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壁面温度

壁面温度

壁面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航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274910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大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6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全国第十六届分离流、漩涡和流动控制会议 、中国航空学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4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等;壁面温度的相关文献由65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斌、王谦、何志霞等。

壁面温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4910 占比:99.93%

总计:275090篇

壁面温度—发文趋势图

壁面温度

-研究学者

  • 徐斌
  • 王谦
  • 何志霞
  • 刘宇
  • 卫海桥
  • 吴健
  • 李理光
  • 胡宗杰
  • 薛宏
  • 谢荣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韩玲; 彭俊杰; 郭佩奇; 朱曌; 陈柳; 张波; 张小艳
    • 摘要: 为解决矿井热害问题,制备了硅橡胶/中空玻璃微珠巷道壁隔热支护材料,应用相似实验系统测试了不同壁面温度、送风风速和送风温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风流与巷道围岩的传热过程,并利用SPSS分析各因素与对流换热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壁添加硅橡胶/中空玻璃微珠阻热材料,壁面温度在前3 min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缓,且变化规律受送风速度影响较大,壁面温差随送风速度的减小而减小,比相同工况的未隔热围岩减小幅度最大约29%,巷道出口风温降低约50%;硅橡胶/中空玻璃微珠隔热材料稳态换热阶段随送风风速的增大,风流温升幅度减小,随送风温度的降低,风流相邻两测点及进出口温差增大。对流换热系数与风流速度、风流温度为正相关,与初始壁温呈负相关,且受风流速度影响程度最大;基于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隔热支护结构与围岩的换热系数关系准则式,结果可推广至实际矿井的换热过程分析。
    • 钱环宇; 余永刚
    • 摘要: 目的 研究火炮多发连续射击后膛内模块装药的受热过程。方法 采用烤燃的思想建立模块装药留膛二维瞬态烤燃模型。以443 K为临界温度,求解火炮在2种低射速工况(以每分钟2、3发)下连续射击至药室内壁温度达到约443 K时的壁面温度分布,并以此为初始温度条件,对模块装药在膛内的烤燃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2种低射速下火炮膛内模块装药的烤燃特性。结果 火炮以每分钟2发射击42发后,火炮药室内壁温度达到444.3 K,装填入内的模块装药在膛内滞留176.4 s后,发生烤燃响应,烤燃响应温度为484.2 K。射速为每分钟3发时,火炮射击39发后,药室内壁温度达到444.3 K,此时模块装药在膛内滞留216.9 s后会发生烤燃响应,烤燃响应温度为483.0 K。2种低射速工况下,模块装药的初始烤燃响应位置均位于模块盒右上角的内壁处。数值计算所得烤燃响应温度结果与试验一致。结论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模块装药在膛内的烤燃问题。射速对模块装药滞留膛内的烤燃特性有一定影响。
    • 胡强; 温小萍; 郭志东
    • 摘要: 为了研究水蒸气和壁面温度对甲烷-空气爆燃特性的影响,自行搭建尺寸为π×30^(2) mm×1200 mm不锈钢爆炸管道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导致甲烷爆燃产生的水蒸气不易或无法在管道上形成液膜,进而抑制甲烷-空气爆燃反应。在水蒸气的时长从0 s增加到180 s的过程中,低浓度的水蒸气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水蒸气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壁面温度和水蒸气的增加会抑制管道压力的振荡行为发生。
    • 杜慧勇; 杨自冬; 李可; 王站成; 李民; 徐斌
    • 摘要: 为解决发动机排气管在排气温度较低时出现的尿素结晶问题,该研究从改进尿素水溶液(Urea Water Solution,UWS)雾化效果角度进行分析,搭建UWS喷射雾化试验台架,利用智能温控仪提供恒温壁面,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UWS碰撞不同温度壁面的过程,采用激光粒度仪探究UWS以30°入射角分别碰撞常温(20°C)、100、150和200°C温度壁面后,近壁面处液滴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大小呈‘M’形分布,测试空间内的SMD整体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SMD逐渐减小。UWS与不同温度壁面碰撞的初期,常温(20°C)壁面的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20~180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100~120μm;壁面温度为100°C时,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20~140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90~110μm;壁面温度为150°C时,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00~120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80~100μm,壁面温度为200°C时,主射区液滴粒径集中在50~70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30~50μm,随着时间的延长,液滴粒径逐渐减小,最后保持稳定。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测试空间内液滴粒径随时间延长而减小的速度增加,雾化效果更好,壁面残留物经历了由尿素水溶液到尿素晶体、再到熔融态尿素晶体、最后为少量白色粉尘(氰酸聚合物)4个阶段。UWS形成的壁面液膜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当壁面温度较高时则不会有液膜形成。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排气管内尿素结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杨永春; 丰平; 曹露露; 李钊; 毕晓东; 谭治学
