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层损失

地层损失

地层损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4063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3第七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等;地层损失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勇、宋戈阳、宋涛等。

地层损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7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4063 占比:99.13%

总计:14187篇

地层损失—发文趋势图

地层损失

-研究学者

  • 方勇
  • 宋戈阳
  • 宋涛
  • 汪辉武
  • 王凯
  • 郭建宁
  • 漆泰岳
  • 王非
  • 缪林昌
  • 仇文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天佐; 陈雷; 薛飞; 王林翔; SANA Moctar
    • 摘要: 为探究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变形在地层内部的传递规律,基于排液法模拟隧道施工引起的直接地层损失,进行不同地层损失率下砂土地层变形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层损失率下,地表及地层内部的沉降曲线均成高斯正态分布,地表沉降影响宽度约为5倍硐径,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在13.5~15范围之内,约为2倍硐径;地表最大沉降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加而增大,大致呈二次函数关系;地层内部中心最大沉降与深度呈线性关系,最大沉降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地层沉降槽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地层沉降槽宽度系数i与距离隧道横轴线的深度h呈线性关系;不同深度处的沉降槽体积自下而上有增大的趋势,沉降槽体积传递率的范围为60%~90%.
    • 罗兴财; 周小文; 张盛红
    • 摘要: 控制地层损失是盾构隧道施工中进行地层沉降控制的主要手段,但是,如何确定地层损失率指标以及如何控制地层损失率,尚无规范可循。本文首先对地层损失的常用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综合相关文献给出了建议的地层损失率取值范围。然后,针对某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该工程地层损失率指标的确定方法、盾构掘进单位长度出渣量确定方法、地层沉降监测情况以及地层损失的控制效果。该案例表明,采用出渣量的控制来实现地层损失的控制并以此优化施工参数,是较为有效的控制地层沉降的方式。该案例对于类似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 王庶懋; 何乃福; 王虎; 吴建; 陆武萍
    • 摘要: 苏通GIL综合管廊盾构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下电力隧道,由于穿越地层地质情况复杂、掘进纵向坡度大,给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变形控制带来巨大困难。通过盾构掘进开挖施工下地面变形现场监测,深入分析泥水盾构掘进引起的地面变形模式和发展规律,发现地面最终沉降规律与经验法所提出的正态分布模式保持一致。针对隧道盾构引起地层移动预测经验法中沉降槽宽度确定问题,先在南岸依据现场地质勘查资料确定不同方法对应的沉降槽宽度,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这些沉降槽宽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后采用Clough&Schmidt法对北岸断面进行预测,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为盾构现场施工安全控制提供重要指导。
    • 韩昀希; 王宇佳; 孙铁成; 索晓明; 杜志田
    • 摘要: 路基变形是关乎运营铁路安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运营事故的潜在诱发因素。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是造成其路基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工程地质详勘确定了不同工况的地基强度参数,开展路基沉降变形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基采用不同加固方式处理后的铁路路基,其地基加固强度与路基顶的沉降变形值呈负相关性;地层损失对于路基沉降变形有较大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路基沉降变形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加而逐步增大,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与地层损失密切相关;采用MJS工法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能够减小盾构穿越路基的沉降。本研究结论可为有效解决盾构穿越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 冉光耀; 王清波; 李渊; 陈寿根
    • 摘要: 深圳六号线民乐停车场出入线隧道由于其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使得小半径曲线隧道周围的地层相对于直线型隧道而言受到扰动很大、TBM掘进轴线难以控制、TBM掘进轨迹纠偏难度很大以及洞内测量难度大,通过铰接装置、扩挖刀的使用以及TBM掘进轴线预偏设置等方法解决该隧道出现的上述问题,并就TBM掘进轨迹纠偏技术进行了探讨。
    • 裴鲁光; 傅鹤林; 喻能根; 于归; 侯伟治
    • 摘要: 机场磁浮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会对机场跑道和地下油管产生扰动,严重时会影响机场安全运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揭示机场磁浮曲线段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引发的地下油管变形扰动效应,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曲线段盾构隧道下穿引起地下油管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盾构机在曲线段掘进过程中,地下油管横向沉降槽将会偏离隧道中轴线,在曲线隧道内侧的地下油管沉降明显大于曲线隧道外侧的地下油管沉降;盾构开挖面附加推力t、盾壳摩阻力f以及附加注浆压力g导致地下油管沉降的横向分布呈“U”型,盾壳摩阻力和地层损失是显著影响因素;三种方法下的地下油管变形结果相近,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 杨潇; 姚春桥; 李明宇
    • 摘要: 在计算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中,地层损失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经典Loganathan公式中关于地层损失分布函数的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和隧道周围统一土体移动模型对Loganathan公式中的地层损失分布进行修正,而后将解析计算公式向三维空间予以拓展.通过对工程实例计算分析发现,与Loga-nathan公式得到的结果相比,修正公式算得的地表沉降槽宽度较小、土体水平位移也较小,计算结果更为准确,与工程实测数据更加吻合.
    • 周小淇; 史培新; 刘维; 郭见军; 杨阳
    • 摘要: 随着城市隧道建设环境的日益复杂,很多矩形隧道不再具备明挖条件,而采用顶管施工,合理预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是工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依托苏州地铁5号线某车站矩形顶管工程,建立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地层损失模型和基于弹性力学Mindlin解的计算模型,得到矩形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公式.选取K34断面,对比了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矩形顶管地表沉降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矩形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其预测值和现场实测数据的误差仅为10.6%;地层损失引起的地表沉降是总地表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侧摩阻力与正面顶推力占比较小;理论预测曲线的沉降槽宽度与实际沉降槽宽度较为接近,约为2~3倍隧道埋深.
    • 阎飞
    • 摘要: 考虑到传统地层损失法计算地表沉降存在地表沉降最大值多解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先确定最大沉降位置与影响范围,再求解最大值的求解路径,对现有地层损失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改进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避免多解问题,同时可以保证沉降影响范围与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的协调性,该方法整体上预测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方江华; 姜平伟; 郭朋亮; 王凤瑶
    • 摘要: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以北京地铁12号线光熙门站—西坝河站区间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地层孔隙水压力、地层沉降损失演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为工程施工规避风险源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施工掌子面孔隙水压力集中位置主要在暗挖隧道上方注浆形成的"注浆拱"拱顶以及断面未注浆范围;隧道施工过程中,沿施工掘进方向在施工掌子面前、后10 m到掌子面位置范围内,是发生涌水关键位置;地层沉降值经历了由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到集中在中轴线位置处的变化过程,最后沉降值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导洞1施工掌子面处地表沉降值稳定在12 mm左右;初期支护拱顶沉降以及拱脚水平收敛均分别在45、30 d达到稳定;现场反馈的施工信息与模型计算地层演化过程相吻合,计算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