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像艺术

图像艺术

图像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摄影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97743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上旬刊)、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2003全国数字媒体与数字城市学术会议等;图像艺术的相关文献由11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英、冯国栋、刘志等。

图像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7743 占比:99.97%

总计:297844篇

图像艺术—发文趋势图

图像艺术

-研究学者

  • 余英
  • 冯国栋
  • 刘志
  • 刘振
  • 卢圳
  • 胡洁
  • 赵宪章
  • 陶苗苗
  • 黄薇
  • 龙熹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军
    • 摘要: 图像与文字,是历史信息记录的主要载体。早在西晋时期,陆机(公元261—303年)就提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以园林名胜为主题的版画和水墨图像。这些图像作为历史园林的记录,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图景,反映了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景观特征与社会功能,其中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文化意义,彰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与光芒。
    • 蒋萍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领域的创作方式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创作走向数字化创作。现讨论当下数字视觉图像设计领域不同题材的传统工艺是如何从图像艺术的历史中革新,从数字视觉设计中焕发新生,又是如何从现有的处境更新迭代的。从传统走向数字化时,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工艺艺术都在挣扎与思辨中摸索自身“下一个时代的发展道路”。传统工艺艺术通过不断扩充自身文化一跃走向多元形态,而当下又一轮的技术升级,使图像设计领域呈现样貌与下一步转型需要人们结合视觉传达在细节上洞悉迭代的方向,在数字图像设计走向视觉传达设计时再思考时代变化下的数字艺术的出路。
    • 郭子兰
    • 摘要: 雁为我国历代美术作品中较普遍的题材,也是壁画中常用的绘画内容。大雁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内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拟通过梳理壁画中雁的形象,分析其艺术特色,并挖掘雁图像背后的丰富寓意内涵,拓展画面意境,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创作意识,了解雁图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
    • 纪瑞祥
    • 摘要: 巴文化图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巴人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能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通过梳理巴文化图像艺术,重点就巴文化工艺美术图案和巴人生活、娱乐场景图像进行分析,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其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以及创新性应用,使之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 李天
    • 摘要: 从原始壁画到架上绘画,从摄影复制到计算机图像的拟像,在对图像的获取以及图像艺术的创造中,工具作为物性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工具的进化相对应,图像艺术在生成模式上经历了模仿、复制与生成的阶段。随着绘图软件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模拟、复制与生成三种手段得以在同一平台上融合无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图景,也带来更为复杂的美学思考。本文以绘图工具的变化为参考系,以技术物与人的关系为分析视角,对物性工具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联作出思考。
    • 赵宪章
    • 摘要: 《清华大学学报》2021年2期,24000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文学被延异为书艺之后,意味着同一篇文本的反转和变体——阅读想象被书迹观看取而代之,语言艺术转体而成为图像艺术。初步研究发现,在这一魔幻般的艺术转体中,“书像观看”替代“宁像识读”是其总体表征,实质是不可见的文学语象经由字像而转体为可见的书像,“象一像”流转是其内在机制。
    • 黎均盈
    • 摘要: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如何上好一节美素欣赏课,通过欣赏课中以图像艺术解读人文精神,也是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文性作为美术课程凸显的性质之应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以图像艺术的解读人文精神的作用。本文基于美术欣赏课中以图像艺术解读人文精神的策略,希望实现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 周韧
    • 摘要: 图像艺术本身既为历史研究对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历史证据,是文献史料的重要补充与佐证,这两者具有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文章从艺术史研究与传统历史学研究的异同,历史学研究的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首先论证了图像作为历史证据的合理与必要性.其次也反思了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局限以及归纳了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证据的陷阱,继而对"图像证史"观点进行了辩证思考.对于艺术史研究,不仅要立足历史本体研究其图像含义本身,更需要理解艺术本质,超越历史并从哲学意义去认识和理解图像艺术,从而反过来促进艺术史的研究.
    • 陆俞志
    • 摘要: 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族人民用刺绣图形来记录生活的事件和保留其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呈现了瑶族人民的历史足迹以及瑶族族群的历史文化变迁.贺州瑶族的服饰样式丰富,也造就了其多姿的服饰图像,这些图像是后人了解瑶族文化的一本"活字典".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瑶族服饰中图像的起源、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跨学科的理解与阐述,以探讨民族服饰艺术文化的重要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 赵宪章
    • 摘要: 文学被延异为书艺之后,意味着同一篇文本的反转和变体,阅读想象被书迹观看取而代之,语言艺术转体而成为图像艺术。在这一艺术转体中,“书像观看”替代“字像识读”是其总体表征,实质是不可见的文学语象经由字像而转体为可见的书像,“象一像”流转是其内在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