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矩

地震矩

地震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8891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防灾减灾学报、地震、地震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2006年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地震矩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忠良、万永革、张彬等。

地震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891 占比:99.41%

总计:19004篇

地震矩—发文趋势图

地震矩

-研究学者

  • 吴忠良
  • 万永革
  • 张彬
  • 杨选辉
  • 任政
  • 刘双庆
  • 刘杰
  • 姜耀东
  • 张永志
  • 易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朱成林; 甘卫军; 贾媛; 殷海涛; 肖根如; 李杰; 梁诗明; 张海平
    • 摘要: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简称日本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研究日本地震对该地区地壳运动及地震潜势的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通过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日本地震同震形变场并得到如下认识:(1)8个定点地球物理观测的同震响应验证了本文同震形变场的可靠性;日本地震的东向拉张使研究区整体上处于张性同震应变状态,但存在局部挤压区域,其中莱州湾至海州湾的挤压条带穿过沂沭断裂带并对断裂带南北两段产生了不同的同震作用,对南段具有拉张作用,对北段产生挤压作用;(2)同震形变场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著的剪应变,地震b值显示上述区域的构造应力在日本地震后增强,因此同震形变场可能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3)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显示,同震形变场短期内对鲁西断块、鲁东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南段累积了地震矩,可能有助于上述区域在日本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日本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北段的地震矩具有释放作用,或许是该区域地震活动减弱的原因.
    • 任政; 姜耀东
    • 摘要: 为了分析开采扰动下逆断层冲击地压矿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根据G-R地震活动幂次分布规律,结合现场微震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矿震活跃度b值以及地震矩值M0对井下矿震活动分布规律以及高震级事件能量释放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跨度上,井下矿震事件频次分布规律符合G-R分布规律,b值越小,高震级矿震事件在整个矿震事件中频次越高,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影响越严重。b值受原岩应力、开采扰动、断层性质的影响: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差值越大、开采速率越快、断层倾角越小、落差越大,b值越小;逆断层地震矩M0在空间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靠近高位岩层附近断层面区域的地震矩值为整个断层面上的峰值区域,随着工作面不断逼近断层面,断层面上的高峰值区域会不断增大且向下部区域蔓延,使得整个断层面上的地震矩不断增大。断层面地震矩值的增大意味着可释放能量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作面造成的扰动也会更加剧烈,进一步增大冲击地压事故的危险性。
    • 任政; 姜耀东
    • 摘要: 为了分析开采扰动下逆断层冲击地压矿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根据G-R地震活动幂次分布规律,结合现场微震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矿震活跃度b值以及地震矩值M 0对井下矿震活动分布规律以及高震级事件能量释放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跨度上,井下矿震事件频次分布规律符合G-R分布规律,b值越小,高震级矿震事件在整个矿震事件中频次越高,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影响越严重.b值受原岩应力、开采扰动、断层性质的影响: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差值越大、开采速率越快、断层倾角越小、落差越大,b值越小;逆断层地震矩M0在空间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靠近高位岩层附近断层面区域的地震矩值为整个断层面上的峰值区域,随着工作面不断逼近断层面,断层面上的高峰值区域会不断增大且向下部区域蔓延,使得整个断层面上的地震矩不断增大.断层面地震矩值的增大意味着可释放能量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作面造成的扰动也会更加剧烈,进一步增大冲击地压事故的危险性.
    • 任政; 姜耀东; 张科学
    • 摘要: 为了探明采动影响下逆断层诱冲机制,结合现场数据、理论推导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综合分析了采动影响下逆断层活化过程,从动静载扰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采动影响下逆断层诱冲机制。采动影响下逆断层活化为阶段性过程,通过滑移倾向性指标Ts以及滑移量的分析可以将该过程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研究表明:逆断层高位区域Ts值及滑移量较大,为断层面活化过程中的危险区域,且断层面活化危险程度受断层倾角以及工作面到断层距离l的影响。逆断层的存在改变了井下开采结构,造成了工作面应力状态的改变,且逆断层阶段性活化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释放能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逆断层诱冲机制主要由动静载2方面引起:静载扰动方面,逆断层倾角的减小会造成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系数的增大,加大了冲击地压危险性;另一方面,逆断层阶段性活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动载的方式对工作面造成冲击,该能量可以用地震矩M0来表征。M0与工作面到断层距离l之间存在指数相关性,该相关性中的p,q值可以用来表征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逆断层能量积累程度。p值反映开采后期断层面能量积累程度、q值反映开采初期断层面能量积累程度。p,q值越大表明断层能量积累程度越高,断层发生滑移错动后释放能量越高,对工作面冲击越大,越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的发生。分析发现:p值随着断层倾角的减小而增大,q值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 梁飞; 阎春恒; 向巍; 黄惠宁; 原永东; 李莎
