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夏季风

夏季风

夏季风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3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质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9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1888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山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珊瑚礁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会议、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夏季风的相关文献由84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金海、丁一汇、周厚云等。

夏季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9 占比:16.36%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2.16%

专利文献>

论文:1888 占比:81.48%

总计:2317篇

夏季风—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秋琳; 姜玉英; 刘媛; 刘杰; 马景; 胡高; 杨明进; 吴孔明
    • 摘要: 【背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8年底入侵中国后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草地贪夜蛾区域性转移危害的生物学基础,其在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流行的气候环境下,可形成纵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迁飞路线。据连续两年全国普查,草地贪夜蛾沿西线迁飞路线逐代北侵的终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全境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但目前,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地尚未明确,该害虫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迁飞路径研究也鲜有报道。【目的】阐释驱动草地贪夜蛾迁入中国西北地区的关键气象动力因子,明确该地区首次入侵种群的虫源地所在,精准解析亚洲季风气候背景下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为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和指导区域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草地贪夜蛾在西北地区宁夏的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昆虫迁飞轨迹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草地贪夜蛾远距离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模拟计算草地贪夜蛾在中国西北地区连续1—3个夜晚的迁飞路径和回推轨迹落点。【结果】7—9月份出现的偏南夏季风是影响宁夏等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不断迁入的关键气象因子,其虫源主要来自于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其次为陕西西部,此外,重庆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山西西部局部也可为西北地区提供一定的虫源。【结论】在偏南夏季风的主导作用下,草地贪夜蛾经由多个夜晚的连续迁飞可构成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迁飞路径。该路径源自缅甸,自南向北依次经由中国“云南-四川和重庆-陕西和甘肃-宁夏”,最北可达内蒙古。在7—9月份偏南风盛行期提前和风速偏强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西北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
    • 殷建军
    • 摘要: 近些年,对于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的争论较多,主要在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代表夏季和风强度、夏季风降水还是水汽源变化。基于中国东部华北地区降水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反相变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菲律宾海降水反相变化(遥相关),从年际-年代际到千年-轨道尺度对石笋δ^(18)O与夏季风降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通过对比石笋δ^(18)O记录与华北和梅雨区降水,发现石笋δ^(18)O偏负对应华北降水增加,梅雨区降水减少;石笋δ^(18)O偏正对应华北降水减少,梅雨区降水增加。这种对应关系不仅存在年际-年代际尺度,而且在千年-轨道尺度同样存在,石笋δ^(18)O不仅反映夏季风强弱变化,同时与中国东部区域降水关系是明确对应的。通过降水的空间相互关系,发现ENSO活动主要通过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作用于石笋δ^(18)O。La Ni a态导致南海及菲律宾海对流加强,西太副高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缩短,华北夏季降水增加,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偏负。El Ni o态,南海和菲律宾海对流受到抑制,西太副高位置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延长,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偏正。另外,水汽源分析发现,菲律宾海水汽输送对东亚季风区降水及降水δ^(18)O贡献相对较小。因此,综合分析认为,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主要反映了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 杨艳容
    • 摘要: 我国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雨季长。每年5月夏季风从华南沿海登陆,雨季开始。6、7月夏季风势力增强北抬,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阴雨连绵,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7、8月易形成伏旱。9月,降雨锋面南移至该区域,10月以后冷空气势力进一步增强,夏季风移出该区域,雨季结束。
    • 武文龙
    • 摘要: "一下子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是夏季风在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的一种最直观感受。在疫情来临之前,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一年有余,国际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已有所显现,全球经济或多或少受此影响。夏季风原本想大家扛过2019年,到2020年整体形势多少会有所缓和,但没想到今年会是如此开局。
    • 罗敏; 吴涧
    • 摘要: 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对东亚的气候效应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在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中对海洋的关注较少。为了量化分析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和分析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进行黑碳气溶胶离线模拟的敏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东亚晴空大气顶和地面的净辐射强迫在春季分别为1.58 W·m^-2和-2.75 W·m^-2,在夏季分别为1.68 W·m^-2和-2.62 W·m^-2。受黑碳气溶胶辐射效应影响,大气变暖,大气热力稳定度增加,云量减少。春季黑碳气溶胶的"热泵效应"引起华南降水增加和夏季风提前爆发。夏季孟加拉湾海表降温,南支槽加深,引起华南降水增加;另外中纬度附近经向温度梯度增大,进而增强冷空气势力和水汽辐散,引起华北降水减少。华南降水正异常和华北降水负异常有利于"南涝北旱"。黑碳气溶胶辐射效应能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增加热带海表温度,减小经向温度梯度和海陆热力差异,进而减弱夏季风。此外,黑碳气溶胶辐射效应也能增强局域哈德莱环流及北风,进而减弱夏季风
    • 李岩瑛; 张红丽; 张强; 张爱萍; 杨吉萍; 张春燕
    • 摘要: 大气边界层高度影响着近地层能量、水分的发展变化,而季风摆动区边界层受夏季风活动和季风降水影响很大,变化特殊,但其边界层高度的响应特征并不清楚。应用西北地区东部5站民勤、榆中、平凉、银川和延安2006-2016年5~9月逐日19时每隔10 m高度高空加密观测资料,以及民勤2006-2016年逐日07时探空规定层和特性层资料,结合地面逐日观测资料,对比计算多种资料找到合适的边界层高度。进一步运用NCEP、EC再分析资料,分析夏季风对季风摆动区的影响,得出边界层高度与夏季风、季风期降水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每隔10 m加密压温湿风探空资料,确定了9点平均位温梯度法作为边界层高度的最佳计算方法,该区边界层高度5~6月较高,7~9月逐渐降低,5~9月平均高度由非季风影响区的2600 m、季风摆动区的1800 m逐渐降低到季风影响区的1500 m以下。边界层高度与地面相对湿度、地温和风场关系密切,湿度越大、风速越大,边界层高度越低,相反,近地面地气温差越大,气温越高,吹西北风时,边界层高度越高。在不受夏季风影响时,边界层高度较高,有夏季影响风时,边界层高度较低。夏季风持续时间越长,边界层高度越低,当夏季风持续时间为0候、1~4候和≥5候时,边界层高度分别为2000 m左右、1600~1900 m和1300~1400 m。APO季风强度指数与季风影响区边界层高度有显著的负相关,APO季风强度指数越大,季风影响区边界层高度越低。边界层高度与季风期降水性质、强度关系较为密切,从大到小为无降水、对流性降水和稳定性降水;随着降水强度增强,边界层高度降低,边界层高度中非季风影响区较高,季风摆动区次之,季风影响区最低。降水日数越多,边界层高度越低。夏季风反过来对降低边界层高度,增多增强季风期降水起着积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