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想象

城市想象

城市想象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专利文献5358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北京社会科学、重庆社会科学等; 城市想象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永东、李海燕、李芸等。

城市想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53581 占比:99.86%

总计:53655篇

城市想象—发文趋势图

城市想象

-研究学者

  • 李永东
  • 李海燕
  • 李芸
  • 王利丽
  • 赵坤
  • 齐峥峥
  • 严亚
  • 亚思明1
  • 俞春玲
  • 俞王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特
    • 摘要: 惠特曼的城市想象颠覆了城市作为自然对立面的扁平化形象,指出城市文本并非以人类声音为单一主调而构成的平面图景。惠特曼笔下的城市是打破自然沉默的“怒者”,能够激起城市空间中的多维声音,使之交织成城市生态复调。惠特曼建构的生态环境没有延续以自然/人文为双圆心的椭圆范式,而是转“一分为二”为“合二为一”,构成了自然环境与人造空间相杂糅的同心圆结构的生态网络。惠特曼的城市生态思想与中国古典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彰显出深刻的生态整体观。
    • 俞春玲; 连冰冰
    • 摘要: 与张爱玲的“双城记”相似,葛亮同样热衷于对“家城”和“异乡”的书写。两位作家均关注都市生活,将笔触深入日常肌理,与此同时,葛亮的城市想象又有新变之处。葛亮突破了张爱玲笔下都市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城市想象的空间由封闭变为开阔,时间也由静态变为动态。他一改张爱玲对时代和历史的规避,在凸显影响人物命运的历史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人城相生的书写方式。相比之下,葛亮的城市想象更多地承续了新文学启蒙的火种,由乱世中的悼亡转为时代洪流下的缅怀。
    • 张伟
    • 摘要: 与中国作家笔下怀旧气息浓郁的文化古城形象不同,近现代外国作家笔下的北京形象存在三重面影的复叠,矛盾纠结情感的萦绕。一方面,他们极力美化北京的建筑空间美、乡土生活美、文化艺术美,执着寻觅期待视野中“理想”的东方帝都;另一方面,他们又热衷于披露老北京的衰颓破败、落后颓靡,构想和曲解“祛魅”的弱国都市。还有一个方面,他们既认可北京的现代化努力,又感叹外国强权破坏了北京的传统东方美,塑造了一座同化与纯化纠葛不清、属于“自我”的潜在殖民城市。近现代外国作家的北京书写,深刻反映了列强以“拯救东方”为名的殖民意愿,及其渗入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身份之后对作家文学表达的强力干预。
    • 谢艳虹
    • 摘要: 杭州,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城市文化吸引着大众,有关杭州的影视题材和在杭州取景拍摄的影片越来越多。本文将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解析电影和城市之间彼此镜像的关系,对当中映射的视觉符号和文化意蕴进行解构与分析,探究其在影片中的影像建构与文化表达,从而提炼出杭州影像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美学价值。
    • 王兴文
    • 摘要: 以增长和速度为标志的城市化进程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稳定的社会结构分化,底层社会群体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犹疑、焦虑、失落、迷茫,甚至抵制心态,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心理,也影响了当代作家的创作。贾平凹、莫言、苏童等在90年代初期对城市景观做出了近乎悲观的想象,开掘出城市之恶的书写主题;何顿、朱文、邱华栋等以看似放纵实则反抗的姿态,抵制城市的新旧秩序的规约;林白、陈染、卫慧、棉棉等在发现女性自身的同时远离城市正常的生存状态;谈歌、张平、李佩甫等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改革以及下岗工人的生活艰辛中发掘城市片面追求增长的病症;王安忆、程乃珊、陈丹燕等则以怀旧的笔触留下上海的百年记忆,并借以表达对现实的逃离。多向衍变的90年代城市书写,笼罩着焦虑与迷茫的色调,与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理形成“共振”。重估90年代小说的城市书写,对重构当代文学史和社会文明价值有重要意义。
    • 梁思璇; 刘竺岩
    • 摘要: 《良友》画报以他者视角进行了陪都建构与关于重庆的城市想象。重庆大轰炸在报道中并非重点,而是基于议程设置的策略性叙事。由于大轰炸与重庆风景并存,产生了看似割裂的“两个重庆”。但对上海“孤岛”读者来说,二者并不矛盾,风景的重庆与轰炸的重庆分别在雅克·德里达所言的“面甲”背后,传递着趋同的指令,即大轰炸无损于重庆的陪都地位,更无法影响坚持抗战的大政方针。以“孤岛”民众为代表的读者所要做的,就是服膺于“面甲”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即对抗战应具有高度信心,更要认同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部署与必胜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这样的导向既是部分抗日报刊的共性,更是《良友》画报作为“孤岛”抗日报刊的特殊视角所致。
    • 苏敏
    • 摘要: 城市想象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作为特殊的个案,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视觉修辞和城市意象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方法,从视觉修辞中的隐喻入手,以并置结构中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为参考,展开对雄安新区规划层面的想象研究。同时,从电子空间及其文化变迁给个体想象带来的影响出发,揭示想象在个体层面的流动性质。在视觉规训共享中,文章提出以象征性节点、公共空间的连通以及多种形式的沟通为途径,形成多种想象共生性的存在,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总的来说,以想象多元、文化流动、文化共生三个方面揭示雄安新区城市想象的内在机制,为实现城市想象的共生融合和推动城市形象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开轩
    • 摘要: 抗战以来,文人的重庆印象、重庆体验虽趣舍万殊,但因作家自身的政治定位、其时社会氛围的裹挟而在笔下形塑出战时重庆“统一”的模样。这种“统一”凝结成一种关于重庆的整体公共印象,也锚定了战时重庆本身丰富的阐释空间。抗战时期,端木蕻良在重庆创作了数目可观的作品,“东北味”褪去,“重庆风”尽显。其重庆书写以下江人的“他者”视角折射出一个镜像的“他城”,达到对重庆城市想象“另一面”的召唤与建构。摆脱了“整体”的城市文化眼光,返回端木蕻良的“重庆”,端木蕻良的重庆书写理应带给文学史与城市史更宝贵的收获。
    • 钟琼
    • 摘要: 城市景观是经过作家创造的"第二自然",融合了作者的审美、想象和价值判断.邓一光在他的"深圳系列"小说中呈现了许多富有深圳地域特色的都市景观.作者进一步思考都市与都市人的生活,通过对都市的空间想象、都市场景的描摹和真实再现等方式与景观对话,表达出都市人身份认同的困惑、都市历史记忆的断裂、都市人的焦虑和生存困境等主题,完成了他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想象和叙述.
    • 苟健朔; 李永东
    • 摘要: 全面抗战以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量知识分子进入大后方,大后方城市进入文学视野中.具有北平经历的知识分子在成都、昆明与重庆的城市描摹中想象北平,北平与大后方城市进行双向互动.战时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城市想象在现代都市与乡村城市、战时国都与旧时故都的双重对照下形成两副面孔,北平、重庆、昆明与成都互为榜样,以此折射出多样的城市文化与知识分子复杂的文化心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