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民意识

国民意识

国民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40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瞭望、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保险发展论坛2006国际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等;国民意识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明刚、张元隆、张景芬等。

国民意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24.2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640 占比:75.29%

总计:850篇

国民意识—发文趋势图

国民意识

-研究学者

  • 何明刚
  • 张元隆
  • 张景芬
  • 徐海波
  • 徐蕖
  • 杨向阳
  • 杨智凯
  • 殷广达
  • 毛国屏
  • 牛文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国春
    • 摘要: 遗产税作为最古老的税种之一,其征收的历史可以追溯上百年。在西方多数国家都存在着遗产税这一税种,但有些国家也已经开始废止遗产税。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曾提出过征收遗产税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贫富差距过大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被提上日程,关于我国是否应开征遗产税成为目前热烈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向60岁以上老人和大学生发放问卷,深入分析他们对于我国贫富差距、遗产税认识程度等数据,并深入剖析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 黄金辉; 陈崇仁
    • 摘要: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需要从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寻求基本进路。“国民”是伴随民族国家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身份,基于一元化国民权利搭建的政治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中国现代国家语境下的国民意识是在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进程中被逐渐塑造起来的,它既具有民族国家形态下国民意识的一般性,也内含中华文化基因,表征中国现代国家特性。无论从民族国家一般特性,还是从中华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国民意识都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内核。这种内核体现为国民意识是增进共同性的前提、是支撑共同性的主轴、对增进共同性具有根本性效能。通过国民意识培育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进路,主要包括:坚持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保障国民合法权益;加强各族人民共有奋斗历史教育,铸牢国民共有精神家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宽国民交流互动平台;赓续共同利益,塑造国民集体行动意愿。
    • 林奕伽
    • 摘要: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中提出了“记忆之场”的概念。在诺拉的阐释中,“记忆之场”既包含具体物与实际场所,也包含仪式与纪念式事件等。诺拉认为,记忆是当下的、具体的、情感的现象,记忆是与集体相连的,既是集体的又是多元的,且记忆沉淀在空间、形象和器物等具象中。“记忆之场”概念使人重新思考历史与记忆的关系。文学馆及作家纪念馆是国家和社会精神、民族特性与风俗文化的载体。过去的已经逝去,过去留下的痕迹却无处不在。这些痕迹本没有意义,是社会赋予了它们含义与精神。作家逝去了,但他可能留下了作品、书信,甚至影像、声音以及与其有关的建筑等。其痕迹残留在物上,这些物沉淀着记忆,饱含着情感。而历史常常使物的情感动力超越其本身意义,成为全社会认同的情感基础。物之记忆的边界由此得到扩展。
    • 莫坤山; 殷广达; 盛丽丽; 杨智凯
    • 摘要: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与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纽带,但由于其概念抽象、公式复杂,是大学中出名的难教、难学的课程。该文结合专业要求和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挖掘其内蕴的德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和工程应用融入理论教学,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培养了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品德得到同步提升。
    • 周健奇
    • 摘要: 企业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了质的提升。梳理世界质量强国经验,我们发现:德国、瑞士贡献了国民意识为主体的质量现象,美国贡献了质量理论与方法,日本贡献了质量工具。中国已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但在国际管理思想领域。
    • 莫坤山; 殷广达; 盛丽丽; 杨智凯
    • 摘要: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与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纽带,但由于其概念抽象、公式复杂,是大学中出名的难教、难学的课程.该文结合专业要求和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挖掘其内蕴的德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和工程应用融入理论教学,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培养了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品德得到同步提升.
    • 何凤芝
    • 摘要: 乡土文化资源所呈现的"微历史"总是与一定时期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可以弥补宏观描述的不足。将其整合为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有利于培养国民意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临夏地区在母亲河黄河的怀抱里成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人类,还是后代王朝都在此留下了众多的印迹,这些都为历史社团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中学历史教育应充分运用身边的历史素材,将本地历史与教科书知识相结合,将"死的历史"教成"活的历史",从而使中学生将"死的历史"学成"活的历史"。
  • 8. 日本近代国民意识的形成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王新生
    • 摘要: 明治时代,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宪政制度的意识是日本精英的主流意识,存在宫中集体的“专制君主”与政府的“立宪君主”之间的对立,“立宪君主”占上风.近代日本建立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宪政制度,把天皇塑造为近代国家的象征,通过向民众灌输“忠君爱国”意识,培育出国家的奉献者,这一社会形态在日本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也导致国民易于盲目服从,当国家出现方向性决策失误时,民众疯狂地为天皇所代表的国家献身,最终结局是国破家亡.
    • 高燎
    • 摘要: 明治维新促成近代日本国民国家的形成,国民意识作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一环,对稳定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创造有益于推行改革的社会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江户末期到明治中前期的改革与维新中,在义务教育、征兵制、地税改革等国家权力自上而下渗透的政策中,国民意识被强制灌输给乡村民众,取代原有的乡土认同,国家认同得以强化;其引发的不适作为社会问题浮现出来,又自下而上地反作用于改革,带来国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国民意识中的国民主体性得以彰显,丰富了国民意识的内涵.在二者的磨合与互动中,到1889年明治维新结束时,国民意识在近代日本乡村初成.
    • 周平
    • 摘要: 作为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多族聚合体,也是全体国民构成的国民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议程,仅从加强民族团结的路径来推进是不够的,还须从增强国民意识的路径来推进.要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这样的双重进路及其实现方式各自有独特的功能和局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议程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在相互补充、相互规制中达到相辅相成.双重进路及其实现方式,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就更能看清其必然性和可能性;再施之中华文化的滋养及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就将释放所蕴涵的强大功能,最终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