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深度

土壤深度

土壤深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8509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致富天地、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森林培育高峰论坛等;土壤深度的相关文献由6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文科、刘艳梅、朱炜歆等。

土壤深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8509 占比:99.91%

总计:138636篇

土壤深度—发文趋势图

土壤深度

-研究学者

  • 刘文科
  • 刘艳梅
  • 朱炜歆
  • 李龙
  • 王娓
  • 赵姣姣
  • 韩晓增
  • 不公告发明人
  • 何楚
  • 刘小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岩; 刘强; 许中旗; 姜清山; 姜青红
    • 摘要: 研究了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质、pH、全磷、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在不同地势(沟底、坡面和曼甸)和不同土层深度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0~10 cm深度土壤各类养分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显著高于沟底和曼甸,其中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平均相差50.7%、34.8%、37.4%和46.3%,沟底的速效钾和碱解氮显著高于曼甸;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上元素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比沟底和曼甸平均高出46.7%、34.2%、22.7%、27.3%和63.8%,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坡面的含量明显高于沟底和曼甸,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同地势条件下,各类土壤养分元素均呈现出地表高于地下的现象,其中0~1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比20~40 cm深度土壤高出65.2%、53.2%、80.3%和64.8%,pH在不同土壤深度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塞罕坝云杉人工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陶禹; 李雪峰; 张竹青; 张清壮; 李鑫
    • 摘要: 土壤强还原灭菌技术(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是一种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目前关于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于不同RSD处理下,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联系关注很少。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RSD改良缓解连作障碍的基本原理,并为后续研究人员采用微生物手段改良土壤质量、防治土壤连作障碍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通过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不同土壤灭菌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RSD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中全氮、全钾和全磷含量,并促进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速效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积累。同时,根据群落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发现土壤深度、全氮、有效磷和交换态镁等环境因子共同驱动了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Ascomycota、Basidiomycota、Mortierellomycota等菌门丰度变化,其中土壤深度差异是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群落功能预测表明,RSD能有效提高浅层土壤中细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萜类与多酮类化合物代谢等功能丰度,并促进深层土壤中土壤腐生真菌、木质腐生真菌和枯落物腐生真菌的定殖。综上所述,RSD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积累并驱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有利于农田土壤地力提升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 摘要: 温度梯度是自然界中气温、水温或土壤温度随陆地高度或水域及土壤深度变化而出现的阶梯式递增或递减的现象。是描述温度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内最迅速的变化会向何方向,以及是何种速率的物理量。分类(1)垂直温度梯度在陆地上,大约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C,从而形成一个随高度增加而温度逐级下降的大气温度梯度。在接近地表的范围内,由于地形差异和覆盖物的影响,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温度梯度。例如,在巴拿马一个高40 m的热带雨林中,森林顶部的日平均气温为30°C,中部为28°C,靠近地面处则为26.5°C。土壤中的温度变化也呈明显的阶梯式。
    • 李晓宇; 张丛志; 赵占辉; 张佳宝; 徐占军
    • 摘要: 为探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土壤氮素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试验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秸秆移除、秸秆覆盖、秸秆深还3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0年(2020年)秋玉米收获后,统计分析近5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10、10~20、20~30、3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氮组分。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小麦增产4.76%、5.36%;玉米增产6.33%、5.84%)。(2)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0~10 cm NH^(+)_(4)-N含量,0~20 cm TN、NO^(-)_(3)-N、AN含量,0~40 cm PON和MON含量;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0~40 cm TN、MON、NO^(-)_(3)-N、AN含量,10~40 cm PON、NH^(+)_(4)-N含量。(3)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0~40 cm MON/TN,10~20 cm NO^(-)_(3)-N/TN,10~40 cm PON/TN,30~40 cm NO^(-)_(3)-N/TN、NH^(+)_(4)-N/TN比值,对AN/TN无显著影响;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了10~40 cm PON/TN、MON/TN,10~20 cm NH^(+)_(4)-N/TN,10~30 cm AN/TN,0~10、20~40 cm NO^(-)_(3)-N/TN比值。综上所述,秸秆深还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作物产量,可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还田技术提供依据。
    • 曹平丽; 孙思怡; 卢胜旭; 张锦新; 刘小飞; 郭剑芬
    •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降雨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土壤酶是森林生态系统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能够快速反映土壤环境的变化。因此研究亚热带土壤胞外酶活性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可有效评估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影响。以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T)、隔离30%降雨(TE1)和隔离60%降雨(TE2)3种处理,于2020年9月对不同土层(0—10,10—20,20—40,40—60 cm)土壤进行取样,研究9年的隔离降雨对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隔离降雨后,4个土层的β—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CT相比,TE2处理0—40 cm土壤AP、βG和NAG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40—60 cm土壤AP酶活性在TE1和TE2处理中降低均较为显著。随着土层加深,3种土壤胞外酶活性均逐渐降低。冗余分析(RDA)表明,在0—10 cm土壤中,土壤含水量(SWC)、总氮(TN)和可溶性有机碳(DOC)是调控土壤胞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10—20 cm土壤胞外酶活性主要受控于可溶性有机碳(DOC)和铵态氮(NH _(4)^(+)—N),而可溶性有机氮(DON)和硝态氮(NO_(3)^(-)—N)是调控20—40 cm土层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关键因素。在40—60 cm土壤中,碳磷比(C∶P)主要影响着3种土壤胞外酶活性。可见,不同深度土壤胞外酶活性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及调控因素不同。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转化与循环机制。
