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科伤口感染

外科伤口感染

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3445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小儿急腹症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小儿急腹症学术会议等;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00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垂国、曾岩、李危石等。

外科伤口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3445 占比:99.57%

总计:73762篇

外科伤口感染—发文趋势图

外科伤口感染

-研究学者

  • 孙垂国
  • 曾岩
  • 李危石
  • 王岩
  • 陈仲强
  • 齐强
  • 伦锦燕
  • 刘剑帆
  • 刘华平
  • 刘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小磊; 李晓花; 张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方城县人民医院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6例,取切口部位分泌物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与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1)细菌培养结果:本组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6例共分离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41/71)、革兰阳性菌占38%(27/71)、真菌占4%(3/71)。(2)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拉唑、庆大霉素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等耐药性均高达92%,对头孢拉唑等耐药性较低(8%);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性均可达100%,对头孢拉唑、庆大霉素耐药性均不足20%。(3)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等耐药性均高达75%及以上,对利奈唑胺等耐药性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78%)、青霉素(100%)耐药性较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性均为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且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低敏感度,临床实际可参照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菌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 许梅; 冯莹; 孙旭; 王培培; 李娜; 栗兴超
    •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钛板在颧骨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颧骨骨折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3D打印个性化钛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总有效率、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钛板技术复位固定治疗颧骨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
    • 张芳芳; 胡雅静; 黄华勇; 倪锦晖; 尤泽; 常巧玲; 廖力
    • 摘要: 背景肌少症是一种骨骼肌质量和总量进行性和全面性丧失的综合征,可以增加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但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目前尚未定论。目的评估基于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肌少症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电子病历查询系统收集患者的信息。根据腹部CT结果计算的第三腰椎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n=44)和非肌少症组(n=284),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肌少症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12(27.3%)〕高于非肌少症组〔35(1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OR=2.659,95%CI(1.221,5.791),P=0.014〕、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3级〔OR=2.192,95%CI(1.140,4.216),P=0.019〕、肠造口〔OR=2.222,95%CI(1.160,4.257),P=0.016〕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肌少症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手术前筛查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存在肌少症,并采取相关措施与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张晓娟; 郭小彬; 杨宏昕
    • 摘要: 目的分析骨伤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伤科分离的586株阳性菌株,采用VITEK 2 Comapct 6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细菌鉴定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阳性菌株586株,革兰阳性菌408株,占69.62%;革兰阴性菌171株,占29.18%。革兰阳性球菌检出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前三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总体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结论骨伤科分泌物检出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约占三分之一。临床上应结合药敏试验和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 胡珊珊
    • 摘要: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113例,均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113份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151株致病菌株,30份分泌物标本分离出2株及以上致病菌株.革兰阴性菌95株,占比62.91%,以大肠埃希菌(17.88%)、铜绿假单胞菌(15.89%)、肺炎克雷伯菌(12.58%)为主;革兰阳性菌50株,占比33.11%,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2.00%)、金黄色葡萄球菌(17.88%)为主;其他菌株6株,占比3.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耐药率较高,三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且部分患者存在多重细菌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致病菌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明确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
    • 余英; 许姜姜; 周杰; 罗元章; 倪士棋; 刘恋; 吴一波
    • 摘要: 目的 通过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为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人住广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和骨科的手术患者信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9 346例手术病例,其中感染组117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2.585)、非清洁切口(OR值分别为3.243和5.125)、手术持续时间超过3h(OR=2.315)、输血(OR=2.239)、放置引流管(OR=2.133)以及留置导尿管(OR=1.973)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保护因素(OR=0.383).结论 患者个人因素、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诊疗相关因素均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特别关注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及术后引流管、导尿管留置等问题.
    • 周柏林; 李危石; 孙垂国; 齐强; 陈仲强; 曾岩
    • 摘要: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的危险因素,以引起医务人员的警惕和重视,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术的8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切口感染均发生于术后30 d内,诊断符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制定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治疗采用早期清创术、一期关闭切口、置管对口冲洗引流,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清创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抽血化验结果及引流液性状、细菌培养结果,如果不能控制感染或好转后再次出现原手术切口感染则行二次清创术.60例患者行单次清创术,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6~ 77岁,平均57.2岁;24例患者行多次清创术(14例接受2次清创,6例接受3次清创,1例接受4次清创,2例接受5次清创,1例接受6次清创),包括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1~70岁,平均49.5岁.对单次清创组和多次清创组之间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二次清创率为28.6%.多次清创组累计住院时间(82.4±46.3)d,单次清创组累计住院时间(40.4±31.5) d(P =0.018);多次清创组6例取出内置物,单次清创组4例取出内置物(P=0.049);多次清创组7例行皮瓣移植术修复创面,单次清创组无病例行皮瓣移植(P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h、原始手术出血量大于400 mL、合并糖尿病、感染后细菌学检验结果、伴有远隔部位感染等变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h(OR =3.60,95% CI:1.12 ~ 11.62)、合并糖尿病(OR=3.74,95% CI: 1.06 ~ 13.22)、细菌学检验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OR=16.87,95% CI:0.50~5.45)与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显著相关.接受多次清创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面临内置物取出风险增高,部分患者还需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论:原始手术时间大于3h、合并糖尿病、细菌培养结果为MRSA是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接受多次清创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进行积极干预.
    • 张学娟; 吴冬寒; 张学政; 陈小花
    • 摘要: 目的 探讨4种常见胃肠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2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结肠手术555例、胃手术364例、直肠手术179例、小肠手术150例.观察病人住院期间SSI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I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48例胃肠道手术病人中,切口浅部组织感染96例(7.7%),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71例(5.7%),总体SSI发生率167例(13.4%).其中胃手术病人SSI发生率最低(8.0%),直肠手术病人SSI发生率最高(17.9%).4种常见胃肠手术中SSI阳性病人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降血糖药物、手术切口Ⅲ/Ⅳ类比例较SSI阴性病人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Ⅲ/Ⅳ类是3种以上手术类型SSI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使用降血糖药物是结肠手术(OR=1.25,P=0.026)、胃手术(OR=1.73,P=0.000)病人SSI的危险因素;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是结肠手术(OR=1.28,P=0.041)病人SSI的危险因素;使用腹腔镜手术是4种胃肠道手术病人SS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Ⅲ/Ⅳ类是3种以上胃肠道手术SSI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SSI发生的共同保护因素,使用降血糖、类固醇类药物等危险因素在不同类型的手术中有所差异.
    • 苍姗; 张转运; 荣辉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脊柱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脊柱手术病人502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021例病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31例(0.62%),共分离出4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25株(61.0%),革兰阴性菌16株(3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与未感染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值,糖尿病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内固定为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脊柱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等为主.病人年龄,BMI值,糖尿病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入路及内固定为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于有相关因素的病人需加强预防,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 王正理; 谢玲丽; 汤志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吸引(VSD)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手外伤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VSD加用0.9%NaCl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18个月随访.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VSD连续使用2周后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明显短(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VSD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手外伤感染,能显著提高手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