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圣人观

圣人观

圣人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3464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管子学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 圣人观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荣佳、李学林、李瑞卿等。

圣人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2.50%

专利文献>

论文:3464 占比:97.50%

总计:3553篇

圣人观—发文趋势图

圣人观

-研究学者

  • 陈荣佳
  • 李学林
  • 李瑞卿
  • 李迪
  • 杨洋
  • 辜堪生
  • 陈水德
  • 东卫平(指导教师)
  • 何平
  • 余树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罗彩
    • 摘要: 王弼、郭象分别通过“体无”“体本”赋予了孔子“自然化”色彩,重塑出儒道相融、名教自然合一的圣人人格,展现了“老庄不及孔”的尊孔趋向。通过寓“无为”于“有为”的手法,郭象将王弼推崇的“上古”“三皇”“五帝”圣人系统延伸至“三王”,阐明这是“有德”的圣人人格下落到“有位”的现实君主人格之必然过程,因而上古、三皇、五帝的无为政治与三王的有为政治都是圣人因时顺势、循道行事及自然无为的代表,这就肯定了圣人所创之名教存在的必要性及三代之制的合理性,实现了无为与有为的统一。此圣人人格与圣人系统在政治上便体现为“内圣外王”的王道理想追求。郭象在王弼主张“本末一体”的基础上以“体用一如”来诠释道与德、圣与王的关系,实现了由王弼倡导的“先圣后王”政治理想向“圣王合一”的转变。以王弼、郭象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以孔子为圣人人格、肯定三皇五帝到三王的圣人系统、追求“内圣外王”的圣人政治,本质上是对儒家坚守的社会理想之延续,是对儒家圣人观的“接着讲”。
    • 孟驱洋
    • 摘要: 阳明良知学说不唯在《拔本塞源论》这篇文章中有扩展之处,分别是:1由个人而扩展至人类全体;2由人与人之相同的德性处而扩展至人与人相异的才能处;3由伦理问题而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问题;4由内心而扩展至社会秩序与事业(此观点受到钱穆先生《阳明学述要》“拔本塞源”等章节的启发,笔者做出进一步完善)。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放大,会看到良知学说进一步的扩展之处,它不仅在阳明学说内部,与其圣人观合为一体;亦扩展至阳明学说之外,与庄学“逍遥”“齐物”产生勾连。
    • 李友广
    • 摘要: 荀子的人性论实为性朴欲趋恶论,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荀子政治哲学的理解与把握。“性朴”,则人性可善可恶,说明人性可伪可化;“欲趋恶”,彰显人性有流于恶的可能,说明涂之人化性难为。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通过“天人相分”的理论形式对天人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自觉清理与界定,充分发掘出了人的主体性,进而以此为进路探求圣王如何获得异于涂之人的“大清明”之心,从而为圣王创制礼义法度提供难以辩驳的正当性。如此,荀子的政治哲学就有了不同于孔孟政治哲学的理论面目:在没有否定圣王之德的前提下,更为重视圣王创制礼义法度之功。与孔孟的政治哲学思想相比,荀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无疑更加适应战国时期由封邦建国政治权力体系(周制)向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秦制)过渡的天下大势。
    • 宫浩然
    • 摘要: “圣人”是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和完满人格,儒学本身即以希圣、成圣为最高精神追求的修身治世之学。在孔子那里,圣人是不可企及的超越性理想人格。在荀子看来,现实性的圣人可通过后天的努力积习仁义礼法而成。从“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到“涂之人可以为禹”,是荀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现实性提升,凸显了儒家圣人观在先秦历史演进中愈加凡俗化、具象化的现实性维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超越与现实的圆融、内圣与外王的贯通。
    • 邝其立
    • 摘要: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模拟了一场晦明捭阖的讨论.秦客为儒家传统乐论代言,嵇康则借东野主人之口予以回应.主人指斥儒家礼乐论存在一难以实现的折衷:礼乐以情为本,但因人而异的情感或会妨害礼乐的客观性、普遍性.通过解构传统乐论,嵇康建构出一套形式化的音乐观,即认为音乐不含任何经验性内容,是纯形式之美.他对儒家乐论的批判,揭示出儒家礼乐以情为本的特点:作为教化工具,礼乐须以人情为其现实基础,所以不能“无情”.而有意摆脱政教负担的嵇康,则可以从至人养生的角度重审音乐,作出新解.最后一段答问中,嵇康在承认“声无哀乐”的前提下,迂曲地重新阐释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命题,并展现出圣人“任自然”与“崇礼教”两种颇为相斥的面向.这套两可的圣人观,反映了六朝学人与传统若即若离的思想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声无哀乐论》是考察汉晋之际思想变迁的绝佳参照点.
    • 张琳
    • 摘要: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 孙东煜
    • 摘要: 圣人,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符号,是历代儒家学者的核心文化信仰.尊崇圣人,是儒家学派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方案之一.儒家圣人观,自孔子开始形成,孟子进一步发扬光大.孟子将孔子笔下抽象的圣人概念转变为具体化、形象化的人物形象.圣人在孟子的理想代言人——舜,这一先王身上绽放出炙热的光辉.比较孔孟对舜的不同看法,不难看出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可分为:(一)对圣人的道德要求:从修身到养性;(二)身份赋予:从天命之圣到天人同授;(三)教化意义:从"不得而见之"到"人皆可以为尧舜".
    • 李兴
    • 摘要: 圣人,不仅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象征,同時还具有道德品格和政治教化的双重作用。孔子时期的圣人形象是可望不可即的,它以崇高性和神秘性为追求,孟子却以他的性善论作为思想内核,在继承和发扬孔子圣人观的前提下,重新构建了儒家的圣人观,从孔子到孟子的圣人观的演变也标志着儒家理想人格从神秘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发展过程。
    • 吴东碧
    • 摘要: 利玛窦与儒家圣人观的互动是明清时期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践之一。利玛窦于传教士中首次将圣人的概念跨越到中西文化领域,在肯定儒家圣人的道德具有宗教价值的同时,尝试构建"圣人基督论"的思想,为天主教中国化提供了先驱性的理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