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兴安岭南段

大兴安岭南段

大兴安岭南段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林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5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会暨学术讨论会、第七届全国矿床会议等;大兴安岭南段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巧、祝新友、刘瑞麟等。

大兴安岭南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45.2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2.28%

专利文献>

论文:115 占比:52.51%

总计:219篇

大兴安岭南段—发文趋势图

大兴安岭南段

-研究学者

  • 徐巧
  • 祝新友
  • 刘瑞麟
  • 李铁刚
  • 武广
  • 邹滔
  • 陈公正
  • 刘建明
  • 周梅
  • 赵鹏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滔; 祝新友; 杨尚松; 管育春; 杨星; 白丽伟; 王可祥; 胡格吉乐吐; 徐立中; 柯国秋
    • 摘要: 维拉斯托矿田是大兴安岭南段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特征显示,深部隐伏碱长花岗岩为其成矿地质体,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存关系,呈现明显的矿化蚀变分带,成矿中心钨锡-锂铷矿化,多伴生有云英岩化、硅化,两侧均有铜铅锌银(萤石)矿化,常出现较强的褐铁矿化和萤石化,构成一套较完整的岩浆-热液锡多金属成矿系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分带清晰,W、Sn、Mo、Bi位于异常中心部位,Cu、Zn、Pb、Ag、As、Sb等元素位于异常外侧。自然重砂特征显示,重砂矿物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带,矿田中心以锡石重砂颗粒相对较多,矿物组合为锡石+闪锌矿+黄铁矿,外侧硫化物矿化区锡石变少,重砂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成矿中心的锡钨多金属矿对应物探测量的低重力、中低极化率、中高阻率与低磁特征,局部出现略高激电异常。边部的铅锌银多金属矿所对应物探测量的高重力、高极化率、低电阻率和高磁特征。综合分析维拉斯托矿田地物化等方面信息,建立了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查综合模型。
    • 丰晓路; 程志国; 刘钊; 张岩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大兴安岭南段南起西拉木伦断裂,北至二连贺根山,西界为锡林浩特一带,东至嫩江—八里罕断裂(图1a),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产出有多个大型—超大型锡-铜(钼)-铅-锌-银矿床(图1b)。矿床类型以热液脉型为主,前人研究表明该类矿床主要形成于135~140 Ma。曹家屯热液脉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为该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图1b)。目前,该矿床年代学研究目前仍为空白,制约了对成矿作用的理解。
    • 陈公正; 武广; 李英雷; 李铁刚; 刘瑞麟; 李睿华; 杨飞
    • 摘要: 前进场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南段,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道伦达坝铜钨锡银矿床的赋矿围岩之一。本文对前进场岩体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前进场岩体形成于278~279 Ma,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SiO_(2)含量为66.18%~68.71%,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Na_(2)O+K_(2)O=7.14%~8.05%)和A/CNK值(1.10~1.21),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式,具中等Eu负异常(δEu=0.40~0.56);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和K等)和轻稀土元素(La和Ce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P和Ti等)和Sr。样品的锆石ε_(Hf)(t)值在2.5~9.7之间,Hf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t_(DM1))在552~747 Ma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在696~1023 Ma之间,表明其源区主要为起源于亏损地幔的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岩体中的云母为富铁黑云母,斜长石为更长石,表明岩浆分异程度较低。磷灰石具有富F(2.73%~5.09%,平均为3.75%)、贫Cl(0.02%~0.07%,平均为0.05%)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其配分曲线呈海鸥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弱的Ce正异常,表明岩浆氧逸度较低。前进场岩体形成于贺根山洋闭合后的后碰撞环境,是黑云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不是道伦达坝矿床的成矿岩体。
    • 周振华; 毛景文
    • 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矿带,本文对其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深部动力学模型和矿床模型,旨在推动区域进一步锡银找矿工作。研究表明,锡多金属矿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具有明显的成群分布特点,空间上夹持在二连—贺根山、黄岗—甘珠尔庙和西拉木伦深大断裂带之间,矿化时代集中在150~130 Ma之间,但在个别大中型矿床中表现出多期成矿的特征。尽管锡矿化规模巨大,但目前揭露的高分异含矿花岗岩体并不多见,成矿作用可能与该区高的成矿元素背景值有关,但同时矿体下部可能存在隐伏高分异岩体。锡多金属成矿系统以锡铅锌银为主,鲜有共生或伴生钨矿化,不同阶段或类型矿化是深部岩浆房多期次出溶的不同或相同性质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反应也会影响流体的组成和演化。岩浆流体出溶、地层活化萃取、地幔物质、大气降水、热卤水和变质热液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尤其是深部镁铁质岩浆底侵及脱气不仅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同时也可能提供了大量的成矿元素和挥发组分。在成矿过程中,流体温压的下降、不同来源流体混合、超临界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多次沸腾和水岩反应等是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的主要机制。
    • 吴浩然; 杨浩; 葛文春; 纪政; 王可勇; 井佳浩; 景妍
    • 摘要: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新发现的那斯嘎吐云英岩型铍矿点的独居石U-Pb年龄、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组成,并与大兴安岭南段同期的经棚高分异碱长花岗岩中的独居石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对比,以探讨云英岩型铍矿化的形成时代与成因。那斯嘎吐云英岩主要呈带状赋存于早白垩世(~140Ma)碱长花岗岩岩体顶部,矿物组成包括石英、白云母、萤石、独居石以及锡石-绿柱石等铍-锡稀有金属矿物,其全岩Be含量可达397×10^(-6)~13908×10^(-6)。那斯嘎吐富铍云英岩-云英岩化花岗岩与经棚贫铍碱长花岗岩中的独居石均具有较高的ThO_(2)(平均值为3.01%~6.88%)和较低的UO_(2)含量(<0.55%),并呈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强烈Eu负异常(δEu<0.08)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经棚岩浆成因独居石(TE_(1,3)=0.95~1.00)相比,那斯嘎吐云英岩化相关的独居石具有明显高的TE_(1,3)值(0.98~1.26)。岩相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那斯嘎吐独居石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起源于高演化花岗质岩浆的富钠钙氟流体在其形成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独居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那斯嘎吐云英岩型铍矿化形成于早白垩世(~139Ma),与赋矿碱长花岗岩时代一致。那斯嘎吐独居石的ε_(Nd)(t)值为-0.29~0.95,与经棚独居石的ε_(Nd)(t)值(-2.38~-1.68)和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的全岩ε_(Nd)(t)值(-2.51~2.11)基本相当。独居石年龄和Nd同位素结果指示,那斯嘎吐富铍云英岩的形成与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高度分异晚期熔-流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源区主要由新生和古老地壳物质共同组成。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查明早白垩世是大兴安岭南段Sn-W-Li-Be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回卷诱发的岩石圈伸展环境。那斯嘎吐云英岩型铍矿的发现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具有铍成矿的良好前景,林西地区是未来铍矿产勘查的重点靶区,值得在今后研究过程中予以充分关注。
