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融入

城市融入

城市融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1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7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3506篇;相关期刊583种,包括青年探索、学理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云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等;城市融入的相关文献由13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付欣、聂洪辉、许光等。

城市融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7 占比:1.79%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3506 占比:98.15%

总计:54517篇

城市融入—发文趋势图

城市融入

-研究学者

  • 王付欣
  • 聂洪辉
  • 许光
  • 刘阳
  • 叶继红
  • 杨柳
  • 罗竖元
  • 胡荣
  • 刘庆
  • 吴九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媛; 刘文婧; 寇亚琴; 吴忠艳; 黄潇楠
    • 摘要: 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城市融入与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关系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将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来探究城市融入及各维度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融入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其相对贫困值更低。城市融入下的各维度:经济融入、社会融入与政治参与、文化心理融入都能缓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程度,农民工城市融入度越高,相对贫困程度越低。
    • 宋长海
    • 摘要: 对于人民而言,城市是家,是工作、生活、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物理场所,同时又是凝聚人心、激发潜能、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精神家园。对于城市而言,多样化共享空间的建设不仅需要绿地、步道、建筑小品、广场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和配置,更需要人性化的理念、人文化的气息和人情味的氛围,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愿意留下来,更愿意经常来。因此,对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来讲,如何把更多的闲置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变成可供利用的公共空间或绿色空间,并进一步变成人民喜欢和满意的共享空间,这是关键,更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初衷。
    • 严金海; 王彬; 郑文博
    • 摘要: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影响,乡土依恋越强烈,退出意愿越弱;城市融入程度越高,退出意愿越强。(2)在乡城空间转换中,乡土依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强于城市融入的正向影响,乡城移民只有真正融入城市后才会乐意退出宅基地。(3)乡城移民对宅基地作为私人财产和居住保障的产权认知对其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乡土依恋在其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4)相比老一代乡城移民,相对更高的城市融入和较低的乡土依恋感知使得新生代乡城移民退出意愿相对较高。研究结论:政策设计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心理情感层面人地关系的作用,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城乡联动,从促进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满足过渡阶段多元需求等方面提升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 王位东
    • 摘要: 我省作为农业流动人口大省,存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问题。“为顺利推进我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亟须高度重视新生代大龄单身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除其后顾之忧。”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商丘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位东重点关注着这一问题。
    • 孟新婷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融入群体包括男性农民与女性农民,农村进城妇女占到了城市融入群体的一半。调研发现,在常态社会生活中,农村进城妇女的社会交往从表面上看似乎有所扩展,而一旦进入风险社会,其血缘型交往、业缘型交往、趣缘型交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呈现“只能跳广场舞”的现象。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发现,农村妇女进城后的社会资本产生异化,表现为社会信任的流失、社会网络的弱化、社会规范的重构。他们在走向城市的过程中瓦解了其在农村社会中形成的固有关系,而在城市中结成的社会交往结构并不稳定,不具有韧性。因此,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农村进城妇女的社会交往并未因场域扩大而增加,反而因场域变更而收缩,其交往具有脆弱性,交往的深化发展受到限制。
    • 李玲燕
    • 摘要: 青年流动人口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对城市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流动青年的城市融入问题以促进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价值,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市流动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其城市融入指标体系,采用FAHP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促进新时代青年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价值。
    • 舒曼; 陈义敏
    • 摘要: 在网络时代,伴随城市化发展,农民工群体步入了代际更迭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不仅影响该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而且关乎城市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基于对部分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研究数据的分析,调查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环境危机感和社会是否相对公平以及政治融入、经济融入、文化融入、社会融入都与幸福感有相关性。基于此,进行关联性探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和提升幸福感。
    • 李忍忍; 吕加光
    • 摘要: 做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工作,对于提升城市化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却发现,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社会排斥、学历门槛、生活方式不同等多种困境。这也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笔者通过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供大家参考。
    • 王珊娜; 赵明霏
    • 摘要: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 胡荣; 陈诗颖
    • 摘要: 基层选举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工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与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考察房产情况、邻里互动对农民工个体基层选举参与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情况和政治参与水平。对CGSS2017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房屋产权和居住面积对农民工基层选举参与有积极的影响;邻里互动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指标之一,亦可影响农民工的基层选举投票情况。因此,从政策层面看,若想提升农民工的基层选举参与,不仅应改善农民工的相关住房情况,政府还应该在社区资源整合分配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服务,使其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积累社区社会网络,激发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