    • 摘要: 针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系统的尿素结晶现象,以某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尿素结晶产生机理,提出利用混合器壁面温度变化幅度判断尿素结晶边界喷射量的方法,并进行稳态和瞬态工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80 s内壁面温度下降幅度达到3°C时,尿素实际喷射量达到结晶边界,可用于判断不同工况下的尿素结晶边界喷射量;拟合柴油机不同工况下尿素结晶边界喷射量,调节柴油机原排,可有效控制尿素喷射量在结晶边界以内,避免产生结晶。
    • 周鑫; 马小晶; 胡丽娜; 刘佳; 张博文
    • 摘要: 液滴撞击不同润湿性壁面的传热流动问题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研究采用CLSVOF方法,引入描述壁面润湿特性的动态接触角,并考虑液滴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建立液滴撞壁模型,模拟研究液滴撞击流动行为,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确定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传热作用下考虑壁面润湿性的液滴撞击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壁面传热作用对液滴撞击铺展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撞击过程中,液滴先铺展后逐渐收缩,与静态接触角模型相比,采用动态接触角模型所得的液滴流动特性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随着接触角增大,液滴在撞壁初期不易铺展,随后则易于收缩;虽然固液传热作用会影响液滴铺展直径,但不改变液滴的运动趋势。
    • 刘亮; 邱波; 曾磊; 姚杰; 朱目成
    • 摘要: 压缩拐角是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典型非连续区域,其分离/再附结构对局部热环境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研程序,开展了典型压缩拐角外形的气动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壁温条件下压缩拐角的热环境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壁温升高,流场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但由于近壁面流体物性参数变化较大,导致拐角分离涡分离点向前移动、再附点向后移动,拐角处干扰区扩大;压缩拐角大部分区域的热流随着壁温的升高而减小,且干扰区内热流减小的幅度比无干扰区更大,但热流并不完全遵循随壁温升高而减小的规律.另外,通过对比变壁温计算热流和热壁修正公式修正热流,发现热壁修正公式在干扰区存在精度降低、适用性不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壁温对压缩拐角流动影响的认识,缩小了热壁修正公式的适用范围.
    • 汪徽俊; 包向军; 林琦; 杨筱静; 张玉; 陈光
    • 摘要: 以纳米不粘涂层夹套式上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采用高压水(0.4MPa)作为换热介质,在一个炼焦周期内,荒煤气温度和换热器内壁沿程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荒煤气进口速度从6.55m/s降低到0.83m/s,焦油析出径向范围增加了37mm;炼焦过程中,换热器内壁温度范围在496.8°C到141.4°C之间,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上升管内壁沿程温度在"高温段"处降低幅度较大,同时高于涂层耐受温度,应采取措施保护不粘涂层避免损坏;随着荒煤气进口速度的降低,纳米不粘涂层夹套式换热器的热量回收率从13.84%提高到42.16%,炼焦中后期的换热效果更好.
    • 张小矛
    • 摘要: 随着汽油机工作负荷的增加,燃烧室末端混合气自燃概率升高,爆震倾向增大,提高燃烧室冷却能力成为抑制爆震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一台4缸直喷增压汽油机进行多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揭示了各缸的爆震机理,燃烧室壁面温度以三维有限元热传导方法赋值,评估了燃油的蒸发和壁面温度对汽油机爆震的耦合影响.结果 表明:由于燃油的蒸发和壁面温度共同作用,第1缸的缸内温度较均匀,第2缸由于排气侧右区燃油浓度偏稀,壁面温度较高,导致缸内温度较高,末端混合气更容易发生自燃,因而第2缸比第1缸更容易发生爆震,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以第1缸爆震指数为基准点,通过优化燃烧室冷却性能可降低壁面温度,第2缸爆震指数下降可降低爆震风险.
    • 焦冬梅; 苑诗帅; 张涛; 郭超; 李冬燕
    • 摘要: 通过ANSYS软件对L型宽幅挤出机头流道三维非等温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分子物料在非等温挤出过程中的流场规律,探讨机头流道壁面温度、进料口压力、阻尼宽度和阻尼高度等参数对机头流道内物料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阻尼宽度对物料具有明显的调压作用;机头流道参数对物料挤出压力和挤出均匀性的影响趋势不同,当壁面温度为338~343 K、进料口压力为15.0~19.6 MPa、阻尼宽度为8 mm、阻尼高度为3 mm时,物料挤出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可实现高分子片材挤出质量和挤出产量的平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