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15906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等;土壤蒸发的相关文献由93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景生、段爱旺、陈军锋等。

土壤蒸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5906 占比:99.78%

总计:116166篇

土壤蒸发—发文趋势图

土壤蒸发

-研究学者

  • 孙景生
  • 段爱旺
  • 陈军锋
  • 刘静
  • 张喜英
  • 邵明安
  • 郑秀清
  • 高阳
  • 伍靖伟
  • 刘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池涛; 邓亚鹏; 孙玉霞; 毛伟兵; 米兆荣; 张倩; 张明明
    • 摘要: 为了探明盐渍土水盐分布和土壤蒸发特性对掺沙的响应特征,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掺沙量(沙-土质量比为0,10%,30%,50%和70%,分别以处理CK,T1,T2,T3和T4表示)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特征和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00 min,处理T1和T2表层0~1 cm土壤的平均质量含水率比CK分别高了50.0%和40.7%,T3和T4表层0~1 cm土壤的平均质量含水率比CK分别低了36.3%和18.7%,而处理T1,T2,T3和T4表层0~1 cm土壤的平均电导率比CK分别低了16.3%,30.2%,8.1%和22.4%.处理CK,T1,T2,T3和T4的0~5000 min的平均蒸发速率依次为1.52×10^(-3),2.08×10^(-3),1.49×10^(-3),2.03×10^(-3)和1.52×10^(-3) mm/min;5001~14000 min的平均蒸发速率分别为0.79×10^(-3),0.44×10^(-3),0.47×10^(-3),0.26×10^(-3)和0.35×10^(-3) mm/min.
    • 贾振江; 赵广兴; 李王成; 安文举; 刘巧玲; 李阳阳; 徐天渊
    • 摘要: 为寻求一种能够有效估算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土壤蒸发量的方法,通过微型蒸渗仪大田试验,研究了0(S1),20%(S2),40%(S3),60%(S4),80%(S5),100%(S6)6种砂土混合比条件下土水蒸发比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并构建了压砂地土壤蒸发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水蒸发比随表层土壤含水量呈分阶段变化,即S2~S6为2个阶段,S1为3个阶段,且S1第2,3阶段与其余处理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表层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可用砂土混合比表示为θ_(si)=0.0030s^(2)_(i)-0.1705s_(i)+14.7340;S1~S6土壤蒸发量在第1,2阶段分别可用E_(s)=E_(0)(a_(i)θ_(i)+b_(i)),E_(s)=E_(0)(a_(i)θ^(2)_(i)+b_(i)θ_(i)+c_(i))进行表示(其中,S1第2,3阶段均为E_(s)=E_(0)(a_(i)θ^(2)_(i)+b_(i)θ_(i)+c_(i))),且整体精度达85%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水面蒸发量、表层土壤含水量及砂土混合比分两阶段构建了二次抛物面模型及多项式模型,模型整体可靠性较高,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 谷贞达; 李文昊; 张金珠
    • 摘要: 为探究残膜量及残膜分布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效应,采用室内一维土柱试验,设计8种(0、39.6、79.2、158.4、264、396、792、1 320 kg/hm^(2))残膜量处理在土壤中平均和逐层递减2种残膜分布特征,对不同处理累计蒸发量进行监测,分析残膜量及其分布,并对蒸发过程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各处理单位时间内土壤累积蒸发量整体随残膜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残膜量高于79.2 kg/hm^(2)时,土壤累积蒸发量较无残膜处理显著减小(P<0.05)。蒸发前期残膜逐层递减分布的累积蒸发量大于平均分布,蒸发中后期残膜逐层递减分布的累积蒸发量小于平均分布。综合考虑,残膜量少于79.2 kg/hm^(2)在土壤中平均分布尚不显著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极限值。本文结果可为残膜面源污染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唐洋; 李新虎; 郭敏; 王弘超
    • 摘要: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试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动态监测及分析不同ISC下砂土的盐结皮形成、蒸发、土壤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以期阐明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ISC越高,盐结皮在土壤表面出现的时间越早,覆盖率越大,且在同样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土表温度增幅越小,蒸发量也越小;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ISC与累积蒸发量之间的关系(R^(2)>0.90);随着ISC的增加,盐结皮对土壤蒸发抑制效率从24.14%(10 g·L^(-1))增大到71.99%(250 g·L^(-1))。ISC会显著影响盐结皮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影响土表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蒸发出现巨大差异。
    • 耿耘; 刘浩; 李云峰; 冯泉清; 余轩; 孙景生
    • 摘要: 【目的】探索黄河流域植棉区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规律及作物系数。【方法】设置地面灌与滴灌2种灌溉方式,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连续监测的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量和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分析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规律,计算麦后移栽棉作物系数。【结果】滴灌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地面灌;受降雨影响,2种灌溉方式下麦后移栽棉的实际蒸发蒸腾量相差不大,滴灌和地面灌处理整个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分别为420.79 mm和415.30 mm;在棉花生育前期,地面灌和滴灌处理的土壤蒸发(E)占蒸发蒸腾量(ETc)的比例(E/ETc)变化范围为46.06%~90.23%和42.24%~77.46%,地面灌处理的E/ETc明显高于滴灌;分析气象因子与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的相关性发现,日平均温度(T)、总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与麦后移栽棉蒸发蒸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麦后移栽棉的作物系数与直播棉花不同,在生长初期已达到较高水平,在生长中期达到最大,生长末期明显下降,地面灌在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91、1.23和0.71。