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建筑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建筑科学、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3篇、会议论文105篇、专利文献347042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大学图书馆学报、高校图书馆工作、河北科技图苑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5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2015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等;图书馆建筑的相关文献由12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良平、李明华、生琴等。

图书馆建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3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47042 占比:99.62%

总计:348360篇

图书馆建筑—发文趋势图

图书馆建筑

-研究学者

  • 李良平
  • 李明华
  • 生琴
  • 周进良
  • 赵雷
  • 林祖藻
  • 鲁黎明
  • 刘君君
  • 王世伟
  • 应长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晓辰
    • 摘要: 对智慧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必要性、智慧空间服务策略进行了剖析,并从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布局设计、管理及服务四个方面给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提出建议。通过国外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带来的启示,结合国内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创新案例进行展示,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与创新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 刘英赫
    • 摘要: 图书馆建筑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城市的文化景观,服务于城市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其建筑发展呈现人文性、时代性、智能化、环保性、开放式等特点。文章针对新时代城市图书馆建筑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发展定位、突出文化服务功能、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紧跟智慧城市发展大趋势等建议,以不断满足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所需。
    • 史文华
    • 摘要: 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就是把图书馆的内在属性和精神力量通过外在形象传递给读者,为读者建立起一种热爱学习的心智模式。同时,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还是一种文化力量的感召与亲和,它是一个优秀图书馆内外双修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图书馆还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在图书馆建筑形象文化塑造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读者对象、理念传播、地域独特性等进行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最大化。
    • 关肇邺
    • 摘要: 我虽然做一些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但我觉得自己对图书馆建筑真正的功能还不是很清楚,在深入研究之前,首先存在一个问题,即“书”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永久存在。因为在最近二、三十年来,数字媒体包括网络应用的兴起,使得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我记得为了设计北大图书馆,我到美国、欧洲各处去看了一次,每到一个图书馆都要跟他们交流一下,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他们讨论:你们觉得书是会永久存在,还是将来会逐渐萎缩,或者有其它的发展趋势。
    • 赵丹丹
    • 摘要: 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具体功能需求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因此,重视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对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特点。在研究时需要从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图书馆出发,掌握图书馆建筑的具体情况,分析呼伦贝尔地区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为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 刘君君
    • 摘要: 《图书馆建筑论集》概括了李明华先生对于“建设人文、绿色的现代图书馆”的思想。此书内容集中体现了李明华先生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理念,涵盖了他对图书馆“绿色节能”的经济适用、方便读者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其对图书馆建筑文化新的解读,表达了一个图书馆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他开创性地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建筑十则”,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担当,以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李明华
    • 摘要: 1979年以来20年间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大发展,十分显著地反映出改革开放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空前繁荣。成千座多姿多彩的新图书馆在中国大地上矗立起来,一处处万众瞩目、使人仰慕、引为骄傲的新馆舍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浓墨重彩谱写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和建筑史的光辉篇章,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图书馆新建筑的巨大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 李琪
    • 摘要: 图书馆是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线下学习场所,其不仅具有阅读、学习、欣赏功能,还具有交流、休闲的作用。规范开展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与优化,能为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阐述图书馆建筑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建筑空间优化的内在动因和发展特征展开分析,并指出新时期图书馆建筑空间优化需要考虑的重点,期望能进一步优化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在提升图书馆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 罗木华; 洪芳林
    • 摘要: 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建筑历史的演变,是审视和回答中国图书馆建筑思想形成机制、建筑叙事话语样态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选址体现着“山川自然崇拜”“亲水性”“阅读指向”的特征,建筑园林造景则精心挑选景观树种,充分使用筑山叠石技法,建筑命名多含馆、阁、府、楼,或以“嫏嬛福地”等泛代称。驱动古代藏书楼建筑思想发展的根柢在于“神圣藏书”“重藏轻用”的文化理念,“文治武功”“科举教化”的政治需要,“风水堪舆”“道天法地”的宗教影响。因此,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建筑研究与实践需要结合市政配套设施,依据用户便利原则确定建筑选址,考量室内外植被景观设计及其经济性,促进建筑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以此构建当前语境下的建筑叙事时序嬗递体系及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科话语体系。
    • 李昭淳
    • 摘要: 将近百年,我国终于诞生了一位超越前辈在图书馆建筑领域研究理论的图书馆建筑学家李明华,他的巨著可谓图书馆建筑学科的百科大全,从此奠定了图书馆建筑跨学科分支成为图书馆学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为后浪们实地调研,深化研究,拓展完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部极其宝贵的文献典籍。笔者斗胆说一句,拥有营造构筑天堂的非凡想象力,图书馆学科体系才具有图书馆的文化自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