    • 张渝金; 张超; 马永非; 杨涛; 刘艳; 杜继宇; 赵英利; 张建坤
    • 摘要: 古亚洲洋东段的具体闭合时限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时期的典型沉积剖面研究。近期,笔者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新发现一套保存较好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序列,其详细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开展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上二叠统林西组上部为一套湖泊相沉积,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底部为冲积扇辫状河砾岩层。两套地层界线附近沉积环境发生剧变,气候从温暖湿润转变为炎热干旱,确定研究区林西组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老龙头组沉积时代为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短暂沉积间断。林西组砂岩重矿物含量丰富,类型多样,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少部分变质岩及沉积岩;老龙头组砂岩重矿物类型少,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和少量变质岩。林西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55±2Ma和255±1Ma,ε_(Hf)(t)=-22.84~+13.17,变化范围较大。老龙头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1Ma和249±1Ma,ε_(Hf)(t)=7.95~11.28。结合重矿物、碎屑锆石和Hf同位素研究,确定林西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少量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具有复杂物源、远距离搬运再沉积的特征。老龙头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具有周缘近距离搬运沉积的特征。通过区域对比上二叠统林西组与下三叠统老龙头组碎屑锆石携带年代学信息,推测古亚洲洋东段沿着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晚二叠世发生汇聚碰撞作用,古亚洲洋东段闭合作用至少持续至早三叠世,老龙头组沉积期发生强烈汇聚造山作用,老龙头组是古亚洲洋闭合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 于兵; 王常东; 余弘龙; 郭恒飞; 周舰; 林天发; 吴燕清
    • 摘要: 炒米房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北部,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较为优越。近年来在托河盆地炒米房地区开展铀矿勘查工作,限于地表玄武岩及第四系覆盖物较厚的原因,找矿难度较大。为实现铀矿找矿突破,本次研究采用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瞬时氡气测量大致确定地表放射性特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致查明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深部发育特征,确定构造深部信息;同时应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提高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构造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多种方法组合和异常综合分析、解译,圈定多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在铀成矿有利部位进行钻探查证,揭露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较厚覆盖地区铀矿勘查的物探综合方法,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 张春磊
    • 摘要: 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以金属矿为主,包括了铅矿、锌矿、银矿、锡矿等.一直以来,在实施找矿工作的工程中,关注的核心都是铅锌矿与银矿,没有重视锡矿找矿工作,实际效果自然不太理想.最近几年,大兴安岭南段锡矿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先后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锡矿,显示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文章主要针对大兴安岭南段锡矿的成矿特征以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张雪冰; 包长甲; 吴世山
    • 摘要: 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中部,矿体形态规模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脉型.本文应用双真空分步加热炉对钨锡矿化伴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开展40Ar-39Ar定年研究,得到黑钨矿-锡石-石英脉中石英样品(DL)流体包裹体40Ar-39Ar反等时线年龄为(140.6±2.2)Ma,与前人获得的LA-ICP-MS锡石U-Pb年龄(134.7~136.8 Ma)趋于一致,指示石英包裹体40Ar-39Ar年龄具有较好的地质意义,表明应用分步加热技术对含有富钾流体包裹体的石英矿物开展40Ar-39Ar定年研究可以获得有效的年龄结果.
    • 杨朝磊; 邹滔; 祝新友; 杨尚松; 蒋昊原; 袁伟恒; 彭伟刚; 柳玉龙; 马一奇
    • 摘要: 莫古吐花岗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甘珠尔庙锡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其岩性主要以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为主.文章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探讨莫古吐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源区及成岩构造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莫古吐岩体形成于148.8~152.7 Ma,属晚侏罗世岩浆产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莫古吐花岗岩属于碱性—弱过铝质系列,具有富SiO2(73.64%~80.86%),富K2O(2.6%~6.0%),贫Al2O3(10.57%~13.88%)的特点,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Ba、Sr等元素,稀土配分型式呈燕式分布,δEu值为0.10~0.27,负Eu异常明显,锆石饱和温度较高,为795~911°C,属于高演化A型花岗岩.结合年代学、地球化学数据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莫古吐花岗岩体的岩浆源区较浅,成岩物质主要以壳源物质为主,岩体形成于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中,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制的关系更为密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