彤; 刘立波; 陈一定; 乐会军; 张瑞龙; 张辉
    • 摘要: 太阳辐射是火星电离层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利用火星全球勘探者号(Mars Global Surveyor,MGS)电离层掩星探测数据,并结合一个火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经验模型,研究了火星北半球高纬地区电离层电子密度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特性.在考虑了火星掩星数据中电离层电子密度对太阳天顶角的依赖关系后,发现随着太阳辐射增强,火星电离层M_(2)层峰值密度增大,但增长偏离线性趋势,而M_(2)层峰值高度和大气标高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趋势.从100~200 km高度区域掩星电子密度剖面积分得到的TEC及底部和顶部TEC也随太阳辐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率有所减小,表明火星电离层可能存在类似地球电离层的饱和特征.MGS掩星TEC及其底部和顶部剖面的TEC与经验模型TEC的比值均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呈反相关特性,表明在强太阳辐射情形下200 km以上电子含量在TEC中占比增大.这一特性意味着太阳活动增强,在火星顶部电离层区域,动力学过程对电离层的控制逐渐超过光化学过程.
    • 刘丽飞; 吕卫星; 武超; 任英
    • 摘要: 量热法可用于表征放射性核素衰变热功率;基于热平衡模式的量热系统,测量过程对测试环境波动较为敏感,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而对环境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为向量热系统提供稳定的恒温测试环境,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以半导体制冷器(TEC)为制冷元件、Pt100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为测温元件、高精度数字源表作为电源、高精度数字多功能表为温度测量仪表,基于网络通讯,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设计开发了量热计恒温控制系统;开发完成的系统软件可实现仪表通讯、数据采集与显示、恒温控制、数据分析与存储功能;以量热系统恒温层结构材料铝锭为对象进行了恒温效果测试,测试时长48 h,远高于量热系统单位测量周期;结果显示,该恒温系统可获得±0.2°C的控温精度,满足量热测试对系统环境温度稳定性的要求。
    • 罗坳柏; 龙燕飞; 陈利虎; 方涵先; 余孙全; 倪久顺
    • 摘要: 基于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提出一种计算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方法。通过在卫星上搭载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极化天线,测量AIS信号穿过电离层时的法拉第旋转角,再通过法拉第旋转角与TEC的关系估算TEC。基于天拓五号卫星的AIS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硬件设备误差和观测参数误差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本方法测量出的TEC值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的TEC值差值平均为0.762 TECU,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现有的TEC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利用现有的AIS系统,无需部署地面站,可大幅提高数据更新速率。
    • 欧明; 吴家燕; 陈龙江; 甄卫民; 吕梦海
    • 摘要: 电离层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CIT)技术是获取区域大范围电离层三维结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针对单独使用地基GNSS进行三维CIT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联合地基GNSS和测高仪数据的三维CIT方法,其综合了测高仪探测电离层垂直分辨率较高和地基GNSS水平分辨率较高的优点,以测高仪数据驱动更新IRI模型,将更新后的IRI模型作为背景电离层模型,再利用改进的代数重建迭代(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算法结合地基GNSS TEC数据进行CIT;基于IGS、中国陆态网地基GNSS台站及全球电离层无线电观测网(global ionospheric radio observatory,GIRO)测高仪数据实现了中国及周边区域三维CIT,分别采用Madrigal TEC数据和中国区域独立的测高仪数据对CIT获取的TEC和电子密度进行评估.TEC精度评估结果表明,CIT算法的TEC平均误差和标准差相比IRI模型及CODE GIM数据均有明显降低;电子密度评估结果表明,单纯依赖地基GNSS进行CIT可以提升foF2的精度但无法有效提升hF的精度,而联合测高仪数据后,电离层foF2和hF的重构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其中hF的平均误差和标准差从20.6 km和16.5km下降为14.8 km和11.7 km,说明测高仪数据对CIT垂直分辨率的提升作用明显.
    • 尤青; 胡庆昆; 张倩武
    • 摘要: 在光模块工作过程中,激光器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输出波长漂移,进而造成通道间串扰增加和传输可靠性下降等问题。在传统100G LR4光模块的设计基础之上,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段PID的闭环温度控制系统,并在自主设计的光模块中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使用Steinhart-Hart方程对NTC测温元件的温度特性进行建模,采用ADN8833作为TEC制冷元件驱动器、MCU集成ADC/DA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给出了具体电路设计和主要器件选型参考。提出的分段PD-PID控制算法使系统在0~70°C商业级温度范围内获得优于0.05°C的温控精度,温度调控过程时间小于3 s,系统电路占用PCB面积不超过0.3 cm^(2)。
    • 肖艳鲁; 张东水; 韩用顺; 韦建超; 王鹏
    • 摘要: 利用IGS组织提供的2008年、2012年Lhaz测站(29°N,91°E)和Urum测站(44°N,88°E)的GPS-TEC观测数据与IRI-2016模型TEC预测数据,分析了我国中纬度地区电离层TEC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IRI-2016模型在不同太阳活动年份的预测性能,以期为IRI模型的改进以及建立我国中纬地区TEC预报模式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1)IRI-2016模型预测TEC能表现周日、季节和半年的变化特征,还能表现“中纬夏季夜间异常”和春秋季波峰不对称现象;(2)IRI-2016模型预测IRI-TEC与GPS-TEC观测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在太阳活动低年(2008年)高于太阳活动高年(2012年);(3)在太阳活动低年IRI2016模型对TEC存在高估,而在太阳活动高年则存在低估。
    • 姜阳厚; 刘晨; 周鸿芸
    • 摘要: 导航定位精度和电离层活动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太阳活动峰年中纬度地区的电离层延迟变化显著。基于北美Millstone Hill台站提供的高精度非相干散射雷达(ISR)观测数据,可获取中纬度地区电离层垂直结构特征。首先利用Chapman-α函数反演不同高度层信息,包括台站上空0~1 000 km电子总含量(ITEC)和1 000 km以上等离子体层电子含量(PEC);再联合总电子含量(TEC)和电子密度轮廓线分析太阳活动峰年(2014年)电离层分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TEC和ITEC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同步变化趋势,PEC含量以及所占GPS TEC比例均具有显著的周日变化特性,其中PEC含量在当地时间19时和5时具有最大和最小值,而夜晚所占TEC比例远高于白天;季节变化上,PEC总含量和所占比例均在春秋分季节达到了最大,与同时段的GPS TEC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电子密度剖面资料显示,F层的厚度和电子密度在春季达到最大,且F1、F2层具有明显的昼夜结构差异性。
    • 李磊; 张宁; 尹淑慧; 王轶卓
    • 摘要: 为提高震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异常探测的精度,提出利用ARMA模型对预测数据进行残差修正得到TEC参考背景值,并设定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互制约的限差判决门限.通过对2016-01-21青海门源Ms6.4地震进行研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震前第5天存在明显的TEC异常现象,震中及附近更大区域内会形成异常范围集中的电离层异常区域,TEC异常峰值点位于震中偏南方向;震中位置与异常区域的中心点并不重合,震中位于负异常区偏东方向、正异常区偏南方向.
    • 徐加征
    • 摘要: TEC(印度电信工程中心)是印度政府面向所有电信类设备设立的一个认证类型,目前已是印度强制性认证.对TEC认证的基本情况、测试内容与条目、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测试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