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12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花木盆景:花卉园艺、北方园艺、花卉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论坛、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等;大叶黄杨的相关文献由760位作者贡献,包括桂兆林、杨培岭、任树梅等。

大叶黄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62.4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20%

专利文献>

论文:212 占比:36.36%

总计:583篇

大叶黄杨—发文趋势图

大叶黄杨

-研究学者

  • 桂兆林
  • 杨培岭
  • 任树梅
  • 刘振宇
  • 张钢
  • 胡聃
  • 钟传飞
  • 高九思
  • 高荣孚
  • 于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璐瑶; 张卓; 孔晓; 金德才; 高丹蕾; 袁涛
    • 摘要: 【目的】研究白粉病对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互作关系及群落关键种的影响,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大叶黄杨绿化带的健康叶片(HL)及感染白粉病叶片(DL)为材料,测定其硝酸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特征,用ADONIS、MRPP和PERMANOVA方法分析细菌群落不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Mantel分析研究细菌群落结构与叶片理化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细菌群落的分子生态网络分析(MENA)确定群落互作关系及关键种。【结果】大叶黄杨DL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HL,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HL。大叶黄杨HL和DL叶内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HL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拟杆菌门,DL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HL优势属相对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罗尔斯通氏菌属、无色杆菌属、贪铜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盐孢菌属、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土单胞菌属、节杆菌属;DL优势属为罗尔斯通氏菌属、盐孢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芽孢杆菌属、罗河杆菌属。大叶黄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影响HL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MENA结果显示,DL内生细菌群落的互作关系比HL更复杂,竞争关系更强。HL内生细菌群落中未发现关键种,而DL中发现了5个细菌群落关键种,分别为放线菌门的诺卡氏菌科红球菌属、类诺卡氏菌科和鱼孢菌科及变形菌门的生丝微菌科丝微菌属和华杆菌科。【结论】白粉病感染对大叶黄杨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改变了细菌群落的互作关系,说明大叶黄杨叶片内生细菌对白粉病的感染具有响应效应。
    • 张纯; 刘淑敏
    • 摘要: 大叶黄杨是我国现代城市绿化景观中较为常见的植物之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后期治理的实质质量,有效防治各类常见的大叶黄杨病虫害,管理者必须采用具备实效性、系统性特征的全新管理方法,根据大叶黄杨的不同栽种地点的水文、天气、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更为适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避免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受到来自病虫害的影响,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强化大叶黄杨的抗病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大叶黄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各类病害与虫害的基本特性,并总结了防治各类病虫害的正确措施与治理方法。
    • 李皆成; 张建行
    • 摘要: 叶是维管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一般来讲,正常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数比例约为3∶1,而使叶片呈现绿色。然而,有些植物在其生长周期内,叶片并不完全为绿色,而是分布有其他颜色的斑纹或斑块,如金边大叶黄杨,这类植物被称为斑叶植物。斑叶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园林工作者及分类学家的关注。
    • 兑宝峰
    • 摘要: 扶芳藤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植物,而对扶芳木就有些陌生,但说到其中文正名冬青卫矛和常用名大叶黄杨不少人对它比扶芳藤还要熟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绿化植物,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其是木本植物,而且与扶芳藤相似之处颇多,人们就叫它“扶芳木”。扶芳木扶芳木中文正名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别名正木、冬青、大叶冬青、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绿色,四棱;叶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阔或急尖,边缘具浅细钝齿;绿色,有光泽。花5~12朵集成聚伞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小花白绿色,花期6月;蒴果扁球形,淡红色,9~10月成熟时开裂,露出橘红色假果皮(图1)。
    • 王茹
    • 摘要: 笔者选取年均最低气温、DEM、坡度、坡向、土壤含水量、土壤侵蚀度、土壤pH值7个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价大叶黄杨在太原市栽植用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在太原市的栽植用地适宜区集中在城市建设区域与西部山区,城市建设区域PM2.5、PM10浓度较高,合理栽植大叶黄杨能够滞尘;大叶黄杨在太原市的栽植用地基本适宜区与不适宜区穿插分散地分布在古交市和阳曲县大部分区域,迎泽区、杏花岭区东部,晋源区与清徐县西部。
    • 刘彦明; 杨会英
    • 摘要: 曾经北方的深秋"无边落木萧萧下",而进入冬季,更是"萧条草木寒无色"。但目前这种状况有了一些变化。以我省石家庄为例,随着森林城市建设,城乡的绿地面积增加了,绿化的树种也丰富了。其中常绿阔叶树多起来了,女贞、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等成为城市街道、社区及公园绿化的常见树种。更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地方出现了广玉兰的身影,一年四季绿荫如盖,即使在冬季,它们那灰白并泛着银光的枝叶仍保持着夏日的光泽。
    • 赵强
    • 摘要: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移栽后大叶黄杨生理特性影响的分析,明确氮肥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每株0 g(CK,D1)、10 g(D2)、20 g(D3)、30 g(D4)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D3在5-9月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21、0.30、0.58、0.66、0.2 mg·g-1;7-9月各施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POD活性,D3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8.37%、51.23%、38.76%;5-8月各施氮处理均显著提高了SOD活性,D3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8.42%、28.32%、31.82%、24.85%;6-9月D3 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40%、12.42%、19.86%、30.51%.综合分析认为,D3对改善移栽后大叶黄杨生理特性和提高抗逆性优于对照和D1、D2处理.
    • 王迪; 蒋晨曦
    • 摘要: 移风易俗是一场"成风化人"的革命,更是一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汇聚民智的过程。春节前夕,记者走在山东省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的一条街道上,记忆中原本一片荒凉与萧条的鲁西南农村,如今却街道整洁,河水清澈,路两边四季常青的大叶黄杨和女贞等树木,更是为冬日平添了几分绿意。
    • 苏凯; 于强; 孙小婷; 岳德鹏
    • 摘要: 【目的】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方法】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结果】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1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结论】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