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
国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137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货币市场、财经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四届国际商业论坛、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等;国债的相关文献由2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晓阳、高培勇、张锐等。
国债
-研究学者
- 江晓阳
- 高培勇
- 张锐
- 等
- 杨大楷
- 张超
- 杨帆
- 刘立峰
- 夏杰长
- 贾康
- 陈宏杰
- 刘忠敏
- 夏志琼
- 宗学哲
- 张澜
- 彭志远
- 杨义群
- 汪洋
- 涂立桥
- 焦艳玲
- 甘智和
- 高坚
- 于天义
- 宾建成
- 张大龙
- 朱世武
- 杨萍
- 王亚男
- 王向明
- 马拴友
- 何志刚
- 党爱民
- 刘书文
- 刘泽汀
- 刘邦驰
- 卧龙
- 司增绰
- 吴宇
- 周军民
- 宋永明
- 崔兴芳
- 崔治文
- 张树新
- 张燕
- 张群丽
- 张雪莹
- 徐涛
- 戴园晨
- 曹红辉
- 李健
-
-
高尚弘
-
-
摘要:
文章基于美国贸易逆差、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和美联储总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的原因,从美元国际地位角度分析如何保持国家债务持续性,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
-
-
益言
-
-
摘要:
部分央行已将ESG投资纳入外汇储备管理要求,并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但在实践中,外汇储备投资绿色化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合格的绿色国债匮乏、ESG评价标准不同、ESG投资是否符合央行职能等。对此,各国政府和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应增加合格的绿色资产;同时国际社会应利用G20等多边平台消除绿色金融市场割裂,包括推动绿色分类标准实现一致和可比,提高ESG评估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为ESG投资提供公共品。
-
-
卧龙
-
-
摘要:
2020年3月美国Covid-19疫情迅速转坏,美联储3月初迅速减息0.5%,3月23日更宣布因冠毒流行对美国造成巨大困难,将采取广泛新措施支持经济,包括开放式资产购买,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便利规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称每日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及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
-
于耀添
-
-
摘要:
自2009年地方政府被允许组建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以来,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手段曾经红极一时。高峰时期,2013年6月,全国以城投债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达17.89万亿元。2014年8月,预算法修订赋予了省级政府发债的权利,并进行限额管理。2017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首次超过国债,成为我国债市第一大品种。截至2021年12月19日,地方债存续总规模达到30.27万亿元。
-
-
李思琪
-
-
摘要:
文章以2007—2021年的中债银行间国债全价指数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国债市场是否存在月份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银行间市场存在显著的月份效应,其中,6月和9月的回报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文章从资金面、政策面及市场供需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季节效应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
-
赵新杰
-
-
摘要:
国债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重要连接点,其在一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债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支持和服务国民经济长足发展。期限管理作为国债管理的具体内容之一,是实现国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确保国债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据此,本文将对国债期限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应用进行梳理,并在分析我国期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思考与建议。
-
-
张茂军;
汤孝海;
赵扬
-
-
摘要:
预测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拟合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收益率曲线的长期、中期、短期因子模型。研究发现,Nelson-Siegel模型拟合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效果显著,长期收益率预测比短期收益率更加精确,线性AR(1)模型更加适合预测收益率曲线的短期和长期变化。
-
-
程昊;
李鹤然
-
-
摘要:
文章对基差的影响因素进行拆解,从持有收益和净基差的角度分析国债期货基差的影响因素,持有收益主要取决于国债票息、资金成本和持有时间,是基差收敛的主要驱动力;净基差则可被进一步细分为期权价值和市场情绪,是基差波动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文章详解各个因素对基差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
-
-
-
摘要:
美联储未来紧缩节奏受关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在四度激进加息75个基点后,美联储未来紧缩节奏备受市场人士关注。本次美联储加息已经是今年连续第四次加息0.75个百分点,也是今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抗击高通胀以来第六度加息。今年迄今,美联储已经累计加息37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已升至2008年1月以来最高位,至3.75%至4.00%。在缩表方面,美联储表示将维持已经实施的缩表节奏,即每月缩减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券和抵押支持债券(MBS)。
-
-
赵灵敏
-
-
摘要:
美国政客在推出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想过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因为美元是全球接受度最高的货币,用印钞提高国债上限的方式,就可以轻松“变”出钱来。超发的美元主要不会在美国国内流通,而是通过购买别国商品的方式流到全球,这样一方面收割了全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也不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
-
杜永潇;
田新民
-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依据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条件下,构建判断可持续国债的度量指标.利用中国1986~2013年经济数据,对中国国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债在1999年、2002年与2009年出现不可持续性风险.通过分解指标发现,1999年、2009年债务不可持续的风险来自庞大的国债发行规模,2002年债务的不可持续风险则来自初始余额与折现因子.预测分析显示2014~2018年中国国债具有可持续性.
-
-
王维国;
杨晓华
- 《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研究国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Greiner提出的一个包涵国债、赤字的内生增长框架内,建立了我国国债和经济增长的模型,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的主要用途是公共投资,而非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国债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在于公共投资领域,而不是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债负担与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水平还没有构成太大的国债风险,其对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不显著.本文进一步就国债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
-
-
-
鲍卫华;
程玉红;
郭秀花;
冯丹
- 《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2002年年会》
| 2002年
-
摘要:
本文采用上海交易所国债、企业债的市场交易行情为数据源,运用均匀设计的思想对债券种类进行挑选,从而为债券的组合投资提供较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主要指标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持仓期限呈正相关关系,由其曲线凸性,选择中期投资收益较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