    • 马泽跃; 黄战; 陈波浪; 热比亚•吐尔汗江; 柴仲平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库尔勒香梨园进行氮添加试验,研究施氮量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6~7年生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和熏蒸提取-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研究了0、150、300、450 kgN·hm^(-2)(分别用N_(0)、N_(1)、N_(2)、N_(3)表示)4个施氮水平下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库尔勒香梨生育期的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表现为先增后减:在梨树萌芽前期各处理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低,微生物量碳、氮峰值均出现在膨果期;0~60 cm土层中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总体表现为先增后减:N_(2)>N_(3)>N_(1)>N_(0),以N_(2)处理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效果最好,但过量的施氮量会使微生物量的积累受到抑制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熵;施氮肥会显著降低微生物碳氮比。【结论】在库尔勒香梨栽培中,应该适宜控制氮素的供给,推荐6~7年生库尔勒香梨以30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佳。
    • 匡恩俊; 迟凤琴; 张久明; 徐明岗; Gilles Colinet; 宿庆瑞; 郝小雨; 朱宝国
    • 摘要: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玉米秸秆还田(0~2,3~10,11~20,21~30和31~40 cm)后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荧光特性差异,探讨秸秆深还田后腐殖化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DOC的含量。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土壤DOC的荧光组分均为2种,CK~T4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色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237/340~350 nm),而T5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酪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304 nm),还田31~40 cm深度有较小的自生成分,且腐殖化系数最高。土壤DOC组分C1的荧光强度有随着秸秆还田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的趋势,C2组分则呈波动性的状态,荧光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土壤DOC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FI>1.4,0.6土壤深度、秸秆还田及二者的互作对DOC及其组分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土壤DOC借助于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作用提高,加快了土壤腐殖质物质间的转化速度。秸秆深还田可以储存更多的碳,改善土壤有效碳库的质量,维持土壤有机碳保持平衡。
    • 黄荣焱; 查克泉; 李貌; 李帅东; 曹洪志
    • 摘要: 目前,堆肥多数情况下在露天环境中进行,而这种露天堆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尚不清楚,无法对其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因此,该试验以猪粪、牛粪和污泥为主要材料,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堆肥堆体下不同深度土壤中重要元素的含量变化,为评估露天堆肥对土壤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基料中的重要元素可在雨水的渗透作用下流入土壤。其中仅有部分土壤中N、P含量有少量增加,提升土壤肥力。降雨前后土壤中Cu含量在13.6 mg/kg左右,Zn含量在39.3067 mg/kg左右,并未发生变化,达到国家标准。
    • 张忠梁; 舒英格; 何季; 任明慧
    • 摘要: 为探究贵州省名优茶产地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矿质元素溯源效果的影响,以土壤-茶叶的多矿质元素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法、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LDA)对茶叶产地进行溯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茶叶和土壤具有独特的矿质元素指纹,茶叶中Fe、Mn、K、Ca、Mg、Cu的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以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PCA可有效区分茶叶的地理起源;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产地的溯源有不同影响,通过SLDA法、BP神经网络法明确了以60~80 cm的土层进行产地溯源的效果最优,产地溯源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8.5%(SLDA法)和100%(BP神经网络法),并基于SLDA法确定了Zn、Cu、P、Mn、Fe、Mg和K 7种元素构建的贵州名优茶产地溯源模型。此外,研究发现茶叶产地溯源几乎不受茶树品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贵州省名优茶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的建设及土壤-茶叶产地溯源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柳开楼; 都江雪; 邬磊; 张文菊; 韩天富; 李文军; 施林林; 余喜初
    • 摘要: 长期磷肥投入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各团聚体组分中磷素累积,而作为评判磷素是否向地下水迁移的重要指标,深层土壤团聚体磷素分配对长期磷肥投入的响应仍缺乏系统评估。本研究依托始于1981年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磷肥(NK)、氮磷钾化肥(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在长期试验40年后(2020年),分别采集0~20、20~40、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全土和各团聚体组分的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并探讨了施肥-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团聚体磷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表现为>2 mm团聚体质量百分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NK处理相比,磷肥施用显著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全土和团聚体组分中有效磷含量,且NPKM处理的增幅最大。与NK处理相比,NPKM处理下0~20、20~40 cm和40~60 cm各团聚体总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14~2.60、1.39~2.80倍和27.03%~180%,各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2.95~18.29、7.57~12.31倍和70.67%~709%。同时,NPKM处理总磷和有效磷的增幅呈现出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吸磷量和磷素盈余量也表现为NPKM处理最高,NPK处理次之,NK处理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团聚体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主要受磷素盈余量的影响,且团聚体中的有效磷含量还受总磷含量的直接调控。研究表明,40年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影响红壤稻田表层和深层团聚体磷素分配,且>2 mm团聚体组分中有效磷含量的响应最为敏感,通过调控磷素盈余可以显著影响团聚体中磷分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