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WV

PWV

PWV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内科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PWV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庆志、姚宜斌、姚顽强等。

PWV—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84.9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94%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4.15%

总计:106篇

PWV—发文趋势图

PWV

-研究学者

  • 赵庆志
  • 姚宜斌
  • 姚顽强
  • 张富龙
  • 丁继烈
  • 伏再辉
  • 何秀凤
  • 余飞
  • 刘亚纯
  • 刘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开通
    • 摘要: 气象参数作为GNSS反演大气水汽的重要误差源,直接影响GNSS大气遥感中PWV和ZWD的精度。为研究气象参数对GNSS探测大气水汽含量的影响,梳理GNSS探测水汽原理,针对影响PWV精度的GPT、地面观测数据RNX和ECMWF进行PWV计算;采用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GAMIT)进行数据处理,并用水汽辐射计观测的数据对GAMIT反演得到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与高精度的水汽辐射计观测的数据拟合效果一致,ECMWF资料次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以有效保证GNSS遥感PWV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气象参数的输入带来GNSS遥感大气水汽PWV精度为1.38~1.84 mm,可满足GNS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的要求。
    • 李黎; 高颖; 陈国栋; 赵伟
    • 摘要: 利用长三角地区多个探空站气象资料、GNSS观测数据和GPT3模型,以探空资料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为参考值,评估GPT3模型、两种地面气象资料法和GNSS等4种方法计算的PWV精度、可靠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GPT3模型可实时获取PWV,但精度较低;GNSS-PWV精度最高,但需要实测气象参数,会限制其应用范围;两种地面气象资料法精度较高,但需要地面露点温度数据。
    • 王勇; 黄靖; 占伟; 刘尚钦; 杨军
    • 摘要: COSMIC-2可提供连续大气数据源用于改进天气预报,有助于对极端天气进行监测预警。将中国大陆地区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成5个区域,依托CMONOC站点PWV序列,开展COSMIC-2PWV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精度分析。从站间距离和高程2个角度进行COSMIC-2掩星点与GNSS站点PWV匹配方案设计,分别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气候类型和部分代表站点开展COSMIC-2精度评定。研究表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RMSE分别为1.40mm、1.49mm、2.68mm、3.11mm和3.16mm;内陆地区精度优于沿海地区。
    • 池钦
    • 摘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能够以高精度和高时间分辨率有效地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GNSS衍生的PWV可用于反映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水汽变化。通过研究PWV、气象参数与降雨的相关系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降雨预报。但缺少测站位置的气象参数限制了PWV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文章利用GPT3模型得到经验气象参数帮助GNSS反演PWV,并利用wuh2测站建立随机森林降雨预报模型,研究季节性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月—9月的预报效果是最好的,达到了93%以上,1月—3月的效果是最差的,但也在75%以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不同季度改变建模策略,来提高预报的精度。
    • 魏朋志; 谢劭峰; 周志浩; 张伟; 莫智翔; 黄良珂
    • 摘要: 近年来,节假日效应带来的环境负担日趋严重,PM_(2.5)在节假日期间的浓度预测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考虑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以及大气可降水量(PWV)等数据影响,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桂林市环境监测站、龙隐小学和桂林市第八中学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在2014—2019年春节期间的PM_(2.5)浓度变化情况,分别比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ARIMA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整月预测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电子科大尧山校区预测适用性最佳,神经网络模型在环境监测站、龙隐小学和第八中学预测效果最好;对春节前后各一周时段预测结果来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校区、龙隐小学和第八中学站点预测精度最高,ARIMA模型在监测站预测精度最高。
    • 赵庆志; 刘洋; 姚顽强
    • 摘要: 针对传统降雨预测理论错报率高及算法拟合精度低等缺陷,将与降雨过程相关的多种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气压等)及时间参数(年积日和天积时)引入短临降雨预测模型的构建.将新加坡2个GNSS和气象并址的测站(NTUS、SNUS)2010?2012年的气象数据及降雨数据作为样本,研究气象参数与降雨数据的时变特征,结果发现,降雨发生前气象参数均表现出异常的变化趋势,且各类气象参数与降雨均表现出弱相关性特征.基于该发现,首次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实现对未来降雨的预测,将气象参数和时间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出,并利用正确率(TFR)和错报率(FFR)评价LS-SVM模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预测出99%的降雨事件,且FFR为40%;与现有最小二乘降雨预测模型相比,该算法的FFR降低近20%,TFR提高近10%.
    • 黄群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 W V),来探讨脉搏波速测定仪在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北京顺义区空港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为观察组,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者7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脉搏波速测定仪检测收缩期起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与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PWV-BS和PWV-E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中男性患者的PWV-BS和PWV-ES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脉搏波速测定仪可以通过测定PWV,来有效地评估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李亚妹; 周云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影响健康的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越来越大.而在造成疾病的隐患中,无法定期测量相关生理和病理信号.针对以上问题,家用脉搏测量仪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能够做到定时检测和提前预防成为一个关键点.在前期硬件电路设计中,可以采用传感器实现体温、脉搏信号的采集,利用相关硬件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在本文中,利用单片机进行系统软件设计,并选择采用LabVIEW平台开发了 PC端的软件,实现对人体体温和脉搏信号的自动、高效、精确采集和记录,并可以根据需要输出输出脉搏波的检测报告,方便用户使用和医护人员作为诊断参考.
    • 赵庆志; 苏静; 杨鹏飞; 姚宜斌
    • 摘要: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气溶胶总含量的基本参数,对研究大气空气质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类型A OD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两种基于GNSS PWV的AOD自适应预测方法.提出的方法考虑了相邻历元间AOD的时间自相关性,且模型系数能够自适应更新.一种方法是直接基于GNSS PWV对550 nm的AOD进行建模,简称TAF(total AOD forecast)模型.另一种AOD建模方法顾及了5种不同类型AOD对PWV的敏感性,简称FTAF(five type-based AOD forecast,FTAF)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PWV与5种类型AOD的函数关系.其次,依据550 nm AOD与5种类型AOD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类型AOD在550 nm AOD中所占的权重.最后,利用PWV预测5种类型的AOD,并通过加权平均获取最终的550 nm AOD.选取京津冀地区16个GNSS测站数据对提出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提出的两种550 nm AOD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FTAF模型优于TAF模型.本文提出的AOD预测模型能有效地将GNSS反演的对流层参数应用于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为大气环境质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张富龙; 陈长胜; 李楠; 张健
    • 摘要: 利用2015—2017年吉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EC数据通过配料法构建吉林省暴雨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省暴雨出现时段为每年的5—9月,集中时段为7—8月,7—8月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9.1%;吉林省各站点暴雨年平均次数以2~5次为主,白城西部、长春北部地区暴雨<2次,东部暴雨次数稍多,尤其是长白山天池站3a内暴雨达到了13次;该预报模型的FY预报方法TS评分为22.34%,比EC模式预报的TS评分高5.02%;FF预报方法漏报率为36.65%,明显少于EC模式的75.16%;FF预报方法空报率偏高,FY和FF两种预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吉林省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