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因明学

因明学

因明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逻辑学(论理学)、宗教、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哲学史、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暨虞愚先生贵州大学讲学七十周年纪念会等;因明学的相关文献由15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伟宏、祁顺来、刘培育等。

因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84.54%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13.92%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1.55%

总计:194篇

因明学—发文趋势图

因明学

-研究学者

  • 郑伟宏
  • 祁顺来
  • 刘培育
  • 姚南强
  • 图·乌力吉
  • 巫白慧
  • 才让南加
  • 沈剑英
  • 袁野
  • 刚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夏吾太
    • 摘要: 关于因明"宗声"理论,贾曹杰大师在《释量论疏》中说:"如用同品和异品之法之眼识所取境论证声为无常法和声为常法,则此论式的第一相会分别成立。如第一相成立,则因三相丧失了论证正因之能力。"这一表述在格鲁派的教学体系中有不同的解释,尤其是至尊却吉坚赞和班钦·紫南扎巴对此注解有较大差异。文章通过对相关藏文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揭示这两位因明大师的注解思想和理论。
    • 贡桑旺姆
    • 摘要: 因明学的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到现在仍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理念也有了重大改变。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并采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够巧妙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本文将对于论因明学在启发式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李博
    • 摘要: 传统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贯穿着一种源于先秦时代道家的气质,重体悟而轻理性、重“意”而轻“言”。与儒家式的“文以载道”不同,道家更相信“言不尽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因而在道家看来,在对“道”的认识上,语言非但不是帮手,反而成了障碍。道家虽不像儒家那样阳刚伟岸,却是润物无声,其思路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极。道家的这种见解在哲学上不可谓不深刻,然而这种轻视逻辑与语言的态度,客观上却造成一个结果,即最高的知识不能以直观的语言加以表述,也无法为明确的逻辑所阐释,因而也不易于传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知识的积累。而“积累”却正是创新、科学、乃至于文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演静1
    • 摘要: 1956年9月28日成立的中国佛学院,配备了强大的师资阵容。由国务院从福建厦门大学抽调到中国佛学院的虞愚教授就是其中一员。为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60周年,2016年10期《法音》刊登一些佛学院历史照片,笔者欣喜看到虞愚教授为学僧授课以及和法师等人参加院务会议的老照片。特别是再读虞老先生遗著《因明学》,不禁回忆起当年多次聆听他的教诲,以及他一生对因明学、中国书法、古典文学的贡献。
    • 徐梦醒
    • 摘要: 因明学虽然属于佛教逻辑,但它所研究的论辩规则却具有普适性.因明论辩规则可以从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因明学研究在特定情境下,论者如何试图通过诉诸言说论辩等言语行为实现与对方的有效交际,这一点和逻辑语用理论是相通的.法律论证和因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源于论辩,因循逻辑,依赖语境.可以说,因明学中的三支论式及其内含的论辩规则,对于法律论证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杨秀才让
    • 摘要: 因明学可以说是佛教哲学中的方法论,中观学,现观学,密宗学.在这些学科中,都不能离开因明学,它们把因明学作为推理论证的方法论.因此,在佛教哲学中,因明学的地位是十分重要.
    • 姚彬彬
    • 摘要: 近年来,一些有佛教信仰倾向的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对佛教思想断章取义的诠释,大肆鼓吹“佛法是科学”的论调,个别主流媒体也推波助澜.这类说法的产生,是由于这些科学工作者以主观信仰之立场先行,过滤掉了佛经记载中与现代科学观念严重违背的说法,罔顾佛教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佛学与科学间进行肤浅和牵强的比附,并经常利用“预设前提”等逻辑诡辩术证成其说.事实上,佛教中虽富含不失深刻的哲学思辨内容,但相对于现代科学而言,两种思维方式泾渭分明.“佛法是科学”之错误观念的传播,不仅误导和妨害科学精神的真正普及,对佛学本身也存在严重误解.
    • 次珠拉姆
    • 摘要: 时间问题及关于时间流程中的哲学问题,是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极其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了解藏传因明学与西方哲学对时间的基本诠释,来比较的两种时间观的异同.
    • 吴泽强
    • 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in Taiwan in the past 10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infant stage was the period be-fore 1945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started with the recovery of Taiwan by R.O.C. in 1945 and ended in the year of 1964, the year before the“economic take-off”of Taiwan.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force-ment of martial law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64 and 1987, logic in Taiwan had a very goo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s well. Finally, with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from 1987 until now, logic in Taiwan has gained a boom. The focu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of logic in Taiwan has mainly been on mathematical logic and philosophical logics;the former includes set theory, proof theory, model theory and recursion theory,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philosophically motivated logic systems such as modal logics, epistemic logics, and formal semantics for natural languages. Even though ancient Chinese logic and Buddhist logic have always been present, their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been comparatively slow and sometimes almost completely overlook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characte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in Taiwan stage by stag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will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and can be benefici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gic in mainland China.%台湾逻辑学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共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据时期(1945年以前),台湾逻辑学萌芽期;第二个阶段:光复时期(1945年–1964年),台湾逻辑学的初建期;第三个阶段:宪政时期的戒严期(1964年–1987年),台湾逻辑学发展期;第四个阶段:宪政时期的民主化期(1987年至今),台湾逻辑学高涨期,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台湾逻辑学的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建树颇丰,其中数理逻辑主要包含: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函数等;哲学逻辑包含模态逻辑、知态逻辑、规范逻辑、语言逻辑等。而中国古代逻辑与因明学研究虽有成果,但其一直处于缓慢低谷期。本文通过全方位梳理台湾逻辑学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与成果,总结其发展规律与趋势,对大陆逻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杨加布才让
    • 摘要: 本文由发生学的相关角度,对藏族怎样继承以及弘扬印度古代之中的因明学,并在继承的有关基础之上如何使其渐渐的本土化,怎样形成拥有鲜明特质与特点的藏传因明学,进而变成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有关方面做出了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