    • 摘要: 收集来自广西地震台网的493个M^(L)1.8以上的广西地区典型构造地震、塌陷地震和爆破事件,采用小震震源参数计算软件包解算每个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和定标关系。结果表明:构造地震和塌陷地震的应力降、地震矩与近震震级存在较好的定标关系。震级相当时,爆破比塌陷地震的应力降高1个数量级;构造地震比塌陷地震的地震矩高1个数量级,比爆破事件的地震矩高2个数量级。不同类型地震的拐角频率差别不大。上述认识可为广西地区不同类型地震识别提供参考。
    • 李盛; 张慧; 李志雄; 郭昱琴
    • 摘要: 对197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地区的中强地震的地震前矩释放进行研究,获取了东南沿海地区18次ML≥5.0以上地震前一定搜索半径内(100 km和150 km)地震矩释放的空间分布图和时序变化图.结果表明:在搜索半径内地震目录G关系符合线性特征的情况下,当搜索半径为100 km时,12个地震震前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当搜索半径150 km情况时,9个地震震前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因此,相对而言,搜索半径为100 km时,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的地震比例更高.
    • 惠春; 潘华; 徐晶
    • 摘要: 确定影响大地震周期性复发的干扰因素和原因对活动断裂强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弹性回跳理论,介绍了活动断裂上中强地震活动对大震复发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地震矩释放率法和库仑应力改变分别来计算同一断层和周边断层上发生的强震扰动对断层大地震复发的影响时间△t,并以鲜水河断裂带中-北段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04年、1981年道孚段发生的M7.0和M6.9地震导致道孚—乾宁段大地震复发分别延迟约80a和45a;1923年倡促M7.3级和1967年侏倭M6.8级2次强震使得甘孜—炉霍段的大地震复发时间提前约35a.
    • 袁乃荣; 刘瑞丰; 李赞; 孔韩东
    • 摘要: 对于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人们更关注的是地震辐射能量ES和能量震级Me的大小,能量震级Me反映震源动态特征,适合描述地震的潜在破坏性.本文介绍地震波能量ES和地震矩M0的物理意义及能量震级Me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并测定得到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 7.0地震的能量震级Me为6.3.
    • 康萌; 蔡一川; 黄春梅; 王宇航; 蒋波; 唐涛
    • 摘要: 根据四川测震台网记录的九寨沟7.0地震余震波形,通过扣除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的影响,恢复3.0≤ML≤5.0中小余震的震源谱,采用ω2震源模型拟合震源谱后,利用Brune的圆盘模型计算得到81次余震震源参数,对这些震源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彼此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余震应力降存在分段特征,SE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1.0~5.0 MPa;NW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0.5~10.0 MPa;中段应力降值分布范围为1.7~8.5 MPa.地震矩、矩震级与近震震级ML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 刘芳; 张帆; 李彬; 娜热
    • 摘要: Based on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the Inner Mongolia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ource spectrum parameters of 182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from January 2009 to September 2016 are derived and the seismic moment M0 and moment magnitude MW of the earthquakes are calculated.The ML-MW relational expression between stress drop and magnitude are obtain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Visible incorporating the moment magnitude can enrich the earthquake observation report content,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and earthquake scientific research.%基于S震相“S窗”内的波形信号识别、品质因子Q(f)和22个台站场地响应,利用2009~2016年3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18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得到这些小震的零频幅值及其拐角频率,据此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0、矩震级MW和应力降△σ.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的关系式.分析表明,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呈线性关系.可见,将矩震级纳入地震的快报与正式目录中,可以丰富地震观测报告内容,更好地为地震应急和地震科研服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