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原子能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510541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与化探、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2013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高层论坛、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等;天然放射性的相关文献由5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麟熹、卢新卫、刘华等。

天然放射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10541 占比:99.95%

总计:510807篇

天然放射性—发文趋势图

天然放射性

-研究学者

  • 张麟熹
  • 卢新卫
  • 刘华
  • 刘鄂
  • 夏宁
  • 宋刚
  • 潘自强
  • 葛良全
  • 陈迪云
  • 刁少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文文; 汪杰; 黄涛; 孙庆业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铜陵3处硫化物尾矿区矿砂、土壤与河流沉积物中4种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利用其γ辐射吸收剂量率(the gamma radiation absorbed dose rate,D)和年有效剂量率(annual effective dose equivalent,AEDE)开展了放射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3个尾矿区矿砂、土壤和沉积物的^(238)U、^(226)Ra和^(232)Th的比活度均值略高于安徽省土壤的平均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尾矿区尾矿砂剖面^(232)Th和^(40)K的比活度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指示尾矿砂的氧化酸化导致了^(232)Th和^(40)K的淋失。B尾矿区沉积物和C尾矿区土壤受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影响显著,^(226)Ra与总硫呈显著正相关,指示^(226)Ra通过AMD迁移到土壤与沉积物中。3个矿区矿砂、土壤和沉积物中4种核素的D的平均值范围为66.22~136.15、81.46~96.67和85.29 nGy·h^(-1),均高于安徽省土壤的平均水平(56.7 nGy·h^(-1));而AEDE的平均值范围为406.03~834.89、499.49~592.75和522.99μSv·a^(-1),除了A尾矿区,其余2个尾矿区均高于安徽省土壤平均水平(510μSv·a^(-1)),但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规定的基本限值(1 mSv·a^(-1))。研究表明,铜陵部分硫化物尾矿氧化、酸化及AMD排放导致了放射性核素的淋失和迁移,但不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放射性危害。
    • 刘洪超; 魏成斌; 张建锋; 夏文明
    • 摘要: 整理粤西北五县地质、物探、水文、放射性水化学调查资料,以5 km×5 km网格现场检测Rn浓度和采集水样分析U含量,建立了水中U含量、Rn浓度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测试结果表明:粤西北水环境U含量高于全省水平,处于全国范围内,Rn浓度除2个井水采样点由于地质因素偏高外,均小于50 Bq/L;研究区水环境U、Rn含量基本属于正常背景水平,没有发生放射性污染.
    • 许乃政; 匡福祥; 叶隽; 张麟熹; 魏信祥; 曾文乐; 钟启龙
    • 摘要: 本次研究基于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氡放射性测量及238U、232Th、226Ra、40K放射性核素测试,识别华东地区含煤岩系的放射性异常地层,评价区域典型煤矿区空气、固体、水体、植物介质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显示: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的普通煤田与赋存于寒武系的石煤矿区呈现显著差异的天然放射性水平.普通煤田矿区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氡放射性测量值总体上处于本底水平范围,矿区固体介质、水体、植物样品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不存在放射性污染.华东地区石煤分布带,属于放射性γ辐射高背景区,石煤矿区的原煤、煤矸石、土壤、岩石等固体介质的238U、226Ra核素富集明显,并显示更为显著的空间变异性.区域石煤条带监测矿区居民源于γ外照射引起的吸收剂量均超过国际标准限值1 mSv/a,总有效剂量均超过了2 mSv/a,地下水总α、总β浓度为限值的10~30倍,放射性污染不容忽视.华东地区石煤矿区公众所受辐射剂量较高,矿区的地下水、建材、植物等介质已经出现零星的放射性污染,应加强石煤矿区放射性环境监测,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 赵迷迷
    • 摘要: 天然放射性辐射是衡量优质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城市建设中开展放射性环境调查必不可少.2020年5月-10月,以(250~500)m×(50~100)m的网度布设测量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某地开展1:25000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表明,区内整体辐射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处于正常水平.区内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可分为城镇人口密集区、基岩出露区和原野区3类,其中人口密集区的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略高于天然本底值2.48%~13.73%;基岩出露区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普遍高于天然本底值3.92%~65.29%;原野区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普遍低于天然本底值17.65%~40.20%,共发现10处异常高数值区(点),均与区内裸露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带密切相关.居民所受环境地表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693 mSv·a-1,与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水平相当.圈定异常区4处,区内常驻人员需做好防护措施,或减少停留时间.
    • 胡安邦
    • 摘要: 100多年前,随着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首次发现天然放射性,小小原子核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便走入人类的视野,开启了核能应用的时代。在世界领域内,谁对核能拥有更强的掌控能力,谁就能掌握更有分量的话语权。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核工业领域内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有核国到核强国的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 胡有华
    • 摘要: 为了解新疆某铁矿冶炼企业的铁矿石、冶炼初级产品及冶炼尾矿中的放射性水平状况,对尾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所致辐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该企业进行现场监测与取样,并对采集样本进行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评估冶炼尾矿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铁矿冶炼企业污染源项表面1 m处的γ辐射剂量率的测量值范围处于新疆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外)的波动范围之内.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免管限值.在没有掺杂的情况下,尾矿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时,部分尾矿砂可以作为A类装饰装修材料,其生产、销售及使用不加限制,一小部分尾矿砂只能作为B类装饰装修材料及建筑的外饰面使用.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
    • 魏信祥; 张麟熹; 匡福祥; 许乃政
    • 摘要: 对安徽省歙县石煤矿区开展了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氡活度浓度的测量,并系统采集了土壤、岩石、石煤、煤渣、煤矸石、水系沉积物等固体环境介质及地表水、地下水样品。结果表明,区内γ剂量率平均值为121.5 nGy/h,远高于安徽省和全国背景值,γ辐射水平受地层/岩性的控制,高值点集中在石煤矿山。室内、外氡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116.8 Bq/m^(3)、47.1 Bq/m^(3),显著高于背景水平。石煤、煤渣、煤矸石、碳化砖中238 U和226 Ra的含量较高,且碳化砖内、外照射指数超过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值标准,严禁作为主体建筑材料使用。石煤的私自开发造成周边河段放射性核素浓度明显增加,矿坑水中总α超过污水排放限值,应加强监管。
    • 吴闻东; 杨周白露
    • 摘要: 石煤矿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目前环境保护面对的一个课题,通过分析测定某石煤矿区周边地表水及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研究石煤矿区对周围地下水及及表水环境影响,探讨现有的设施对废水及周边水体的影响,并分析了石煤矿开采通过水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 刘少伟
    • 摘要: 针对水峪选煤厂炼焦精煤人工采样、制样、化验检测灰分效率低、工作量大等问题,在精煤皮带安装1台了γ天然射线在线测灰仪.经检测,水峪焦精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天然放射性强度与灰分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无源灰分仪的测定误差波动范围为-0.26% ~ +0.17%,达到检测精度要求,同时对无源灰分仪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 杨阳; 王晨玮
    • 摘要: 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利用地球物理的手段进行探测,自然伽马测井主要根据岩层中岩性天然放射性的强弱划分岩层、判别岩性.在勘查区域岩层中发现放射性强度的大小与岩层中岩石颗粒大小成反比,与岩层的泥质含量成正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