滴灌在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91、1.26和0.64。在地面灌和滴灌处理下麦后移栽棉Kc均随LAI增大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趋势,Kc与LAI的回归方程分别为K_(c)=1.663LAI^(0.0587),R^(2)=0.664和K_(c)=1.1779LAI^(0.0611),R^(2)=0.694。【结论】麦后移栽棉的蒸发蒸腾量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蒸发蒸腾旺盛,进入吐絮期后逐渐降低;麦后移栽棉作物系数在生长初期明显高于FAO-56推荐的Kc值,因此,在制定灌溉制度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 潘大全; 陈军锋; 薛静; 崔莉红; 赵德星; 杜琦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冻融阶段灌水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方法】冻融期进行了未灌水裸地L0和7个不同时间灌水处理(即L1(20041130)、L2(20041214)、L3(20041227)、L4(20050106)、L5(20050216)、L6(20050225)和L7(20050315),灌水1次,灌水量225 m3/hm2)的田间土壤水热监测,运用水热耦合模型(SHAW)模拟计算了土壤蒸发。【结果】冻融期灌水处理的土壤累积蒸发量比未灌水处理增加24.0%~150.0%,不稳定冻结阶段灌水促进土壤蒸发,与未灌水处理相比土壤累积蒸发量增加22.4%~27.0%;稳定冻结阶段灌水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较弱,L3处理和L4处理土壤累积蒸发量最少,较其他灌水处理低3.8%~67.1%;消融解冻阶段灌水处理L6处理的土壤蒸发量最高,较其他处理高55.3%~97.1%。【结论】不稳定冻结阶段和消融解冻阶段灌水后土壤蒸发能力较强,不利于水分在土壤中蓄存;稳定冻结阶段灌水后对3 d内的土壤蒸发影响较弱;冻融期灌水后土壤累积蒸发量约为灌水量的8.6%~9.3%。
    • 张珈玮; 陈晗; 黄津辉; 李晗; 蓝至清; 高俊杰
    • 摘要: 蒸散发(ET)是连接水文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估算土壤蒸发(LEs)和植被蒸腾(LEv)对城市水资源分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林地蒸散发双源模型的缺失,本研究基于MOD16模型提出了应用于城市林地区域改进的MOD16双源模型。改进的MOD16双源模型更加准确的描述城市林地区域复杂下垫面的能量分配过程。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对2020年深圳市前海桂湾公园20个无云日的LEs和LEv进行反演研究。用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和双作物系数法(FAO dual-Kc)验证模型性能,同时分析改进的MOD16模型对输入变量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改进的MOD16模型与S-W模型和FAO dual-Kc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1.39 W/m^(2)和20.41 W/m^(2),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8.81 W/m^(2)和19.05 W/m^(2),R2分别为0.801和0.634。改进的MOD16模型可以应用在城市林地LEs和LEv估算中。桂湾公园地区总蒸散月均值在85-165 W/m^(2)之间。研究区域的LEs和LEv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季蒸散量升高,秋冬季蒸散量降低,LEs的变化范围为0-50 W/m^(2),LEv的变化范围为0-120 W/m^(2)。LEv高值在研究区呈现零散分布,多集中在前海桂湾沿岸,LEs高值集中在研究区的西北、东北和东南部。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OD16模型对植被覆盖、太阳辐射和湿度更敏感。其中,LEv模拟结果受净辐射和植被覆盖影响最大,LEs的模拟结果受湿度和植被覆盖的影响最大。因此,应用改进的MOD16模型时需要优先确保这些参数的准确输入。修正后的MOD16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高分辨率、小尺度区域城市林地LEs和LEv模拟的准确性,为准确获取植被耗水量信息从而科学指导城市林地灌溉、解决城市水资源分配与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 刘磊; 陈军锋; 薛静; 郑秀清; 杜琦; 崔莉红; 杨小凤
    • 摘要: 准确预测冻融期土壤蒸发量,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传统极限学习机(ELM)输入权值与阈值随机给定导致预测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冻融期土壤蒸发预测模型。以2016-2017年冻融期9个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作为输入因子,实测土壤蒸发量作为输出因子,分别建立ELM模型、GA-ELM模型、PSO-ELM模型对冻融期土壤蒸发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输入因子进行随机函数处理后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PSO-ELM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单一ELM模型和GA-ELM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9936,均方根误差为0.0109 mm/d,平均绝对误差为0.0079 mm/d,平均相对误差为4.91%,可用于冻融期土壤蒸发量的预测。
    • 邓亚鹏; 孙池涛; 孙景生; 张俊鹏; 米兆荣; 毛伟兵; 孙玉霞
    • 摘要: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 要家威; 齐永青; 李怀辉; 沈彦俊
    • 摘要: 为探究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与滴灌带间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与耗水特征的影响,查明地下滴灌对田间尺度水平衡的影响特征,基于2种灌溉定额(62 mm和35 mm)与3种滴灌带间距(60 cm、80 cm和100 cm)的田间试验,并以华北典型农田地面灌溉方式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蒸散量及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处理灌溉水主要停留于20~60 cm土层,灌溉量越高,湿润范围越大;相对地面灌溉处理,地下滴灌处理地表0~20 cm与60~100 cm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随地下滴灌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地面灌溉处理可促进株高与干物质积累,地下滴灌低灌溉量导致玉米生育进程延迟。与地面灌溉处理相比,地下滴灌处理可在减少22%的灌溉量的条件下保证作物产量无显著下降,土壤蒸发相对降低30%,蒸散量相对降低8%,E/ET值由0.34降低至0.27,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20%,收获指数增加10%。不同滴灌带间距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耗水特征无显著影响。综合夏玉米生长、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滴灌设备投资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最优设计方案为灌溉量为62 mm,滴灌带间距为100 cm。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