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5897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等;国语运动的相关文献由13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锦恩、曹述敬、喻忠恩等。

国语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5897 占比:99.85%

总计:96041篇

国语运动—发文趋势图

国语运动

-研究学者

  • 于锦恩
  • 曹述敬
  • 喻忠恩
  • 黎泽渝
  • 刘宜庆
  • 刘英丽
  • 刘进才
  • 方环海
  • 武春野
  • 王东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摘要: 这本书回答了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什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如此重要。本书的议题大体上,就是现在我们所说“普通话”,它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产物,它是国家的“声音”,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近代之前,中国社会书写符号(汉字)已经比较统一,口语方面虽有“官话”这一比较有统一性的语言.
    • 薄守生; 赖慧玲
    • 摘要: 1918年,胡适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个口号,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双潮合一之观”。然而,百年来人们对这个口号屡有误解,常常以“循环论”来解释,在“文学”与“国语”哪个以哪个为前提、为基础的问题上显得扑朔迷离、难以理清。通过对胡适的相关著述进行梳理,该文认为:在“国语_(1)的文学_(1),文学_(2)的国语_(2)”这个口号中,胡适所理解的“国语_(1)”应该侧重于指“文字形式”,但又不是全部都这样理解;胡适并没有明确地对“文学_(1)”和“文学_(2)”加以区分,混同了“经典文学”和“文学作品”的关系;胡适对“国语_(2)”的理解比较迷离、很不确定,有时希望与国语运动所倡导的“国语”混同,有时却仍然侧重指“文字形式”,这可能也与当时尚无“国语”有关。对于“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该文认为更应该把它定位为响亮的鼓动性的口号,而不是某种自洽的学术概念,其革命性很强,而严谨性比较有限。但是,这个革命性的口号具有很大的鼓动性,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加速形成。
    • 李沵芮; 徐煜
    • 摘要: 民国时期湖北的国语运动是基于富国强国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在这场运动推行的过程中,时湖北省教育厅承担了主要职责,在设立推行机关、开办国语讲习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国语运动的开展一波三折,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 刘春玉; 刘维一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泰两国民族意识觉醒,教育成为塑造泰国华侨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族群认同的核心要素,中泰两国就华侨教育的争夺集中体现在语言上。泰国政府在华侨学校推行泰语教育,通过语言塑造华侨对于泰国主体民族的认同,引发华侨社会大规模的反对运动。国民政府则推广国语教育,旨在通过国语普及构建统一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华侨社会。本文以1933年泰国华侨反对强迫教育运动为考察视角,分析中泰两国如何通过语言教育来塑造华侨的民族意识。
    • 陈希
    • 摘要: 清末以降,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之下,众多知识分子为了实现汉语的“言文一致”与“国语统一”,推行了一场语文改革运动,即国语运动。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便是这场运动的开端。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一环,国语运动不仅仅是一场语言内部的改革运动,还与当时官方推动的教育改革息息相关。本文以清末国语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王照及其官话字母的普及过程为线索,分析官话字母与中央、地方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军事改革之间的复杂关联,并论证王照创制和推广官话字母的真意并非仅为汉字添一辅助工具,而是要为下层民众创建一个用表音文字来书写白话的书面语体系。
    • 陈汝嫣
    • 摘要: 被赵元任定位为语体文试验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其翻译是在对当时普通语体文的越轨中实现的:在官方避免土语的要求下使用北京方言;自述只在对话中加入北京方言,实际上方言却溢出到叙事;故意使用文言或欧化句式;保留音节不惜舍去含义等。这些越轨,反映了语体文试验与翻译原作双重目标之间的距离。翻译和语体文试验的两个目标,在不同的方向牵引《阿丽思》文体的生成。实践中对普通语体文要求的偏离,却是本作翻译成功的原因之一。国语运动时,语言的规范尚在生成、变化、探索中,而《阿丽思》的翻译丰富和扩展了语体文在词汇和文法上的内涵。
    • 王建刚
    • 摘要: 文艺大众化是1930年代我国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与肇始于清末的"国语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观念以及陈望道等人倡导的"大众语运动"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仅仅是一场追求"国音统一""言文一致"的语言学革命,它更是一场漫长的文学革命,其目标是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艺"."国语运动"的一百年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嬗变的一百年.文艺大众化问题是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 魏书亮; 姜文
    • 摘要: 钱玄同与黎锦熙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语运动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了国语的研究与推广.抗日战争阻断了两人之间的交往,他们各自的学术着力点发生了转向.西北联大时期二人分居北平与陕南,相互期许的文字改革事业因战争而中断,学术上"钱黎合作"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
    • 时嘉琪
    • 摘要: 晚清国粹主义者的文论在"保存国粹"和国语运动的双重主题下呈现出鲜明的"经世"特征.他们的文论包括对"文"的界定和依此作出的文类划分,以及小学(字音、文字)两部分.为回应西学对中国文教传统的冲击,国粹主义者在西学新知的启发下提炼、发挥传统文论和小学义理,提出具有国族和时代特色的新文论,并以之对抗国语运动中"废除汉字"的号召.通过对国粹主义者的文论进行共时性考察,既可以观照其回应时代的"文教"需求的一面,也能够更好地分析不同论者的立论角度与共同的论旨,以避免单独分析特定论者观点时可能产生的偏颇.
    • 湛晓白
    • 摘要: 新文化运动期间,"汉字改革"的话题在《新青年》上保持了持续热度,用罗马字母创制独立的汉语拼音文字,成为一些新文化人的理想预案.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国语运动的进一步展开,一方面出现了若干有利于创制汉语罗马字母拼音文字的现实语言条件,另一方面官方的参与也为有志于此项事业的学者提供了人事平台,从而最终促成了国语罗马字方案的面世.国民政府时期,国语罗马字以承认注音字母地位为前提最终实现了合法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被官方认可的罗马字母汉语注音方案.尽管注音字母的存在限制了国语罗马字发挥作用的空间,但1949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汉语拼音方案》,在技术和功能定位上与国语罗马字方案存在明显的历史继承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亦间接印证了其现代性和合理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