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演论》

《天演论》

《天演论》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408种,包括安徽史学、读书、兰台世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辽宁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外治学术会议等;《天演论》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天根、程磊、黄忠廉等。

《天演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4 占比:99.4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18%

总计:557篇

《天演论》—发文趋势图

《天演论》

-研究学者

  • 王天根
  • 程磊
  • 黄忠廉
  • 俞政
  • 雷辉志
  • 何怀宏
  • 杨红
  • 井振武
  • 付天麟
  • 何亚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韩帅旗
    • 摘要: 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版物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对社会变革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由严复在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基础上翻译而成。该书作为近代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之前对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西学著作,它的出版与传播对国人思想观念转型与政治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天演论》的出版主要依托于杂志与图书两种形式,其首次刊登于《国闻汇编》,此后二十年间图书刊行三十余种版本,在书籍取名、按语写作以及行文之间具有鲜明的特色。《天演论》的传播形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其尚未正式出版前,其稿本便在严复师友群体中广泛流传,正式出版后,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众多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影响,对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演论》的出版与传播,揭示了近代出版与近代思想文化走向的关联。
    • 伍小东
    • 摘要: 近代生物学是伴随“西学东渐”而来能为近代中国赢得国际声誉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在西北地区的引入和传播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西北地区社会需求的一种现实回应。鸦片战争将国门打开之后,西方人士的科学考察拉开了生物学在西北地区传入的序幕。陕西味经书院刊书处首刊严复《天演论》,《夏声》《关中学报》等期刊传入初等的动植物生理知识,以及陕西师范学堂和三秦公学等开设的博物学教育,成为西方生物学在西北地区传入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途径。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需要,以及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构成了近代生物学在西北地区传入的社会背景。这些内外部因素共同为近代生物学在西北地区的建制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任锋
    • 摘要: 严译《天演论》导言为我们打开了治化的三重世界,分别指向现代政治的三个向度,即富强(事功)的、礼法(民品)的与世界秩序(文明精神)的。这三重世界在道德关切上分别是不确定(弱)的、积极的(强)与进化融会(广远)的。它们得到来自中国治体论传统的悠久思维启迪,也接纳了现代世俗文明的部分基本教义,因此生成了现代政治精神内在不可化约的多维张力。大体而言,严译西学所代表的现代中国思想发端,对于现代文明既歆羡仰慕、啧啧称奇,也有来自文明传统审视下的犹疑不安、心有不甘,更展现出不同文明类型碰撞下的互诘和超越。这其中不仅生发出对于中外文明和国家处境的反省,更激励了文明传统精神在新世运中的生机与奋进。
    • 叶敏颖
    • 摘要: 严译版《天演论》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足迹。大多数学者对严复的研究集中在其翻译作品与《天演论·译例言》中的“信达雅”翻译思想,较少涉猎其作品的副文本研究。本文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分别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分析严译版《天演论》中副文本产生的缘由,并探究其概念之递嬗,即严复其他译著副文本和晚清民国时期其他翻译家翻译名作的副文本概念的演化和发展,以期为严复翻译思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林继红
    • 摘要: 空间是一种文化建构,不同的文化领域利用空间的文化符号性和象征性以表达各自的文化意蕴.严复《天演论》中“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等构建的文化空间想象,引发了晚清志士强烈的空间危机感和救亡图存的使命感,激发了民族国家的危机意识.审视“空间”与“中国现代性”的关联,以此界定被译介的现代性所呈现的文化空间意义,及其赋予空间的生命意蕴和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江治刚; 许紫薇
    • 摘要: 在文化资本的流通中,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才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其携带的文化资本也因此转移到了译者严复身上.因此,在原有文化资本基础上,严复积累了更多文化资本,他在文学场域乃至权力场域的地位得以提高,影响力持续至今.
    • 张亚月
    • 摘要: 生于乱世而想坚守赤子之心,大抵会成为不合时宜的人,其意见就总会与时人之潮流相左。这位理论建树格外谨慎周全之人,在最初日军觊觎、国运之战不可避免时,却刚烈无比,坚决主战;甲午海战惨败后,不仅在公开发表的《原强续篇》中直指一个"和"字亡了北洋(水师),而且如同火山爆发般喷涌写出《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章、译出《天演论》,在国家危亡之际从文化根柢处直指国弱民贫之根源。
    • 王德良; 杨辉
    • 摘要: 当前,人们对翻译研究越来越深入,翻译学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一些翻译的主要问题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本文围绕严复提出翻译"信达雅"理论的过程,结合当前对翻译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某些翻译学家对该理论的批评,指出了现在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理论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笔者对"信达雅"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 吴棉国
    • 摘要: 今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1854年1月一1921年10月)逝世100周年。严复,福建侯官县人。在那个黑暗而充满屈辱的时代,严复放眼世界寻找智慧,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翻译了《天演论》,将进化论引人中国,唤醒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得到了包括毛泽东、习近平、李克强等人的高度评价。
    • 陈连贵
    • 摘要: 《天演论》之于近代中国思想革命功不可没,然而《天演论》在严译目标群体——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中却未受待见,严复所期待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并未因该书巨大的影响力而实现,严复翻译之道"信达雅"也备受质疑.译者是翻译主体亦是伦理主体,在一定目的 驱使下促成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伦理对话,并因意识形态取向与两种文化内诸要素共谋,操纵译作及其引发的伦理走向.译者严复在共谋关系网中不断调整伦理姿态,以期其译作发挥既定之功,然《天演论》流传之"殇"亦揭示了文化共谋的痼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